欢迎来到亿赛范文网!

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9篇

时间:2023-12-20 09:48:06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X政办发〔X〕48号)和《中共X市委办公室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X办发〔X〕26号),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到X年,全市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普遍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建设富饶、美丽、健康、祥和新X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工作重点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建设。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纳入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内容,整合资源,统筹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主要依托现有的文体广电站进行建设,重在完善和补缺。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主要依托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闲置中小学校、新建住宅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以及其他城乡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在明确产权归属、保

  证服务接续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建设。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参照“七个一”基本标准进行建设,即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90平方米),一个简易戏台(长10米、宽5米、高0.8米),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含一套音响和部分乐器),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含一个篮球场、二个乒乓球台、一套体育健身器材)。村文化活动广场按照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可以参考500平方米左右(X人以下)、800平方米左右(X-3000人)、1000平方米以上(3000人以上)“三类”建设标准进行建设。偏远山区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可酌情安排。城市社区按照“有组织、有队伍、有场地、有设施、有活动”的要求,比照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建设。乡镇(街道)文体站所在的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可与乡镇(街道)文体站合并建设。

  2.合理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将分布在不同部门、用途单一的基层公共文化相关人、财、物资源整合纳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和统筹使用。上级部门配置给已撤销的乡镇、村的文化活动设备,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可统筹调配给新建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使用。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文化推广工程、基层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和科普信息化落地应用,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和广播电视“村村响”、“户户通”、科普中国乡村e站、社区e站建设。

  (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

  1.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县级人民政府要按照《X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X-X),结合自身财力和群众文化需求,重点围绕文明建设、文艺演出、读书看报、广播电视、电影放映、文体活动、展览展示、体育健身、科普推广、法治宣传等方面,制定本地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服务项目目录。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支持群众兴办读书社、书画社和组建演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健身团队等,开展读书征文、文艺演出、经典诵读、书画摄影比赛、体育健身竞赛等文体活动。加强对广场舞等群众文体活动的引导,推进广场文化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各级各类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机构和艺术团体要积极与基层合作,推行“结对子”对口帮扶机制,广泛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和学雷锋志愿服务。

  2.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利用宣传栏、文化墙、书屋、百姓论坛以及科普中国等网络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党和国家重大改革措施及惠民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文艺、体育、民俗等活动,打造基层文化品牌;积极开展艺术普及、全民阅读、法治文化教育、科学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和就业技能培训等。

  (三)创新运行管理机制

  1.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各县市区文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地各级文体服务机构开展业务活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委会(社区)具体负责辖区内文化服务中心的管理工作。各地要

  根据国家有关乡镇综合文化站(文体广电站)管理办法和《X省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要求,重点围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运行方式、服务规范、人员管理、经费投入、绩效考核、奖惩措施、安全管理等重点环节,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和内部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2.鼓励群众参与建设管理。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发挥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与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强群众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要探索社会化建设管理模式,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活动、捐助设备、资助项目以及公益创投、公益众筹等方式提供产品和服务,参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三、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试点建设阶段(X-X年上半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结合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切实摸清底数,对接相关规划,积极筹措资金,明确工作责任,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在此基础上,确定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地方和部分贫困村进行试点,推动X县、X市等45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

  (二)总结经验,全面推广阶段(X年下半年-X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以县为单位,按照“无则建、有则优”的原则,全面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X县(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创建区)要在X年前率先完成建设任务。

  (三)普遍建成,规范管理阶段(X-X年)。加强配套建设,进一步健全服务运行机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到X年实现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县级人民政府是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和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分类确定存量改造、提档升级和增量建设任务,整合资源,统筹推进。要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各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构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组织领导作用,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二)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各级政府要根据实际需要和相关标准,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市直有关部门要将更多项目及资源投向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村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各地要拓宽资金供给渠道,落实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现有编制总量内,乡镇(街道)文体站按有关规定配备工作人员,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由“两委”至少确定1名兼职工作人员,同时通过县、乡两级统筹和购买服

  务等方式解决人员不足问题。鼓励“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从事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工作。

篇二: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云阳镇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

  1-

  为贯彻落实中宣部关于“实施贫困地区百镇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我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根据《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方案》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云阳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

  一、基本思路

  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建设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工作要求,在我镇24个村选取4个村为示范点,组织实施标准,总结积累经验,示范带动建设,逐步完善我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镇委宣传部牵头镇文化、广电、体育等单位对接好省、市有关部门,确保上级扶持资金和器材使用到位,用两年时间,在我镇建设4个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探索建立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使用的基本模式。

  二、基本原则

  1.乡镇主导,上级扶持。充分发挥乡镇主体作用和积极性,上级有关部门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对工作积极的乡镇给予适当补助。

  2.统筹力量,整合资源。从我镇农村实际出发,整合宣传、文化、广电、体育等各类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形成合力,严格按照标准建设示范工程项目。

  3.建立机制,适用实效。明确乡镇在农村综合文化服中心建设过程中的责任,建立运行机制,镇委宣传部、镇文广新局加强督查检查,确保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宣传教育群众、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作用。

  三、实施范围

  根据中央和省市要求,我镇有4个村列入2022年度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范围。

  在示范点的选择上要统筹考虑,做到与特色文化新村建设相结合,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示范点相结合,与“农家书屋+电商+扶贫”工作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统筹各方资源,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全面、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的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

  四、建设内容

  根据中宣部《贫困地区百镇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方案》要求,每个示范村拟按照“七个一”标准进行建设,具体包括:一个文化活动广场(1000平方米),一个文化活动室(90平方米),一个简易戏台(长10米、宽5米、高0.8米),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嚣材(含一套音响和部分乐器),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含1个篮球场、2个乒丘球台、1套体育健身器材)。

  其中,文化活动室可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等方式解决,凡现有条件能满足需要的,一律不再进行改扩建或新建。宣传栏可利用文化活动室外墙建设。

  五、资金投入

  根据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内容测算,每个示范点工程需投入资金约26万元。其中,中宣部对每个示范村补助8万元;文化部协调安排每个示范村2万元的文化器材资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协调安

  排每个示范村2万元的广播器材资金;国家体育总局协调安排5万元的体育设施器材资金,省级承担每个示范村剩余9万元资金投入的主体责任。

  同时,拓宽资金供给渠道,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其它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捐助等方式,参与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

  六、工作步骤

  (一)组织申报。镇委宣传部印发《云阳镇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各乡镇根据方案要求,精心选择、积极申报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示范点。(2022年6月1日前完成)

  (二)确定名单。对各乡镇申报的示范点名单,镇委宣传部会同镇文广新局、镇广电新闻中心、镇体育局进行评审,确定24个示范村名单,并及时向乡镇反馈示范村名单。(2022年6月15日前完成)

  (三)制定方案。各村根据《云阳镇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制定本地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方法、举措、保障等,各乡镇方案于2022年6月18日前报送至镇委宣传部。

  (四)明确任务。召开全镇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会议,组织各乡镇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关于建设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要求,明确建设目标、标准、时间、任务、举措等,做好贯彻实施准备。

  (五)组织实施。各乡镇对照《云阳镇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和省市有关标准,认真开展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村建设。

  (七)考核验收。由镇委宣传部牵头,成立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考核验收领导小组。已经完成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的乡镇,可以向考核验收领导小组提出验收申请,经验收合格后,给予相关补助。

  (八)工作总结。及时总结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村建设工作情况,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提交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适时召开总结大会,交流经验,宣传推广试点建设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做法和成功做法。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是中央、省市对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特殊关爱,是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各乡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全力推动示范村建设的有效开展。

  (二)精心组织实施。各乡镇要组建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分解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示范村建设,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以高标准、高品位、高保障为目标,努力将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打造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乐园。

  (三)加强宣传引导。建立和完善建设工作信息通报机制,各乡镇要及时将工作进展情况报送至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经验交流和信息沟通。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的进展情况和阶段性成效。

