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亿赛范文网!

毛概第六章选择题题库及答案7篇

时间:2023-12-19 13:12: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毛概第六章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是

  ()

  A.生产力水平低且具有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C.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

  D.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

  A.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下列选项不是原因的是

  ()

  A.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期的、独立的社会形态

  B.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

  C.在这个阶段需要对资本主义进行补课

  D.要防止急躁、冒进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

  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实用文档

  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改革与开放的矛盾

  实用文档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核心的是坚持

  ()

  A.社会主义道路

  B.共产党的领导

  C.人民民主专政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7.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

  A.间接动力

  B.最终决定力量

  C.直接动力

  D.根本动力

  8、下列对“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9.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方面,我们国家的基本目标是

  ()

  A.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用文档

  C.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D.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0.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实用文档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四项基本原则是()

  A.立国之本

  B.强国之路

  C.基本国策

  D.权宜之计

  12.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

  A.四个现代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小康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翻两番,实现小康

  14.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2020年力争比2000年()

  A.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B.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番一番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1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C.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实用文档

  16.党的十五大,第一次系统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基本路线

  B.基本理论

  C.基本方针

  D.基本纲领实用文档

  17.我党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8.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B)

  A.革命

  B.改革

  C.阶级斗争

  D.无产阶级专政

  1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

  A.解决人民温饱

  B.实现人民小康生活水平

  C.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21.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党的基本路线的是()

  A.党的十七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二、多项选择题

  1.党的十七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来的特征做了新的总结,正确的是()

  A.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实用文档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C.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实用文档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由于()

  A.这是由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B.其历史任务是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C.它的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

  D.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任务是()

  A.实现经济现代化

  B.实现经济社会化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实现经济市场化

  4.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的涵义有()

  A.我国社会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多种所有制经济、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社会

  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特定阶段

  D.没有实现现代化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5.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那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

  实用文档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实用文档

  6.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与第一次革命有着明显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次革命的条件不同

  B.二次革命的内容不同

  C.二次革命的对象不同

  D.二次革命的形式和手段不同

  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

  A.二者对立统一并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B.二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C.二者都为了解放生产力

  D.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A.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B.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是我国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D.是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实际的科学反映

  9.中国近现代革命和改革的共同点是()

  A.内容和对象相同

  B.手段和形式相同

  C.根本目的相同

  D.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相同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策和基本目标为

  ()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用文档

  B.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实用文档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党在这一时期的()

  A.根本任务

  B.基本目标

  C.基本政策

  D.总体目标

  12.关于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过程中

  B.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指明了前进方向

  C.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D.对遥远的未来做具体的设想和描绘,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导致实践的挫折

  ]13.中国近现代革命和改革的共同点是()

  A.内容和对象相同

  B.手段和形式相同

  C.根本目的相同

  D.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相同

  1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E.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D.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E.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中共十三大的主要贡献是

  ()

  实用文档

  A.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用文档

  D.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E.制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

  17、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15个小康实现程度达90%以上,9个达80~90%,7个在80%以下;目前农村还有3000万人的温饱还没有完全解决,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但还未达到小康。这段材料表明:()

  A、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B、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时期的奋斗

  C、人民生活总体上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8、党的十六大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认清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问题的根据。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A、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B、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C、是抵制“左”和右的错误观念的思想武器

  D、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实用文档

  19、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因为它是

  ()

  A、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B、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阶段实用文档

  C、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D、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是

  ()

  A、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系统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C、是我们防“左”反右,特别是克服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急躁情绪,脚踏实地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D、是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分歧和困惑,提高人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自觉性的科学指南

  三、分析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长期性?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3、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4、如何理解党的十七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实用文档

  求?

  四、辨析实用文档

  1、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必须反对机械论和空想论。

  2、我们党之所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因为过去曾犯过急躁冒进的错误。

  3、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反映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说明我国生产力尚不发达,不具备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7、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五、材料题

  材料1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9—380页。

  材料2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很长历史过程”,实用文档

  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材料3实用文档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试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关理论,说明我国一再强调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DACBC

  BCDDD

  ACABB

  DCBDC

  A

  二、多选

  ABCD

  ABD

  ABCD

  ACD

  ABCD

  ABCD

  ABC

  ABCD

  CD

  BC

  BC

  ABC

  CD

  ABC

  ABCD

  AB

  ABD

  ABCD

  ABD

  ABCD

  三、分析

  参考答案

  1.【答案】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实用文档

  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实用文档

  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科学概念,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住我国的基本国情。不了解当前我国的社会性质或者对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就不可能对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分析,因而也不可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不能正确地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就有可能出现超越阶段或者落后于形势的判断,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指,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在我国,要改变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基本状况,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历史使我们超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并占主要地位的历史阶段,但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却是无法逾越的。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实用文档

  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不是短时期能够解决的。即使在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后相当长时间内,我们仍然要继续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机器大工业,列宁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要建立在全国电气化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对生产力水平的要求则更高。因为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代化的水平和标准是不断提高的。一方面,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继续完成的历史性任务,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着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我国所要追求的现代化的目标必须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实现。实用文档

  2.【答案】

  (一)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和通过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富强”是经济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民主”是政治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文明”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要求。富强、民主、文明的奋斗目标在现实中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实用文档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全面坚持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内在要求。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有了这两者的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必定能够胜利。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方针概括到党的基本路线之中,不仅是改变我国不发达现状的需要,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精神。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实用文档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实用文档

  第二,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它们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第四,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3.【答案】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逐渐提出了分“三步走”现实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主张。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二)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实用文档

  体化,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主要内容是:第一步,都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再经过实用文档

  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三)“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特点。第一,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第二,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第三,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

  (四)“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意义。第一,我国“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是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参考了国外现代化发展历史经验,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对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第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三,从“两步走”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确定,突出地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国情认识的深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品格。

  4.【答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实用文档

  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20世纪末,党和全国人民经过努力,完成了邓小平所提出的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大从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并围绕这个目标制定了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七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十六大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的要求。实用文档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实用文档

  五、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既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相一致,又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它将引领我们在未来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并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奠定基础。

  四、辨析

  1、[答案要点]正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这样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所必经的阶段。

  (2)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必须反对机械论,即反对在革命发展问题上,不承认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右倾错误的认识根源。实用文档

  (3)同时,又必须反对空想论。即反对认为在革命发展问题上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达到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这是左倾错误的主要认识根源。上述论断只认识到其中一种错误倾向,认识问题不够全面。

  2.、[答案要点]

  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阶段,我们党在认识这一问题时,曾犯过急躁冒进的错误,这是我们党反复强调这一阶段长期性的一个原因。但是,仅仅以过去我们犯过超越阶段的错误而来证明它的长期性是不够充分的,必须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这一阶段各种客观因素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它的全部发展过程要经历几百年。因此,作为它的起始阶段的初级阶段,也必须是很长的。第二,我们原来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生产力的落后决定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很长时间。

  3.、[答案要点]不全面。

  (1)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当旧的生产关系不但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反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而统治阶级又运用所掌握的政权极力维护旧制度,做垂死挣扎时,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旧政权,改革生产关系,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扫除障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实用文档

  (2)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从根本上说不是对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否定,相反,它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旧的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长期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从而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加快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所以题目“改革是发展生产力”是不全面的。实用文档

  4、正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专指我国的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我国的社会主义起点低,它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极端落后的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间又比较短。因此,当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逾越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不能逾越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去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不可逾越的特定的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反映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5、不全面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是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全部内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三者作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正确处理实用文档

  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全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实用文档

  6、错误。

  (1)一方面,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国历史发展所决定了的,不能回去补资本主义的课。

  (2)另一方面,中国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物质基础不巩固,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

  7、正确。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即改革开放,将把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1)这次改革实质上是一次革命,因为:

  ①改革也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革命。

  ②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非社会主义中通常的一般性变革,要把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因此,从解放生产力,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建构的深刻性、广泛性,从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中国的又一场革命。

  ④这种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实用文档

  治革命,也绝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党领导下对原有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实用文档

  ①社会主义社会也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②这一过程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逐步完成的。

  ③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完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五、材料题

  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发展阶段。包括两层涵义:

  第一,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从社会发展程度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国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一,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的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

  实用文档

  第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虑;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22335573F圿2I276096BD9毙343068602蘂374329238鈸237595CCF峏3296780C7胇

  29564737C獼280556D97涗C3734791E3釣$;

  397939B71魱

  394319A07騇22969273FC珼37645930D錍J362218D7D赽21293532D匭J-_r340738519蔙

  实用文档

篇二:毛概第六章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毛概--第六章习题与答案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习题与答案

  一、多项单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改革与开放的矛盾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是()A(生产力水平低且具有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C(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

  D(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4、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D(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

  6、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保持社会稳定C(保证社会公平D(坚持依法治国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是()A(人才B(科技C(教育D(管理

  8、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实施的对外开放战略是,坚持()A(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结合B(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相结合C(国内技术和国外技术相结合

  D(“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9、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是()A(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实现“四个现代化”D(实现共产主义