  (四)强化跟踪督查。建立督导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镇建设业务指导督查小组每季度开展至少一次督查,对示范村建设的督促指导,对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扬,在项目和资金上予以倾斜;对工作措施不到位、工作任务不落实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视情况追究领导责任。

篇三: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x〔x〕74号)和《x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x〔x〕73号)精神,进一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保障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现就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x和xx、x、x全会精神,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根本,以强化资源整合、创新管理机制、丰富文化供给、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得到全面加强和提升,为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新x,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工作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指标相衔接,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共建共享、统一管理、提升效能、服务群众”的原则,到x年,全区所有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普遍建成集宣传思想教育、文化知识传播、文体娱乐活动、民俗文化传承创新、法制科教普及为一体,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形成一套符合实际、运行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扎根基层、专兼职结合、综合素质高的基层文化队伍,实现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管理服务队伍编配规范化、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基层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

  二、建设任务

  (一)巩固深化农村建设成果

  到x年完成5个乡镇文化大戏台建设目标任务,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方便村民看戏演戏,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达标,巩固深化建设成果,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加快推进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盘活现有存量,整合资源,统筹利用,把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为重点,消除城市街道、社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公共文化服务“盲区”。按照《xxx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x年—x年)》要求,建设综合性文化中心,着力打造15—30分钟“文化娱乐圈”、“体育健身圈”。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基本达到“八个一”的标准,即有1间党员远程教育室、1间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可与党员活动室共用,面积以现有党员活动室为准)、1间图书阅览室(藏书不少于1500册;可与农家书屋整合,含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1个简易戏台(50平方米左右)、1个文化广场(不少于500平方米)、1套文化活动器材(含1套音响和部分乐器)、1套数字电影放映器材、1套体育健身设施(含1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1套体育健身器材),并提供免费无线WiFi服务。活动广场配备体育健身设施和灯光音响设备等,有条件的可搭建戏台舞台,组建1支10人以上的民间自办文化社团,x年建设10个基础设施完备、作用发挥明显的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扶持农民文化大院特色化建设和民间文艺团队多样化发展。

  (三)丰富服务内容和方式,提高设施利用率和综合服务功能

  1.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围绕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改革措施及惠民政策,采取政策解读、专题报告、百姓论坛等多种方式,开展基层宣传教育,使群众更好地理解、支持党委和政府工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推进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利用宣传栏、展示墙、文化课堂、道德讲堂以及网络平台等方式开展宣传,举办道德模范展览展示、巡讲巡演活动,通过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培养群众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当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族歌舞、传统体育比赛等民族民俗活动,打造基层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开展艺术普及、全民阅读、法治文化教育、科学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和就业技能培训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群众综合素质。

  2.组织引导开展群众文体活动。深入开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引领示范活动。支持群众自办文化,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兴办读书社、书画社,组建演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健身团队以及个体电影放映队等。结合传统节日、重要节假日和重大节庆活动等时机,举办喜闻乐见的文艺展演、体育赛事等活动。开展艺术普及、群众文化交流、青少年课外实践和妇女文艺健身培训等文体活动。加强对各类群众文化团队的管理引导,促进群众文化娱乐特别是广场舞等文化活动健康、规范、有序开展。

  3.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畅通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渠道,采取“订单”服务方式,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实行错时开放,提高利用效率,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推出一批特色服务项目。建立文图两馆分馆制,以区文图两馆为总馆、乡镇(街道)为分馆、村(社区)为支馆,推进一体化服务。广泛开展流动文化服务,通过开展流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活动,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流动服务点,积极开展文化进社区、进农村和区域文化互动交流等活动。深入推进文化辅导员下派制度,通过辅导员“包片定点”的形式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协助乡镇(街道)、村(社区)组建文化活动团体,建立健全团队管理制度和活动计划,并引导辖区居民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定期开展对群众文化辅导业务培训等。探索文化体育等相关机构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对口帮扶机制,推动骨干文艺团体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结对子”活动,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实施步骤

  (一)农村普及阶段(x年至x年)。按照“无则立、有则优”的要求,整合农村各类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区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和达标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

  (二)城市推广阶段(x年至x年)。参照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行政村“乡村舞台”建设“345”工程建设模式,(即实现农民群众“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做到“有组织、有队伍、有场地、有设施、有活动”)要求,推进城市街道、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

  (三)巩固提高阶段(x年至x年)。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服务运行机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基本实现宣传思想教育、文化知识传播、文体娱乐活动、民俗文化传承创新、法制科教普及等综合性服务功能,居民文化、健康素养水平普遍提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统筹全区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各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是建设的实施主体。宣传文化部门是建设的牵头部门,相关成员单位要按照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阶段性工作任务,对口做好场地、设施、队伍、活动、保障、服务等工作。对于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过程中达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要求的,完善其功能,提升服务效能。对于没有达到的,要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建设。

  (二)加大资金保障。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预算。行政村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要采取“财政支持、项目安排、社会筹措、社会参与”等方式,加大对偏远村(社区)资金支持力度。为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区财政对每个建设点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用于设施设备的购置和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落实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优x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三)加强队伍建设。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按照x有关规定配备工作人员不少于3名的要求,服务人口较多的乡镇适当增加。有条件的乡镇要在村(社区)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岗位,配置公共财政补贴的工作人员,负责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管理服务工作。鼓励“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专兼职从事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工作。加强业务培训,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文化专兼职人员每年参加x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

  (四)开展督促检查。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及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党建年度考核。由区商务和文化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动态监测和绩效评价机制,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使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引入第三方开展公众满意度测评。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中群众满意度较差的部门、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总结、推广。

篇四: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岳阳市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6.12.09?

  【字

  号】岳政办发〔2016〕48号

  【施行日期】2016.12.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文化

  正文

  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岳阳市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岳政办发〔2016〕4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陵矶新港区、南湖新区、屈原管理区,市直各单位,中央、省属驻岳各单位:

  《岳阳市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2月9日

  岳阳市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保障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4号)和《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5〕39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6〕4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指标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指标相衔接,到2018年,全市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普遍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文化遗产保护等功能于一体,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形成一套运行良好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打造一支扎根基层、专兼职结合、综合素质高的基层文化队伍,常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形成较为完善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网络体系,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为我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

  (二)年度目标。2016年底前,全市127个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并达到规定标准;全市35%以上的村(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17年底前,80%以上的村(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18年底前,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达到全覆盖,并实现常态化运行。2019年至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网络体系。

  二、建设标准

  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重在完善提升,按照国家相关标准优化功能配置,配

  套建设文体广场。除平江县所属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外,其他县市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须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进一步完善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服务标准,制定城乡统一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每个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按照“七个一”基本标准进行建设,即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90平方米),一个简易戏台(长10米、宽5米、高0.8米),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含一套音响和部分乐器),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含一个篮球场、二个乒乓球台、一套体育健身器材)。其中新农村示范点文化活动室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文体广场建设要与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综合性文化设施相配套,按照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可以参考500平方米、800平方米、1000平方米以上“三类”标准进行建设,做到选址适中、与地域条件相协调,偏远地区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可酌情安排。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可配套建设乡村剧场、儒学讲堂、道德文化讲堂和历史文化展室(乡村记忆博物馆),以及阅报栏、法治文化雕塑、公益广告牌、电子阅报屏、科普屏媒等,并加强日常维护,及时更新内容。城市社区按照“有组织、有队伍、有场地、有设施、有活动”要求,比照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建设,消除公共文化服务“盲区”。

  三、重点工作

  (一)明确功能定位。各县市区要根据《湖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围绕文艺演出、读书看报、广播电视、电影放映、文体活动、展览展示、教育培训、文化遗产保护等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设置具体服务项目,明确服务种类、数量、规模和质量要求,为城乡居民特别是特殊群体提供普惠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按照功能综合设置要求,与基层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配合开展就业社保、养老助残、妇儿关爱、人口管理等其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推广一站式、窗口式、网格式综合服务,简化