  10、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下列选项不是原因的是()A(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期的、独立的社会形态B(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

  C(在这个阶段需要对资本主义进行补课

  D(要防止急躁、冒进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D(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E(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

  A(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B(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C(社会主义国家共同的精神财富D(夺取现代化建设胜利的武器E(我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

  3、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根本问题是()A(农业问题B(农村问题C(就业问题D(城市问题E(农民问题

  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坚持()A(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B(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C(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D(加强党的自身建设E(基本纲领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A(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

  B(商品经济不发达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完善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不健全不成熟E(消灭剥削、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权分化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A(党的基本路线B(社会主义道路

  C(人民民主专政D(共产党的领导E(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明概括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E(坚持改革开放

  8、党的基本路线是()

  A(党在一定时期制定的行动纲领B(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C(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D(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E(基本纲领的展开

  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A(物质文明B(政治文明C(精神文明D(实现现代化E(生态文明

  10、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A(低水平B(高水平

  C(不全面D(全面

  E(发展不平衡

  三、辨析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切进入社会主义必经的起始阶段

  2、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3、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区域(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四、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2、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是什么,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3、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CDACBBCDBC二、多项选择题

  ACDABDABEABCDABCDEBCDEACEABCDABCEACE三、辨析题

  1、(1)此观点错误。(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1)此命题正确。(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将为科技进步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也将对科技进步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也要求必须高度重视人才,把人才战略提到强国战略的重要地位。

  3、(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3)在这些矛盾中,居支配地位、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其它各种社会矛盾,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是由社会生产落后造成的。

  四、简答题

  1、(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对我国现在的社会制度基本性质的总

  判断。(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程度、发展水平的总认识和总判断。(3)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初级阶段,而非他国的初级阶段。

  2、(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一个是立国之本,一个是强国之路,它们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之中。(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

  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都要把握好这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坚持反对僵化和自由化这两种错误倾向。(4)自觉地、完整地坚持两个基本点,牢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3、(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发展成果。(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心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工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实现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五、论述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

  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做出了新的概括,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它包含了以下内容: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

  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2)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第二,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第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3、(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篇三:毛概第六章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B.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C.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2.在我党的历史文献中第一次使用了“初级阶段”这一概念是

  A.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

  C.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D.1987年十三大报告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侧,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B.人口数量多,入口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发展生产力与落后的经济体制的矛盾

  B.发展生产力与科技、教育体制的矛盾

  C.发展生产力与政治体制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5.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

  A.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B.发展社会生产力

  C.巩固无产阶级专政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的发展生产力的主要任务是

  A.大力发展商品经济B.实现工业化

  C.实现经济的现代化D.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

  A.经济建设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D.建设精神文明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建设精神文明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9.改革的目的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实现共同富裕D.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关系,党的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A.展开B.重要内容

  C.核心内容D.组成部分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C.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D.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E.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

  A.实现工业化B.实现经济的现代化

  C.实现经济的社会化D.实现经济的市场化

  E.实现经营的集约化

  3.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看是否有利于

  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E.国家的宏观调控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有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D.自力更生

  E.艰苦创业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马克思主义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E.坚持改革开放

  6.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

  A.社会主义道路B.改革开放

  C.人民民主专政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E.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7.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前提D.发展是手段

  E.稳定是目的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包括建设有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

  A.经济B.政治

  C.文化D.民主

  E.文明

  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抓住机遇B.深化改革

  C.扩大开放D.促进发展

  E.保持稳定

  10.党的基本路线是

  A.党在一定时期制定的行动纲领B.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

  C.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D.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

  E.基本纲领的展开

  1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是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E.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

  12.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的相互关系是

  A.经济建设是中心B.改革开放是动力

  C.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保证D.四项基本原则是目的E.经济建设是目的13.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作用是

  A.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B.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

  C.保证有一个统一的意志和统—的行动

  D.保证社会有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E.保证国家有巩固的国防

  三、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2.我国为什么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简明概括是什么?

  7.试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8.论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丰富内涵。

  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主要措施是什么?

  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61611三、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3)这两层含义,即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必须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首先,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确立。我们必须珍惜这些已取得的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决不能走回头路。其次,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发展还很不成熟,在各个领域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BDABACDEBCDE272712AAABCDABCABC383813DDBCDABCABC494DAABCABCDE

  51051BADEABCD

  二、多项选择题

  而不能超越阶段,搞急于求成。(4)只有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两方面的含义,才能同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划清界限。

  2.我国为什么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参考答案:(1)首先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决定,第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虽然逾越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但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建立在高于资本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所以,我国必须经历一个比较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第二,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2)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决定了必须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基本上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之中,因此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其水严和标准远比过去高得多。同时,中等发达国家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这决定了我国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1)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过去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牛的主要教训,就是不能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脱离实际,超越国力,急于求成,结果欲速则不达。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实事求是地去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2)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就要求我们埋头苦干,艰苦奋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历史任务。(3)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

  4.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3)是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逐步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才能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5.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1)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它规定了我国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由谁来领导和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等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则问题,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关系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命运。(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起着三方面的保证作用:一是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三是保证有统一的意志和统—的行动。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简明概括是什么?

  参考答案:(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共同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我们必须把经济建

  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动摇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等于动摇了基本路线。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改革是为了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障碍,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还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

  7.试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本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基本政策和要求: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③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④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事经济繁荣成果。(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工,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8.论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丰富内涵。

  参考答案:(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即规模和速度上迅速增长,同时,也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变革。(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领域,使现代物质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它自己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诸因素,比如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3)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要使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进行有机结合,管理是关键。科学技术与经济广泛结合,使得管理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范畴。(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仅指发展生产力的途径是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指出下个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发展高科技并使其产业化,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捷径。

  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主要措施是什么?

  参考答案:(1)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宋,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2)科教兴国是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科学分析和总结近代特别是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经验,并充分地估计未来

  科学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所提出的战略。

  (3)实施科教兴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加快科技进步。要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为科技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要从国家长远需要出发,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②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事业,居于经济建设的首要战略位置。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的发展,要放眼世界,着眼于未来。

  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强弱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战略问题。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必须努力建造宏大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队伍。

篇四:毛概第六章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练习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B4.A5.C6.A7.A8.A二、多项选择题

  1.AB2.ABCDE3.ABCDE4.ABCDE5.ABCDE三、简答题

  1.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我们说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四、论述题

  答: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是由社会主义建立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之上的,从而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已经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使我国的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和日臻完善。

  2.是由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条件决定的。经过解放后四十多年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国还没有完全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完善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这种现实状况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来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然后才能进入较高级的发展阶段。

  3.是由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决定的。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同当今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从不发达进入发达状态,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篇五:毛概第六章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精选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性贡献是_________。

  A.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B.提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C.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

  D.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关键在_________。

  A.坚持与时俱进

  C.坚持执政为民

  B.坚持党的先进性

  D.坚持走群众路线

  3.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核心在_________。

  A.坚持与时俱进

  C.坚持执政为民

  B.坚持党的先进性

  D.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

  4江洋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贯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本质在_________。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先进性

  5.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思考,始于党的建设中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其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_________。

  A.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为什么要进行党的建设,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C.为什么要进行党的建设,怎样进行党的建设

  D.要不要进行党的建设,怎样进行党的建设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就是_________。

  A.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B.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

  C.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

  D.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7.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_________。

  A.发展

  B.改革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稳定

  /48.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其中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_________。

  A.工人阶级和广大知识分子的利益B.工人阶级的利益

  C.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D.农民阶级的利益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_________。

  A.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自发调节作用

  B.加强国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

  C.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D.取消国家对经济运行的计划调控

  10.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_________。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坚持与时俱进

  D.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1.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是指_________。

  A.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D.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12.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指出,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思想的_________。

  A.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B.关键

  C.本质

  D.灵魂

  13.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错误的是_________。

  A.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

  B.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C.是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D.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_________的社会。

  A.全面发展、稳定进步

  C.快速发展、全面进步

  B.高速发展、稳定进步

  D.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15.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_________、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

  A.政治文明

  B.生态文明

  C.社会文明

  D.信息文明

  二、多项选择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_________。

  A.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B.社会主义兴衰成敗的经验教训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4C.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D.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E.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江泽民在200年“七一”讲话中,要求全党要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这“三个规律”是_________。

  A.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D.改革开放的规律

  3.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_________。

  A.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两番

  B.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C.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D.可持线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E.为以后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

  4.“三个代表”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_。

  A.立党之本

  B.时代要求

  C.执政之基

  D.力量之源

  5.党的十六大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明确定位是:它_________。

  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C.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品,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们都是_________。

  A.面对着同样的历史任务

  B.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是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D.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E.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品

  7.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_________。

  A.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B.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C.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D.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8.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需要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有_________。

  A.不断壮大党的队伍

  B.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C.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D.不断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E.不断推进党的事业

  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证党________。

  A.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4C.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E.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方针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___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新高度,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共产党的执政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C.无产阶级革命的规律

  D.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三、判断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4.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根本目的就在于保证党能够始终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5.保障社会稳定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6.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

  定》,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

  7.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次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9.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是前提,讲政治是根本,讲正气是核心

  10.坚持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一环,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四、简答题

  1.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如何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3.为什么说“三个代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

  4.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4

篇六:毛概第六章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毛概习题)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篇:(毛概习题)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单项选择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C.