  办事流程,集中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合理规划布局。各县市区要根据城乡人口发展、分布以及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存量和使用状况,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以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按照均衡配置、规模适当、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等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所在的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可与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合并建设。即将合并的行政村可结合实际只建设一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结合公共文化机构总分馆制建设,设立基层文化服务点,建立城乡“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加强资源整合。一是整合现有场所资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主要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进行建设,不搞大拆大建,凡现有设施能够满足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一律不再进行改扩建和新建。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要合理依托现有村(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室、闲置中小学校、新建住宅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以及其他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在明确产权归属、保证服务接续的基础上进行集合建设。鼓励城市社区以购买、租借闲置商品房方式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二是整合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和数字博物馆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设施,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三是整合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图书资源,建立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实现县域公共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和一体化服务。四是整合分布在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实现人、财、物统筹使用。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和应急广播村村响,有效提供应急广播、广播电视器材设备维修、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服务。实施基层体育健身工程,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推动群众体育健身工程提档升级。加强文化体育设施综合管理和利用,切实提高使用效益。

  (四)丰富服务内容。着力增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综合性服务功能,开展艺术普及、全民阅读、法治文化教育、科学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和就业技能培训等。培育和扶持群众文化团体,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兴办读书社、书画社、乡村文艺俱乐部,组建演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健身团队以及个体放映队等,结合中华传统节日、重要节假日、重要节庆活动等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加强对广场舞等群众文体活动的引导,倡导开展规范、文明、健康的广场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广泛开展政策解读、专题报告、百姓论坛等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推进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和乡贤文化建设,积极举办道德模范巡讲展示、传统文化展览展示等活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载体开展职工文化交流、青少年课外实践和妇女文艺健身等文体活动,引导群众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发挥村(社区)儒学讲堂及历史文化展室(乡村记忆博物馆)阵地作用,完善功能布局,丰富活动内容,传播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教化育人功能。大力推进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景点、“农家乐”等当地特色人文景观融合建设,打造本地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五)创新服务方式。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行错时免费开放,提高使用效率。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根据功能要求制定服务目录,科学设置文化产品及服务“菜单”,采取“订单”服务方式,实现供需有效对接。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需求,量身打造一批特色服务项目,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人群均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应建设无障碍设施,便于残疾人参与。广泛开展流动文化服务,积极开展文化进社区、进农村和区域文化互动交流等活动。大力推进数字文化服务,为基层群众提供数字阅读、文化娱乐、公共信息和技能培训等服务。推广文化体育志愿服务,壮大文化志愿者和城乡社会

  体育指导员队伍。

  (六)强化运营管理。加强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管理,制定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规范。建立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由市、县统筹规划,乡镇(街道)组织推进,村(社区)自我管理的工作机制。结合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重点围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运行方式、服务规范、人员管理、经费投入、绩效考核、奖惩措施等重点环节,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和内部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实现设施良性运转、长期使用和可持续发展。严格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主协商,加强群众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作为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将各级各类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纳入到支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上来,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管理使用;要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或行动计划,细化任务目标,列出年度工作台账。各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构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组织领导作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拓宽资金供给渠道,落实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捐赠物品、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备等途径支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各类资金的整合利用,充分发挥资金利用率。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三)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在现有编制总量内,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按照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5〕39号)等规定配备工作人员,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由“两委”至少确定1名兼职工作人员,同时通过县、乡两级统筹和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人员不足问题。推广设立文化管理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科普员,鼓励“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加强业务培训,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文化体育专兼职人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

  (四)完善督导考核机制。各级政府(管委会)要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建立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服务情况的需求反馈、动态监测和绩效评价机制,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使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引入社会第三方开展公众满意度测评,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使用和管理中群众满意度较差的地方要进行通报批评,对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总结、推广。

篇五: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方案》

  摘要:建设内容(一)建设目标在村里建设一个集文化活动、村民健身、科技培训为一体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室内设有图书阅览室、村民娱乐室、社团活动室、多媒体培训室、卫生间等,提高村民思想文化水平、提高村民文化素质,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可设书籍分区:专业类、儿童读物类、政治法律类、经济军事类、教育文化类、语音文学类、艺术类、历史类、自然科学类、亲子育儿类、家居生活类、小说类、综合类、杂志类等,对村民个人文化素质发展起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村民文化素质、文化修养,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丰富村民精神世界

  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方案背景切合村子当前的实际情况,村民缺乏学习和获取知识及有用信息的场所和途径,制约了村级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响应国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在村里建设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二、建设内容(一)建设目标在村里建设一个集文化活动、村民健身、科技培训为一体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室内设有图书阅览室、村民娱乐室、社团活动室、多媒体培训室、卫生间等,提高村民思想文化水平、提高村民文化素质,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二)建设内容1、图书阅览室

  建设标准:使用面积为40~50㎡。可设书籍分区:专业类、儿童读物类、政治法律类、经济军事类、教育文化类、语音文学类、艺术类、历史类、自然科学类、亲子育儿类、家居生活类、小说类、综合类、杂志类等。设置捐赠公益区:号召社会热心人士及相关机构,把社会上的一些闲置书籍,捐赠给乡村,并有序组织志愿者前往乡村与孩子们交流,改善乡村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设置课后辅导区:学生的课后的互帮互助辅导区域,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生之间的自我交流。功能:为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供便利场地。内部设施:1.书籍类:类别比例预计数量第一类A专业类15%30本第二类B儿童读物类20%40本第三类C政治法律类5%10本D经济、军事类5%10本E教育、文化科学类10%20本F语言文学类5%10本G艺术、历史类10%20本第四类H自然科学类10%20本I亲子育儿、家居生活类10%20本第五类J小说类、综合性图书、杂志类10%20本总计100%200本预计费用6000元平均30元/本预留预算3000元用于村民想购买所需的书籍、物资等2.物品物质类:类别规格数量备注阅览桌张1十人坐张3两人坐阅览椅张20图书书架个2靠墙大型书架个2报刊专用架桌面小植物个10雨伞放置桶个1预计费用7000元预留预算5000元用于村民想购买所需的物资概念图:(可变换公益区、辅导区)村民娱乐室建设标准:使用面积30~40㎡。

  分区:象棋区域、围棋区域、麻将区域、扑克区域、饮用水区等。功能:为乡民提供棋牌休闲娱乐的场地。内部设施:类别规格数量桌子张6椅子张30象棋副3围棋副3扑克副5麻将副2饮水机个1预计费用8000元预留预算3000元用于村民想购买的物资概念图:(可变换比赛区域)3、社团活动室建设标准:使用面积40~50㎡。

  .

  功能:为村民提供唱歌、跳舞、绘画的场地。可定期举行兴趣班,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水平,陶冶村民情操。内部设施:类别名称数量/规格备注乐器二胡3把笛子5支腰鼓3个舞蹈绸条4条手绢3条扇子5把绘画画板5块画笔8盒炭笔和铅笔素描纸3包速写纸3包模型3个石膏模型预计费用6000元预留预算3000元用于村民想购买的物资概念图:(可变换多功能空间)4、多媒体功能室建设标准:使用面积35~45㎡。

  功能:为村民提供会议、看电影、科技下乡讲座等的场地。内部设施:类别规格数量备注桌子张20单人椅子张20单人投影仪个1幕布块1黑板块1文件架个1饮水机台1预计费用10800元预留预算3000元用于村民想购买的物资概念图:(可变换多功能空间)5、卫生间建设标准:使用面积9~12㎡。功能:为村民提供换衣物、上厕所的场地。内部设施:类别规格数量蹲便器个2门扇2水龙头个1洗手台个1排气扇个2预计费用2200元预留预算1000元用于村民想购买的物资概念图:(双位两用卫生间)三、村民活动中心运营说明运营方式:村委会引进专业社工组织,对活动中心进行长期的运作,为村民提供长期的服务。