  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D.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C.

  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状况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的现实状况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现实状况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6、我国改革的性质应该是

  A.

  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变革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

  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7、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A.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

  D.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8、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A.

  坚持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

  B.

  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C.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

  A.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B.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C.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的“双百”方针

  D.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紧紧围绕着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展开的B.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展开的C.

  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展开的D.

  社会主义改革展开的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A.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

  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D.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过渡时期

  E.

  实现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因为

  A.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必然性

  B.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C.它是由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D.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E.它的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C.

  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阶段

  D.

  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E.

  一个从不发达社会主义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

  A.实现工业化B.实现经济的社会化C.实现经济的市场化和现代化D.实现经营的集约化

  5、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是

  A.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中国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

  裕

  D.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6、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策是

  A.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

  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E.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政策是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C.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D.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

  E.

  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8、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主要表现是

  A.

  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B.

  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C.

  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D.

  巩固和提高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E.

  农村人口还占到全部人口的70%9、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如下特点

  A.

  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

  B.

  突出地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标志

  C.

  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D.

  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E.

  战略步骤分三步走

  10、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

  是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B.

  是与加快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C.

  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的目标

  D.

  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E.

  是重点强调经济增长的目标

  三、辩析题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动摇。

  四、论述材料题

  1、下列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材料:

  材料1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市场供求关系、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良好基础。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世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材料2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二是科技、教育比较落后,科技创新能力弱,人才资源不足;三是水、石油等重要资源短缺,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仍然突出;五是人口压力大,就业矛盾尖锐,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拉大;六是一些领域市场经济秩序相当混乱,贪污腐败、奢侈浪费现象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还比较严重,有些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等。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认真解决。

  来源同材料1材料3过去的5年,我国的改革和建设,任务之艰巨,局面之复杂,成就之巨大,是历史上少见的。我们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伟大的5年,辉煌的5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5年。

  2000年9月20日《人民日报》

  材料4今后5到1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对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进入新世纪,发展要有新思路,发展是硬道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长期指导思想,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从现在起,要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这是我国现代进程中的一个新台阶。

  2000年8月29日《人民日报》

  材料5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要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抓紧解决好粮食、水、石油等

  战略资源问题,把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材料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反复强调的观点。他说,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贫穷,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江泽民同志总结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建议》和九后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分析了当今世界的大格局、大变化、大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积极进取,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绝不能因循守旧,丧失发展机遇,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当前,强调重视发展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人民日报》2001年3月29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3扼要说明“九·五”计划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

  (2)根据材料1、2、3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是什么?实践结果怎样?(3)根据材料3、4,说明“十五”计划期间我国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什么样的新阶段?(4)根据材料4、5,说明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是什么?(5)根据材料5、6,并结合(4)的答案,指出为什么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此为主题?2、下面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材料:

  材料1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邓小平《在武昌、深知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材料2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在我们这样的东方大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伟大的胜利。但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材料3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9.6%;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422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16%;截止2005年底,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累计达到6200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3万多家。中国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是把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到4万亿美元左右,人均提高到3000美元左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

  ——胡锦涛《深化互利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在美国西雅图午餐会上的讲话》(2006年4月19日)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

  (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做了哪些科学阐述?

  第六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2、D3、D4、A5、C6、C7、A8、C9、D10、B二、多项选择

  1、AC2、BCD3、BCDE4、ABC5、ABCD6、BCDE7、BCDE8、ABCD9、ABCD10、ABCDE三、辩析题

  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动摇。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四、论述材料题

  答案要点:

  (1)九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概括地来说,是上了一个大台阶,发生了三个重大变化。一个大台阶就是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完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第二步骤,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三个“重大变化”是:

  ①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③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第一,在生产力方面,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科技教育比较落后;第二,在经济体制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第三,人口压力大,就业压力增大。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在战略部署上大体上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实践的结果,第一步早已提前完成。在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后,经过“九五”前两年的努力,1997年提前三年实现“九五"计划提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2QQQ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人民生活

  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基本上消除了贫困现象。

  (3)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4)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注重发展,坚持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长期指导思想,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

  方式的根本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新世纪之初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

  (5)把发展作为主题,这是因为:

  ①它是解决我国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的关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的发展中大国,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压力加大。解决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发展经济。特别是“十五”期间,正处于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的高峰期。只有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才能增加就业岗位,使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有较快的增长。

  ②它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决定的。进入新世纪,我国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十五”期间,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较多,能不能保持较快的增长,关系到能否实现党提出的这一目标。

  ③它也是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迎接国际竞争新挑战的要求。世纪之交,各国都在加紧制定和调整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发展,力求在新世纪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仍将长期存在。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决不能丧失发展机遇,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做到下列两点:

  第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

  化水平低,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把经济结构问题解决好,才能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也才能切实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第二,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要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也就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具体说来,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落后的历史前提和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而且极不平衡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我们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有了明显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不是短时期能够解决的。即使在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后相当长时间内,我们仍然要继续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至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主要是:

  第一,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我们讲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

  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规定一方面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而不是离开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必须立足于初级阶段的实际,反对教条式地照搬成熟阶段的社会主义。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自由化倾向的锐利武器。

  第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虑,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者力资源丰富,国民储备率较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技教育具有较好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这些都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需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矛盾很大。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第二篇:毛概习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十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

  A中国人民的先锋队B.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D.中国新阶层的先锋队

  2.“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的。”毛泽东的这段话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虚心向群众学习

  3.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就新世纪新阶段如何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要求全党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其中排在首位的是()。

  A.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

  B.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C.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D.必须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4.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是由(A.党的性质决定的B.党的纲领决定的C.党的路线决定的D.党的思想决定的5.我们党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是()。

  A.《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党内民主监督条例》

  6.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

  A.实事求是B.调查研究C.群众路线D.谦虚谨慎

  7.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纯洁党的队伍,巩固党的组织

  B.增强党的团结,提高党的战斗力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

  D.帮助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更要在思想上入党

  8.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

  A.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B.理论联系实际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D.保证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一致

  9.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提出的,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是指()。

  A.党的群众路线B.党的三大作风C党的最低纲领D.党的思想理论

  10.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1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A.实现共产主义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2.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知识分子D.民主人士

  13.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

  A.中国共产党B.经济建设C.改革开放D.实现现代化

  1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

  A.党的宗旨决定的B.党的性质决定的C.党的路线决定的D.党的方针决定的15.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制度建设

  1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制B.分工负责制C.民主集中制D.代表大会制

  17.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

  A.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C.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D.转变工作作风,不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18.腐败的本质是()。"A.个人主义的产物B.拜金主义的产物

  C.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D.改革阶段的产物

  19.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主要是()。

  A.经济上的领导B.政治上的领导C.文化上的领导D.军事上的领导

  20.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根本的()。

  A.政治路线B.组织路线C.工作路线D.思想路线

  21.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

  A.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

  C.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转变工作作风,不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22.在改革开放时期,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是

  ()。

  A.消灭剥削B.消除两极分化C.反对腐败D.反对封建主义

  23.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

  A.重视党的领导B.服从党的领导C.统一党的领导D.改善党的领导

  24.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作风,除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外,还有(()。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艰苦奋斗

  C.理论联系实际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5.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在()上提出的。

  A.七届一次全会B.七届二次全会C.七届三次全会D.七届四次全会

  二、多项选择题

  1.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围绕这个基本问题,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

  A.深人进行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

  B.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C.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制风险的能力

  D.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2.紧握人民的手,管住官员的手,打造无形的手,强化服务的手,缔造和平的手。”这一形象地概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执政新理念,就是()。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充分发挥经济、法律、行政等无形手段的调节作用

  C.认真履行经济管理、社会服务的职能D.加大反腐败工作的力度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

  A.政治领导B.思想领导C.组织领导D.经济领导

  4.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A.理论联系实际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批评与自我批评D.密切联系群众

  5.中国共产党是()。

  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B.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C.中国最广泛的政治联盟和民族团结阵线D.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6.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原因是,坚持党的领导()。

  A.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B.才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统一大业

  C.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D.才能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挑战

  7.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A.推进现代化建设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完成祖国统一D.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同时是中国人民

  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4、如何理解党和群众关系的重要意义?

  5、为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应当正确

  把握哪些基本原则?