  内容:A.活动中心的日常运营:分类日常工作工作时间图书阅览室对图书阅览室进行书籍分类、登记(入库、借还)、整理、补充、日常维护等工作。每周上6天班星期三为休息日8:30~12:0014:30~18:30村民娱乐室对棋牌进行分类、清点、补充、更换、日常维护等工作。社团活动室对场地物资进行分类、清点、补充、更换、清洁、日常维护等工作。多媒体功能室对场地进行物资进行清点、定期检查、日常维护等工作。卫生间对卫生间进行日常清洁等工作。整个活动中心对活动中心进行卫生打扫、清洁等工作。B.中心活动内容:分类定期活动活动内容工作时间图书阅览室

  图书捐赠课后辅导可定期组织图书捐赠活动,让社会公益人士捐赠图书;联系爱心协会、社会爱心人士,每周六日给村内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周六、日8:30~12:0014:30~18:0019:00~21:00村民娱乐室象棋比赛麻将比赛可定期举行象棋比赛;可定期举行麻将比赛。社团活动室兴趣培训班可定期举行歌唱培训班、舞蹈培训班、绘画培训班等,邀请公益人士、爱心协会成员、大学生等对村民进行培训。多媒体功能室电影下乡科技下乡可定期组织村民观看电影;可组织专家下乡,对村民进行科学技术普及。运营经费来源:村委会及村民自筹。运营报价:保洁人数为1人,薪酬为1200~1800元/月。活动运营人数为1人,薪酬为15元/小时。日常维护:5000~8000元/年亮点分析紧扣政府政策,天井岗村村民活动中心的建立,可以满足村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村民活动中心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场所,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对村民个人文化素质发展起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村民文化素质、文化修养,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丰富村民精神世界。对于天井岗村的文化发展起推动作用,推进乡村文明建设,逐步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使村民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对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对于农村的长期发展,活动中心的建立切实为农村老年人提供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服务场所,可使该村老年人和部分年轻人积极参与到老年活动中去,促进村级老年人的建康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

篇六: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74号)、《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X府办〔X〕13号)精神,进一步推进全市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利用,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水平,加快构建我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根本,以现有建设成果为基础,以强化资源整合、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把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结合起来,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得到全面加强和提升。到X年,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为供需对接、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活动丰富、持续发展的综合平台,为X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X主要指标居X地区前列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导向,服务大局。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X南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人们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

  2.以人为本,供需对接。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群众需求反馈机制,促进供需有效对接,真正把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服务基层、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

  3.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从城乡基层实际出发,发挥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规划指导,科学合理布局,进一步打破行政条块分割,推动宣传、文化、体育、教育、科技、民政、工青妇等部门的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整合集聚,促进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形成合力,丰富服务内容。

  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文化特点和自然条件等因素,提倡基层因地制宜开展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选取有代表性的建设模式发挥分类指导作用。

  5.保障均衡,提升效能。在保障群众普遍、均等、便利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切实提升基层文化服务设施的使用率、共享率和服务效能。

  6.社会参与,多元共治。鼓励社会参与和群众自我服务,进一步培育壮大文化类社会组织、社工机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提高基层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水平,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

  (三)工作目标。

  到X年,全市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普遍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基层文化队伍进一步培育壮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取得成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服务效能明显提升;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形成一套符合实际、运行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为党和政府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联系群众的贴心纽带,为我市全面建成区域性公共文化服务圈,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重要支撑,总体水平处于X前列。其中,全市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到X年底覆盖率要达到65%,到X年底覆盖率达到100%。

  二、功能定位

  (一)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着眼于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按照《X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X—X年)》,由县级政府结合自身财力和群众文化需求,重点围绕免费开放、文艺演出、读书看报、广播电视、电影放映、文体活动、陈列展览、教育培训、文化遗产保护、“乡村记忆”工程等方面,制定本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服务项目目录,着重发挥政策宣传、党员教育、文化娱乐、科

  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基本功能,明确服务种类、数量、规模和质量要求,为城乡居民提供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二)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终端平台优势,整合分布在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基层公共文化资源,结合现有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实现人、财、物统筹使用。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移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数字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农技推广项目、科技普及工作等资源为基础,开发新技术、新媒体应用与服务,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终端平台作用,拓展公共数字化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推进区域内公共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和一体化服务,建立以市级图书馆、文化馆为中心馆,县(市、区)级图书馆、文化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其图书馆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服务点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将农家书屋纳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和使用,加强集约化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推动图书借阅自助服务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提供应急广播、广播电视器材设备维修、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服务。推进基层体育健身工程,丰富基层体育设施资源,提高文化体育设施的综合管理利用水平。组织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加强文化体育设施综合管理和利用,提高使用效益。

  (三)开展基层党员教育工作。结合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党员教育的重要

  阵地。抓好公共电子阅览室与我市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一台一网”共建共用工作,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等基层信息平台的作用,广泛开展政策宣讲、理论研讨、学习交流等党员教育活动。

  (四)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按照功能综合设置的要求,积极开展科学普及活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基层群众的科学素养和法律意识。配合县级文化部门,做好乡村、社区文化市场监管工作。与居民自治、村民自治等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相结合,根据实际条件,开展就业社保、养老助残、妇儿关爱、家庭教育、人口管理等其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推广一站式、窗口式、网络式综合服务,简化办事流程,集中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设施建设。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全面掌握全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存量和使用状况的基础上,衔接市和当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以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根据城乡人口发展和分布,按照均衡配置、规模适当、位置合理、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等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公共文化设施。按照摸清底数、试点推进、全面建设、检查验收、整改完善等步骤,深入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2.落实标准,集合建设。根据国家和省、市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标准,立足实际,加大投入建设力度。一是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

  中心(综合文化站)建设管理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建标〔X〕44号)和文化部《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文化部令第48号)为基本依据,主要通过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完成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全市文化站建设100%达标的基础上,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74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X府办〔X〕13号)要求,不减少原有面积,不搞大拆大建,重在查漏补缺和完善提升以及整合资源、拓展功能、改进服务工作。凡现有设施能够满足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一律不再进行改扩建和新建。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做好优化功能配置,确保到X年全部达到省二级以上标准。二是制定完善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服务基本标准(见附件一)。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主要依托原有村(社区)文化室、村(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室、儿童之家、闲置中小学校、新建住宅小区、旧民居,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以及其他城乡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在明确产权归属、保证服务接续的基础上进行集合建设,并配备相应器材设备。场地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好的区域可独立建设,适度提高设施规模和服务标准。确保到X年全市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要达到65%,到X年达到100%。三是加强文体广场建设。与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综合性文化设施相配套,按照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建设选址适中、与地域条件相协调的文体广场。文体广场要实

  现硬化绿化、环境整洁优美。偏远山区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可酌情安排。乡镇(街道)文体广场要建设阅报栏、电子阅报屏和公益广告牌,并加强日常维护,及时更新内容。要配备体育健身设施和灯光音响设备等,有条件的可搭建戏台舞台。到X年,力争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基本建有综合性文体广场。四是统一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称谓和标识。在全市创建一批文化与旅游、体育等相结合的特色“乡村文化乐园”示范点,促进设施管好用好。同时,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3.按照“5+X”的基本配置进行建设。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具体按照“5+X”的基本配置进行建设。“5”是指设有1个综合文化活动室、1个户外文体广场、1个图书室(农家书屋或社区书屋)、1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或电子阅览室)、1个简易戏台,“X”包括宣传橱窗、阅报栏(或电子阅报屏)、一套音响和部分乐器、一套广播器材、健身室、展览室、培训室、排练室等。“5+X”的具体要求见《X市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X—X年)》(附件1)。根据建筑规模和群众需求,可适当增加或调整“X”的数量和功能,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提供活动区域。鼓励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古村落活化、绿道建设和城市升级改造等,将文体广场拓展、提升为文化公园。

  (二)丰富服务内容。

  1.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围绕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改革措施及惠民政策,采取政策解读、专题报告、百姓论坛等多种方式,开展

  基层宣传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推进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和乡贤文化建设。利用宣传栏、展示墙、文化课堂、道德讲堂以及网络平台等,广泛开展包括党史村史、村规民约、道德模范、家庭模范、民族政策等内容的展览展示、巡讲巡演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当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打造基层特色文化品牌。开展艺术普及、全民阅读、法治教育、科普推广和就业培训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群众综合素质。

  2.组织引导群众文体活动。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鼓励全民创作和全民艺术普及,支持群众自办读书社、书画社、乡村文艺俱乐部,组建演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健身团队及个体放映队等。结合传统节日、重要节假日和重大节庆活动,组织开展读书征文、文艺演出、经典诵读、书画摄影比赛、体育健身竞赛等文体活动。加强对广场舞等群众文体活动的引导,推进广场文化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载体,开展职工文化交流、青少年课外实践和妇女文艺健身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群众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全面推进“乡村文化超市”惠民工程,畅通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渠道,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实行公共文化服务单位错时开放,提高公共文化设施设备使用效率。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和农村“三留

  守”人员(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加强基层流动服务,积极开展文化进社区、进农村和区域文化互动交流等活动。推广文化体育志愿服务,吸纳更多有奉献精神和文体技能的群众成为志愿者,就近就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市、县级文化体育等机构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对口帮扶机制,推动各级骨干文艺团体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结对子”。

  (三)创新基层公共文化运行管理机制。

  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构建以市文广新局为业务指导单位,以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X区、X区管委会为实施主体,以各相关职能部门为协作单位的工作机制。县级政府和相关经济功能区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中承担主体责任,要实事求是确定存量改造和增量建设任务,把各级各类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纳入到支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上来;宣传、文化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协调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财政等相关部门要立足职责、分工合作,共同推动工作落实。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制定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规范。建立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由市、县统筹规划,乡镇(街道)组织推进,村(社区)自我管理的工作机制。重点围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运行方式、服务规范、人员管理、经费投入、绩效考核、奖惩措施等环节,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和内部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实现良性运

  转和可持续发展。对城乡建设中确需拆迁的公共文化设施,要履行报批手续,迁建工作要坚持先建设后拆除或建设拆除同时进行的原则。严格安全管理,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3.鼓励群众参与建设管理。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发挥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的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加强群众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与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使用。健全民意表达机制,依托社区、村民代表会议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主协商,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发展的重要事项,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发掘和培育文化志愿者,鼓励引导文化志愿者提供公益文化服务。把文化志愿服务融入城乡社区治理,建立由文化专干、文体协管员与文化义工、社区社工相结合的队伍,构建起专兼结合、多元共治的文化志愿服务群体。

  4.探索社会化建设管理模式。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拓宽社会供给渠道,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落实现行鼓励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规定。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活动、捐助设备、资助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采取公益创投、公益众筹等方式,参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积极探索开展社会化运营试点,通过委托或招投标等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基层文化设施运营。

  四、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阶段(X年10月下旬)。各地要按照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总体安排,组织开展本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普查摸底工作,于X年10月下旬制定本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包括总体思路、具体建设数量、建设规划、建设标准,明确建设位置和时间安排,并报市文广新局备案。

  (二)试点建设阶段(X年10月至X年11月)。X年10月底,在全市挑选7个基础条件较好、有代表性的示范点,按标准进行设计和布置,并适时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动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到X年年底,各镇(街)均要建成1至2个示范点。

  (三)全面建设阶段(X年11月底至X年10月)。各地要明确时间进度:到X年底前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要达到65%以上,其中扶贫工作重点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到X年底前,全市所有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要达到100%;到X年底前,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全部完成改造提升,达到省二级站标准。

  (四)检查验收阶段(X年11月至12月)。在各地自查基础上,市政府依据中央、省、市有关建设标准,组织督查组对各地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做好迎接省政府、国家检查验收的相关准备工作。

  (五)整改完善阶段(X年1月至4月)。结合省政府、国家检查验收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全面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和服务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级市政府,X区、X区管委会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中承担主体责任,要结合实际,抓紧确定存量改造和增量建设任务,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或行动计划,明确工作进度表,列出年度工作台账,切实把各级各类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纳入到支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上来。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协调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相关责任单位要立足职责、分工合作,加强业务指导,共同推动工作落实。

  (二)落实资金保障。各区、县级市政府,X区、X区管委会要根据实际需要和相关标准,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给予配套建设资金。市级财政结合中央、省级财政扶持资金,对工作开展较好、绩效评价优质的区、县级市予以奖励,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较好,活动开展丰富,具有示范作用的镇、村(社区)两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给予奖补。要发挥政府投入的带动作用,落实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三)加快队伍建设。按规定配备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通过区(县级市)、镇(街道)两级统筹和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人员不足问题。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有由政府购买的公益文化岗位,每个村(社区)设置文体协管员不少于1名。从业人员应具备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的知识技能。要加强对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人员、文艺骨干、文化志愿者等文化干部的培训,建立健全文

  化干部队伍培训长效机制。镇(街道)、村(社区)文化体育专兼职人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调动协会、社团、民办企业等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工作。要完善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引导更多文艺人才扎根基层。

  (四)加强资源支持。市、县两级文化行政部门和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要加强对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和服务,继续实施面向村(社区)的“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做好县级文化资源的整合、配送工作。各镇(街)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要切实承担起对服务区域内村(社区)文化服务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资源配置、流动服务等方面的具体职责。

  (五)加大督导检查。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列入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范畴,列入文化工作年度目标责任书,加强检查和指导,加强定期督查,将年度工作台账完成情况作为财政奖补依据。各区、县级市和相关经济功能区要按照年度工作台账,每季度开展督导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健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服务情况的需求反馈、动态监测和绩效评价机制,引入社会第三方开展公众满意度测评,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作法,对公众满意度差的进行通报批评。

篇七: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最新)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X〕74号文件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X政办发〔X〕15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40号)文件精神,结合前两年工作经验,现制定清河镇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到X年,各行政村普遍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文化遗产保护等功能于一体,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建立一套符合实际、运行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一支扎根基层、专兼职结合、综合素质高的基层文化队伍,形成常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为我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提

  供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

  二、具体任务

  (一)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按照《山东省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服务基本标准(试行)》执行。

  (二)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主要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进行,不搞大拆大建。依托村(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室、闲置中小学校、新建住宅小区综合服务设施以及其他城乡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并配备相应文化体育器材设备。户籍人口300人以下的村建设综合文化活动室,面积应不低于80平方米;其他村(社区)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面积应不低于200平方米。配套建设文体广场,并建有阅报栏、健身路径、灯光、有源音箱、善行义举“四德”榜等必要配套设施设备。文体广场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和文体活动场所应建有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参与。

  三、时间安排

  X年,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达到90%。

  X年,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达标。

  X年,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查缺补漏、完善提升。

  X年,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提升。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1.镇文化站发挥好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作用,加强协调指导,公共文化体育机构要加强业务指导。

  2.各行政村、镇直部门要立足职责、分工合作,共建共享,提供综合性服务。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主要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进行,不搞大拆大建。依托村(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社区综合服务设施、

篇八: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冠县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工作方案

  根据《关于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提升群众满意度的实施方案》文件要求,为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办好民生实事,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县文广新局将进一步推进我县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按照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加强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为着力点,通过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工作,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

  今年实现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文体广场覆盖率达95%。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作为建设主体,要按照“分类进行、打造亮点、稳步推进、整体提升”的原则进行,确保按标准完成建设任务。

  三、提升标准

  (一)设施建设

  1.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不少于500平米,要有独立场所,不得建在政府办公用房内。综合文化站集演出、排练、图书借阅、培训、数字化服务等功能为一体,并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并为文化骨干进行免费的专业指导培训,满足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包括体育运动场地,演出、文艺活动场地,宣传橱窗。综合文化站必须悬挂站牌、规章制度。