  6、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

  7、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

  ”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8、中国共产党积累了执政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9、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四、论述题

  1、试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试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执政党的重要意义

  3、为什么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4.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

  第三篇:毛概习题

  第二章

  一,商代和周代青铜器有何不同特点:

  青铜器装饰:商:饕餮兽面纹,回纹陪衬单独适合纹样,周:窃曲纹,环带纹二方连续带状纹样等

  青铜器用途:商代:酒器的组合,多用于祭祀,具有是宗教性质意义,周:重食器的组合,多用于礼器,具有人事意义。周代:质朴风格

  目前所见最大的铜盘:虢季子白盘

  1、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答: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有:

  一、在祭祀中作为“人神”沟通的工具;

  二、在各种礼仪中象征奴隶主的权势和地位;

  三、作为贵族的日常生活用器;

  四、武器、乐器与其他

  二,周代青铜器的目的:1祭祀祖先的祭器2歌颂周王的美德3对贵族功绩的奖赏4交换,婚嫁,诉讼等

  第三章

  三,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特点?

  青铜器的组合,则是钟鸣鼎食的组合,它已失去祭祀和礼器的特性,向生活日用器物方面发展,增添了许多实用为主的物品。在1,装饰题材上,摆脱宗教气氛,使传统动物抽象化,变为几何形,并新出现了反映社会生活题材。在2,制作上,由商周的浑铸发展到分铸。3,造型上:品种和样式上有很多新的变化。4,装饰格式:左右连续的四方连续纹样5,装饰上:金银错,鎏金,失蜡法等

  2宴乐渔猎攻战纹壶:艺术特色是:构图新颖,场面宏大形象生动,是一幅精美的狩纹图。3战国漆器有何特点:早期厚实晚期轻巧。第四章

  秦汉的工艺美术史1汉代铜器的品种及艺术特点?

  向生活日用器皿方面发展,以素器较为流行。品种:铜灯,铜炉,铜壶,铜尊,汉锦的主要花纹及艺术特点?

  1云气纹,2动物纹,3花卉纹,4几何纹吉祥文字

  汉代漆器的特点如何:装饰手法以彩绘为主,多为黑色和红色,还发展到多彩,出华丽丰富的艺术效果。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出土地和特点?

  画像石:祠堂或墓室作为建筑用的具有装饰画的石刻。山东苏北地区最丰富。画像砖:砖室墓的具有图案暗或装饰画的陶砖。河南四川最有特色。

  汉代的工艺美术的装饰风格:质,动,紧,味,概括

  2、简述明式家具的审美特征。

  答::可用四个字来概括,“简,厚,精,雅”。简,造型洗练,不繁琐,落落大方。厚,形象浑厚。精,做工精巧。雅,风格典雅,不落俗套1,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2,结构美,不用钉,不用胶,主要应用榫3,工艺美,面线的处理都有讲究。4。材料美。

  充分显示木材的纹理和本色,不加遮饰。3,先秦时期青铜器的变化:

  商代青铜器有烹饪器,鼎,煮肉的器物,圆体,三足,双耳。鬲,煮粥的器物,空足。甗,烹饪器。食器,簋,盛放黍稷,最早为碗形圆足,后期有耳有盖。酒器:爵,前有流,后有尾,口缘有两柱,腹下有三足。斝,形状和爵相似,有柱而无流和尾容量较爵为大,角,无柱,与爵相似,觚,形状细长,底宽,腰细。觯,圆腹敞口圈足。卣,有提梁,口小腹大。罍,形状像壶。觥,腹椭圆,圈足,盖作兽头形,象生器皿。盉,三足或四足,可在火上温酒。彝,做成鸟兽形的盛酒器。水器,鉴,形如盆,可用于容水,盛冰,沐浴,鉴容。盘,口大腹浅。乐器,铙,似铃而大,铙口向上,用手执把,用锤敲打。周代,烹饪器,鼎与商代相似,后来鼎腹渐渐变浅,低略平,最大腹径在底部。西周后期的鼎,腹体近半圆形,圆底敞口,两耳渐向外张,鼎足由柱状变成马蹄形。鬲,由纵横式变为横宽式。甗,甗口微侈,腰间有铜箅。食器,簋,增加了耳。豆,浅盘粗柄。簠,西周新增食器浅腹,盛谷子。酒器,与商代后期相同,斝,周代少见。觚,后期淘汰。觯,卣,西周后期绝迹。西周早期,壶,体修长,有贯耳,后期,流行圈顶式盖。水器,匜,新增品种,有流。乐器,钟,名词解释

  釉陶:商代时已出现,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亦较硬,呈灰白,学术界把这种釉陶称为原始瓷器。鎏金:将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埚内加热,然后以一比七的比例加入水银,及融化为液体。将金泥蘸以盐,矾等物涂在铜器上,经炭火温烤,是水银蒸发,金泥则固于铜器上这种方法称为鎏金。金银错:或称错金银,是在铜器上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图案或花纹,用错石再打磨平滑