  2.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具备四室(图书阅览室、公共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室、综合展览室)和一场(文体广场),基本功能分区包括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文化遗产保护等,满足四项即为达标。图书一般不少于1500册,并定期更新。省定贫困村及户籍人口300人以下的村,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其他村(社区)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文体广场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并建有阅报栏、健身路径、灯光、有源音箱、善行义举四德榜等必要配套设施设备,配备满三项即为达标。村(社区)辖区内有多个文化活动场所或广场的,面积可累加计算。

  (二)队伍建设

  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要配备1名文化助理员和1支以上的业余文体团队,文化助理员和业余文体团队要热爱文化工作,常年坚持活动。

  (三)服务活动

  1.有1—2个常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在一定区域内影响较大的品牌文化活动,每年组织开展综合性文体活动不少于5次,业余文体团队每年开展活动12次以上。

  2.不定期举办各类展览、政策理论宣讲、法制宣传教育等活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四)制度建设

  县经济开发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并制作上墙,严格执行,规范运转。

  四、建设方式

  县经济开发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要按照上级标准要求进行建设,并配套建设文体广场,优化功能配置。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要采取新建、改建、扩建和租赁的方式完成。结合我县文化工作实际,县经济开发区、乡镇(街道)财力有限,村经济基础薄弱,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凡达不到标准的一律采取租赁民房或者与村集体供养中心合用的方式推进,确保达标。

  五、考核激励办法

  结合我县实际,目前县经济开发区、各乡镇(街道)基本每个村都有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活动室,按照达标要求还需要再租赁一套民房,配备必要文体器材、设备等即可达标,文体广场可几处累计达标。为进一步加强我县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充分调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按时按标准完成,决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我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进行资金扶持。

  凡是在2018年9月底前,县经济开发区、各乡镇(街道)

  所有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完成建设任务并达到验收标准后,向县文广新局提交申请验收报告(加盖管委会、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公章),经县文广新局组织验收(或聘请第三方进行验收)合格后,以经济开发区、乡镇(街道)为单位每个村(社区)奖补1万元,并为之前未给与设备或资金扶持的村(社区)配备必要设备。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综合指导协调全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建立健全业务部门指导,乡镇(街道)主体实施,村(社区)配合的工作机制。把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工作纳入县经济开发区、各乡镇(街道)年度文化工作目标考核。

  (二)多方筹资,强化保障。按照“政府主导、多方筹措”的原则,加大对乡村文化场所设施配套建设的扶持力度。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为建设主体,同时采取村(社区)自筹、社会各方赞助的办法,拓宽投资渠道,凝聚各方力量,为乡村文化场所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其中省、市、县级资金支持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与补助。

  (三)正视问题,严格提升。针对我县绝大部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文体广场面积不达标的问题,县经济开发区、乡镇(街道)要制定详细的提升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确保今年底实现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全覆盖。过来已经给与资金或设备扶持的村必须全部达标,(四)加强督导检查。今年年底,省、市将委托第三方机

  构对各县(市、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进行实地测评,最后结果将纳入全县考核成绩。对因工作不力在第三方抽查中拖了全县后腿的,年终文化工作考核成绩为0,并依照有关规定进行追责。

  附件:2018年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名单

  冠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8年8月30日

  附件

  2018年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名单

  乡镇(街道)、县经济开发区

  村庄

  东街村、西街村、西关村、东关村、南关村、北街村、学门口村、戴庄村、孙家庄村、乔马庄村、崔拐村、小郭庄村、东沟塞村、西沟塞村、沟塞村、孙沟塞村、肖城村、东门口村、耿屯村、胡屯村、庄村、邢庄村、魏庄村、林庄村、宗屯村、东宋庄村、西宋庄村、大郭庄村、王屯村、欧庄村、东杜庄村、南宗庄村、南刘庄村、孟庄村、北小刘庄村、北宗庄村、北张庄村、大刘庄村、闫庄村、北崔庄村、李园村、北丁庄村、小庄村、米庄村、东沃头村、前纸房村、后纸房村、小王庄村、西柴庄村、东柴庄村、何庄村、成庄村、许庄村、郎庄村、冀庄村、吴家庄

  吉固、常芦村、殷芦村、北头、高三里庄、前旺庄、后旺庄、朱王芦、李芦村、马寨、朱霍三里庄、宋三里、徐三里、前唐固、后唐固、多庄、孙疃、铺上、前董固、后董固、唐寺、直隶村

  魏家庄、三奶奶庙、毛庄、金郭庄、范王庄、义和庄、侯家、后杏园、呼家、薛闫二庄、闫营、黄寨子、郭关庙、王海子、张桂、白周、南定远寨镇

  杨庄、张洼、双庙、石薛、丁闫二庄、黑周、定远寨、大闫二庄、秦(38)

  闫二庄、李海子、高家、小闫二庄、任洼、闫袁庄、北杨、前杏园、千户营、栾付桂村、许马村、吕铺村、银郭庄、赵桂

  张查前东、张查前西、张查后东、张查后西、尹固南、尹固中、尹固北、乜村、称沟湾、前刘庄、后刘庄、董安堤、廖安堤、郭安堤、王东古城镇

  (84)

  安堤、么安堤、平村、四合村、东徐庄、西薛庄、焦庄、杨庄、焦圈、路庄、吕庄、李才、田马元、王马元、潘马元、胡马元、李草村、宁草村、王草村、东王庄、西王庄、马庄、牛庄、栾庄、南么庄、南童庄、东馆陶、东古城南、东古城北、陈井、年庄、前郑疃、后郑疃、北陶镇(56)

  崇文街道办事处(22)

  北么庄、东么庄、南李庄、南赵庄、南辛庄、后辛庄、温家庄、翟庄、北徐庄、北刘庄、后田庄、前田庄、曲庄、程家庄、前邵村、后邵村、西邵村、克宁、蔺庄、张庄、杨召前、杨召东、杨召西、后杨召、东木堤、西木堤、公曹、大铺尚、郭刘庄、井庄、北王庄、北童庄、李圈、东罗头、薛圈、田坡、宋庄

  范寨村、近古寨、西纸坊头、大纸坊头、贾国庄、芦贯庄、沙王庄、梁罗庄、刘国庄、马楼、西马庄、宋小屯、雷庄、宗堂、东辛庄、东邢庄、林家庄、小井、西邢庄、关王庙、莫王庄、随庄、陈楼、陈韩庄、张韩庄、王韩庄、温庄、张坊、宁辛庄、范庄、戴里庄、赵里庄、胡里庄、孔里庄、小王信、祁家务

  前张义堡、后张义堡、东三里、吴家村、五里韩、七里韩、三里韩、元庄、安村、杨村、于村、包村、刘东、刘西、五里铺、西谷头、孟谷头、前谷头、东谷头、田庄、耿儿庄、申尹庄、曹尹庄、东街、东关、北街、北关、代屯、花留庄南街、南关、西街、张尹庄、靖庄、胡庄、沙庄、靖刘、徐刘、杜刘、吴村、寨里

  烟庄、后十里铺、刘辛庄、西十里营、前十里铺、义村、赵村、野庄烟庄街道办事处(26)

  村、东范庄、东宋、西开河头、东开河头、赵辛庄、王村、王马庄、五岔路、陈辛庄、张庄、东贾庄、西贾庄、东南庄、均庄子、梁辛庄、庞辛庄、东十里营、七里佛堂

  桑阿镇村、野场、潘庄、梁庄、谢家海、轧庄、凤庄、程村、申小屯、岳庄、槐木园、杜庄、魏辛庄、段菜庄、任菜庄、袁菜庄、李菜庄、掖庄、郭家、潘家、贾家庄、南油坊、西吕庄北街、西吕庄中街、西吕庄南街、东吕庄、玉庄、段庄、大张庄、小张庄、杨胡疃、郭胡疃、胡胡疃、苏胡疃、郝胡疃、小花园头、苇园、大花园头、东朵庄、西朵庄、范家村、陈贯庄、小伊庄、贾六庄、西白塔、白塔集南街、白塔集北街、白塔集西街、杜赵庄、前李赵庄、杨赵庄、程赵庄、东周卜、西周堡、王六庄、侯六庄、务头、桑桥、白佛头、后李赵庄

  贾镇街、西庄、东赵店、西赵店、堤下庄、迟庞庄、王赵店、花果屯、丁茉莉营、田茉莉营、宁茉莉营、活佛堂、相里、周庄、张榆林头、于榆林头、李榆林头、崔庞庄、石家村、前二十里铺、后二十里铺、司庞庄、李辛村第一村、李辛村第二村、李辛村第三村、徐辛村、葛辛村、陆辛村、王辛村、许辛村、庞田村、吕田村、王田村、王谈二寨、许谈二寨、史谈二寨、艾寨、张货营第一村、张货营第二村、张货营第三村、丁庄、许家村、杨马庄、仁二庄、高庄铺、宫庄、岑庄、范寨镇

  (36)

  清泉街道办事处

  (41)

  桑阿镇

  (60)

  贾镇

  (51)

  柳洼寨、洼里、荆楼、东庄

  甘官屯、赵郎寨、佀庄、岳庄、张官寨、东国寨、西国寨、梁村、东布寨、西布寨、中布寨、东王信、西王信、前王二寨、后王二寨、刘甘官屯乡

  贯庄、张八寨西、张八寨中、张八寨东、南野庄、七姓屯、邓官屯、(35)

  前王二庄、后王二庄、大辛庄、卢辛庄、前蚕姑庙、后蚕姑庙、梅二庄、连寨中、连寨前、连寨后、东杏庄、西杏庄、许村

  万善乡

  (32)

  大万善、前万善、万善屯、葫芦营、段辛庄、孝子哭、崔王段、王王段、前庄子、马王段、北田平、水赞、南王段、后马固、南马固、东马固、西马固、东元坊、西元坊、前元坊、西贾村、西北召、东召村、刘召村、东贾村、东北召村、宋村、前田平、后田平、召村铺、张王段、高王段

  韩路、东张庄、西张庄、张保管、前王羡、中王羡、后王羡、蔡庄、兰沃乡

  (28)

  小焦庄、大焦庄、曲屯、贾曲村、大曲村、王曲村、田寨、张柳邵、、柳柳邵、邢柳邵、张连子、王连子、段连子、东兰沃、大柳邵、赵柳邵、石家寨、朱庄、大兰沃、郭柳邵

  斜店一支、斜店二支、斜店三支、郭庄、南盘前、南盘后、赵屯、辛屯、庞屯、吕屯、南史村、东张史村、王史村、西张史村、班庄、辛庄、南马寨、樊楼、南满菜、北满菜、前社庄、后社庄、十里铺、孙庄、东野庄、西野庄、施庄铺、张盘、许盘东、许盘西、汤庄北、汤庄东、汤庄西、许盘后

  刘屯、前东、后东、卢行、王行、崔庄、范庄、郭庄、前要、后要、邢行、杜行、冯西、冯东、姚行、许东、许西、柳行头、清南、清中、清北、前蒋、后蒋、前连、后连、前小、后小、前井、后井、闫村、文村、东焦、汤村

  辛集、前张官屯、后张官屯、野屋、白官屯、柴庄、邱庄、杨洼、西孟庄、边庄、史庄、鲍庄、贾庄、西合庄、草镇、洼刘、洼陈、军盘寨、王庄、花园、岳胡庄、贠庄、三合庄、肖集、石槽、王胡同、大王庄、西康马寨、齐庄、五岔路、东康马寨、董庄、赵庄、兴太集、穆庄、西骆驼山、冯杜庄、大夫人寨、于家村、东骆驼山、小夫人寨、尹村、王刘八寨、丁刘八寨、崔刘八寨、李刘八寨、元虎寨、饮马庄、闫二庄、火烧营、邹村

  西街、南街、东街、北街、崔庄、单庄、郭庄、大杨庄、西杨庄、夫斜店乡

  (34)

  清水镇

  (33)

  辛集镇

  (51)

  柳林镇

  (50)

  仁寨、油坊村、南菜园、张樊庄、王樊庄、乔庄、武庄、岳刘庄、刘杨林、前和寨、倪屯、陈杨林、高扬林、陈杜庄、三里屯、后和寨、孙杨林、李杨林、东路堂、西梨园头、大梨园头、大桑树、三和庄、元造户、靳万庄、后路堂、李庄、娄庄、大界牌、张四古庄、邵庄、邓庄、老君堂、苟庄、乔庙、吴海子、东菜园、东吴庄、梁庄、北邢庄、张四台

  张八里村、崔八里村、邢八里村、陈八里村、李八里村、东提固村、经济开发区(21)

  西提固村、王孝村、王庄子村、西范庄村、马宋店村、郑宋店村、殷宋店村、前小化村、后小化村、前张平东村、前张平中村、前张平西村、后张平村、马玉村、西宋村

  东里村、南邵庄、西里村、张里村、杨寺地、邹六庄、北寺地、康寺

  梁堂镇(34)

  地、于林头、田里村、申闫村、胡闫村、曹里村、赵梁堂、菜庄集、李梁堂、胡史村、许菜庄、姬闫村、常菜庄、王庄、沙闫村、前何仲、王黄城、陈菜庄、后何仲、杜黄城、高庄、杨黄城、刘寺地、钱辛庄、安庄、北黄城、要庄

  董当铺、靖当铺、王当铺、赵当铺、大近村东村、西化村、高庄子、店子镇(28)

  东孔村、东化村、西孔村、赵固村、野马庄、赵家庄、石头村、店子村、张张固、刘张固村、里固八甲、郭张固、李寨村、小近村、曲张固东村、李张固、大近村西村、曲张固西村、里固七甲、里固九甲、姚张固

篇九: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74号)精神,推动全省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

  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现就推进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

  X三中、四中、五中全会

  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保障群众基本

  文化权益为根本,强化资源整合,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因地

  制宜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

  相结合,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相结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

  化、均等化,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得到全面加强和提升,为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实现X崛起X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

  基本原则。

  1.

  坚持导向,服务大局。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宣传党

  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X优秀传统

  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人们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

  明的生活方式,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

  2.以人为本,对接需

  求。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

  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群众需求反馈机制,促

  进供需有效对接,真正把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服务基层、惠及百

  姓的民心工程。3.统筹计划,共建共享。从城乡基层实际出发,发挥基

  层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计划指导,科学合理布局,整合各级各类面向

  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促进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形成合力。4.因地制

  宜,分类指导。综合考虑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点和自然

  条件等因素,坚持试点先行,及时总结建设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建设发展模式。5.改革创新,提升效能。

  围绕建设、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基

  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鼓励社会参与和群众自我服务,提高

  综合服务效益。

  (三)工作目标。到X年,全省范围内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普

  遍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

  能于一体,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

  较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形成一套符合实际、运行良

  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扎根基层、专兼职和文化志愿者

  相结合、综合素质高的基层文化队伍,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

  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联

  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基层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

  二、功能定位

  (一)向城乡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着眼于保障群众的基本

  文化权益,按照《X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X—X年)》,由县级

  政府结合自身财力和群众文化需求,制定本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

  心基本服务项目目录,重点围绕文艺演出、读书看报、广播电视、电

  影放映、文体活动、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方面,设置具体服务项目,明确服务种类、数量、规模和质量要求,实现“软件”与“硬件”相

  适应、服务与设施相配套,为城乡居民提供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

  服务。

  (二)

  整合各级各类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

  发挥基层综合性文

  化服务中心的终端平台优势,整合分布在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

  单一的基层公共文化资源,结合现有的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实现人、财、物统筹使用。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为依托,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和

  数字博物馆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提供应急广

  播、广播电视器材设备维修、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服务。推进县域内

  公共图书馆资源、文化馆资源共建共享和一体化服务,推进基层公共

  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立公共

  图书馆、文化馆服务点。将农家书屋纳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

  理和使用。建设基层体育健身工程,组织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加

  强文化体育设施综合管理和利用,提高使用效益。

  (三)

  开展基层党员教育工作。结合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基层

  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党员教育的重要阵

  地。抓好公共电子阅览室与“红色网络教育家园”共建共用工作

  发

  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等基层信息平台的作用,广泛开展政

  策宣讲、理论研讨、学习交流等党员教育活动。

  (四)配合做好其他公共服务工作。按照功能综合设置的要求,积

  极开展科学素质行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基层群众的科学素养

  和法律意识。配合县级文化部门,做好乡村、社区文化市场监管工作。

  与居民自治、村民自治等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相结合,根据实际条件,开展就业社保、养老助残、妇儿关爱、人口管理等其他公共服务和社

  会管理工作。推广一站式、窗口式、网络式综合服务,简化办事流程,集中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设施建设。

  1.

  科学计划,合理布局。在全面掌握全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存量

  和使用状况的基础上,衔接省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计划、土地利

  用总体计划、城乡计划以及其他相关专项计划,根据城乡人口发展和

  分布,按照均衡配置、规模适当、位置合理、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等

  要求,合理计划布局公共文化设施。按照摸清底数、试点推进、全面

  建设、检查验收、整改完善等步骤,深入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

  心建设。

  2.

  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设施建设。落实《X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实施标准(X—X年)》,进一步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加大建设力度。统一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称谓和标识。

  基层

  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主要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

  进行建设,不减少原有面积,不搞大拆大建,凡现有设施能够满足基本

  公共文化需求的,一律不再进行改扩建和新建。乡镇(街道)综合性文

  化设施重在完善和补缺,对个别尚未建成的进行集中建设。村(社区)

  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主要依托村(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城乡社区综

  合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室、闲置中小学校、新建住宅小区公共服务配

  套设施以及其他城乡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在明确产权归属、保证服务

  接续的基础上进行集合建设,并配备相应器材设备。加强基层综合性

  文化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

  3.

  加强文体广场建设。与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综合性文化设施

  相配套,按照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建设选址适中、与地域条件相协调

  的文体广场。文体广场要实现硬化绿化、环境整洁优美。偏远山区不

  具备建设条件的,可酌情安排。文体广场要建设阅报栏、电子阅报屏

  和公益广告牌,并加强日常维护,及时更新内容。要配备体育健身设施

  和灯光音响设备等,有条件的可搭建戏台舞台。

  (二)丰富服务内容。

  1.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围绕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改革措施

  及惠民政策,采取政策解读、专题报告、百姓论坛等多种方式,开展基

  层宣传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实

  践,推进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和乡贤文化建设。利用宣传栏、展

  示墙、文化课堂、道德讲堂以及网络平台等,广泛开展包括党史村史、村

  规民约、道德模范、家庭模范、民族政策等内容的展览展示、巡讲

  巡演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当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加强

  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打造基层特

  色文化品牌。开展艺术普及、全民阅读、法治教育、科普推广和就业

  培训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群众综合素质。

  2.

  组织引导群众文体活动。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鼓励

  全民创作和全民艺术普及,支持群众自办读书社、书画社、乡村文艺

  俱乐部,组建演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健身团队及个体放映队等。

  结合传统节日、重要节假日和重大节庆活动,组织开展读书征文、文

  艺演出、经典诵读、书画摄影比赛、体育健身竞赛等文体活动。加强

  对广场舞等群众文体活动的引导,推进广场文化健康、规范、有序发

  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

  载体,开展职工文化交流、青少年课外实践和妇女文艺健身培训等丰

  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群众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畅通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渠道,根据服务

  目录科学设置“菜单”,通过“订单”服务方式,实现供需有效对接。

  实行公共文化服务单位错时开放,提高公共文化设施设备使用效率。

  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和农村“三留守”人员

  (留守

  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加强

  基层流动服务,积极开展文化进社区、进农村和区域文化互动交流等

  活动。充分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利用公共数字文化项目

  和资

  源,为基层群众提供数字阅读、文化娱乐、公共信息和技能培训

  等服务。推广文化体育志愿服务,吸纳更多有奉献精神和文体技能的群众成为志愿者,就近就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探索省、市、县级文

  化体育等机构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对口帮扶机制

  骨干文艺团体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结对子”。

  (三)创新基层公共文化运行管理机制。

  1.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县级政府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建设中承担主体责任,要实事求是确定存量改造和增量建设任务,把

  各级各类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纳入到支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

  中心建设发展上来;宣传、文化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协调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财政等

  相关部门要立足职责、分工合作;文化、新闻出版X、体育等部门要

  加强业务指导,共同推动工作落实。

  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制定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规范。建立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

  中心由市、县统筹计划,乡镇(街道)组织推进,村(社区)自我管理的工

  作机制。重点围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运行方式、服务规范、人员管理、经费投入、绩效考核、奖惩措施等环节,建立,推动各级

  健全标准体系和内部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实现良性运转和可持

  续发展。对城乡建设中确需拆迁的公共文化设施,要履行报批手续,迁建工作要坚持先建设后拆除或建设拆除同时进行的原则。严格安全

  管理,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3.

  鼓励群众参与建设管理。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发挥村委

  会和社区居委会的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加强群众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

  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与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使用。

  健全民意表达机制,依托社区、村民代表会议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主

  协商,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发展的重要事项,充分听取群

  众意见建议,接受群众监督。4.探索社会化建设管理模式。加大政府

  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拓宽社会供给渠道,丰富基层公

  共文化服务内容。落实现行鼓励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公益性文

  化事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规定。

  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

  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活动、捐助设备、资助项目、提供产品

  和服务,以及采取公益创投、公益众筹等方式,参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

  务中心建设管理。积极探索开展社会化运营试点,通过委托或招投标

  等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基层文化设施运营。

  四、时间安排

  (一)

  制定方案(X年7月底前)。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要按照

  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总体安排,组织开展本地基层综合

  性文化服务中心普查摸底工作,制定本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

  设落实方案,包括总体思路、具体建设数量、建设计划、建设标准,明确建设位置和时间安排,并报省文化厅备案。

  (二)

  试点推进(X年8月至12月)。每个县(市、区)确定2个以

  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各省辖市要做好试点建设督查

  指导工作。市、县两级分别成立试点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具体建

  设方案,按照标准推进试点建设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在本地全面推

  广。

  (三)

  全面建设(X年1月至X年6月)。县级政府承担推进基层综

  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主体责任,全面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

  心建设。各地要明确时间进度,保证建设质量,确保全面完成全省基层

  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

  (四)

  检查验收(X年6月至12月)。在各地自查基础上,省政府依

  据中央和我X有关建设标准,组织督查组对各地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

  收,做好迎接国家检查验收的相关准备工作。

  (五)

  整改完善(X年1月至12月)。结合国家验收情况,对检查中

  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全面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和服务水

  平。

  五、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参照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

  机制,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部门牵头实施,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紧密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

  务中心建设的督查指导。强化县级政府的主体责任

  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确保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二)

  加强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根据实际需要和相关标准,将,细化基层综合性

  基

  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省财政统筹安排

  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通过转移支付对革命老区、民族聚

  居地区、贫困地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备购置和提供基本公共

  文化服务所需资金予以补助,同时对绩效评价结果优良的省辖市、县

  (市、区)予以奖励。发挥政府投入的带动作用,落实对社会力量参与

  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基层综合性

  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三)

  加强队伍建设。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至少有2名编

  制,规模较大的乡镇(街道)可适当增加1至2名编制。行政村(社区)

  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由“两委”确定1名兼职工作人员,同时通过县、乡两级统筹和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人员不足问题。

  每个行政村(社区)

  建立不少于1支的业余文艺团队。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基层文

  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

  5天,鼓励依托互联网对

  基层文化队伍进行培训。

  (四)

  强化督导检查。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政府公

  共文化考核指标体系。由各级文化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动态监测和

  绩效评价机制,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使用情况进行督促检

  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引入第三方开展公众满意

  度测评。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中群众满意度

  较差的地方要进行通报批评,对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

推荐访问: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服务中心 方案 建设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