  失蜡法:是制造铜器的一种先进方法也是镂空装饰的一种最佳方法,它以蜡制成器形和装饰,内外用泥填充加固后,待干,倒入铜熔液,蜡液流出,又蜡处即为铸造物。他具有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

  暗纹陶:是指用一种工具在陶胚未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这种压花线纹深度不大,仅在有光线时刻隐约看出,所以称为暗纹。夹贮:始于战国漆器的一种,是用漆灰和麻布制成,先用漆灰做成器胎,再用抹布裱糊在胎上。夹贮可以使器型增加变化,比木片卷粘获得更多

  的造型。这种做法就是现今所称的脱胎。虹管灯:如河北出土的长信宫灯,塑造出一优美的仕女形象,左手托灯,右手提灯罩,以手袖为虹灯,处理得十分自然

  透光镜:在汉代铜镜中,还有一种奇特的铜镜,即所谓的透光镜。透光镜发明于西汉时期,铜镜外形和普通透镜一样,并不真正的透光。

  多子盒:汉代漆器多子盒,往往有九子十一字之多。在一个大的圆盒中,容纳多种不同形态的小盒,既节省位置又美观协调。

  唬季子白盘:根据盘内铭文的内容,我们可知这个盘是周代的大器,周身是环带纹,是周代典型的青铜装饰花纹,这也是目前所见的最久的铜盘,有铭文刻字。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因为它经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成为三彩。

  夹缬

  唐代时期极为流行,是丝绸等织物的印染方法。用两块雕镂相同的图案画板,将布帛夹在中间然后入染,也有染成两三种颜色的。

  金银平脱

  唐代流行的高档装饰方法,由汉代的贴金银片发展而来。做法是,将金银片剪刻成花纹,粘贴在漆地上,拼成图案,再涂漆、研磨,使图案与漆地平齐。用以装饰漆器、铜镜,以至瓷器。

  雕漆:唐代创作的新产品,在器胎上涂数十层、待一定厚度,在进行雕刻。分剔红、剔黑、剔犀、剔彩等多种。元以后,以剔红为典型的雕漆成为中国漆器的代表。

  秘色器:以青瓷为主,它的烧造地点在浙江一带,贡物,装饰性强,装饰题材十分广泛。线条洗练,图案活泼,反映出五代陶瓷装饰艺术的较高水平。

  磁州窑

  窑址在河北一带,是典型的民间窑场。宋金时代繁荣。装饰手法丰富,以白地黑花最为典型,图案往往简洁潇洒在中原影响很大。

  影青:宋代盛行的陶瓷品种,釉色白中泛青。器物多带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景德镇的产品最具代表性。

  缂丝: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手工艺品,织纬线时留下图画的地方,然后用各种颜色的线补上,指出后好像是刻出的图画,也叫刻丝。

  顾绣:1明嘉靖时,有进士顾明世,顾氏一家都善于刺绣,因此称为顾绣。2它是结合刺绣的特点,富有装饰效果,顾绣所制花卉,人物,翎毛,山水,“劈丝细过于发,针如毫”。3此作品以制作欣赏为主,加以文人雅士的评赏和赞美,故当时影响很大。

  古彩即清以来的五彩瓷器。图案多用单线平涂法绘成,色彩浓艳,故又称“硬彩”。白陶:归奴隶主所有,造型与装饰与青铜器相仿,用高岭土制成。

  3、何谓青花瓷?并简述元青花瓷装饰的题材及艺术特点

  答:所谓青花瓷实际上是蓝花,文献上称“白地蓝花瓷”,其制作方法是将钴研磨制成极细的粉末,再加水调成墨汁状,用它在干燥的生胎表面上绘制所需要的纹饰然后施以长石为原料的矿物釉,属于釉下彩技术,这种技术决定因素是火焰性质的掌握和钴矿物原料的性质

  元代青花瓷瓷器装饰纹样大致可以分为主纹和辅纹两类。在元代瓷器上作为主纹的纹样主要有以下几种:A各种花卉植物B各种动物纹C历史故事。作为辅纹的有八大码、暗八仙等。元瓷部分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文饰繁密严谨,层次丰富。器皿上所绘纹饰,少则二三层,多则七八层,但并不杂乱无章,而是主体突出,层次分明。

  4、我国北方有哪四大著名石窟,这种工艺美术的本质是什么?

  答:我国北方的四大著名石窟为: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石窟艺术作为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表征,本质上是通过像教的方式来巩固皇权的重要手段,因此它给人的感受好似一道虚拟的光芒,飘渺的彼岸世界是永远无法企及,真正的众生平等也是诓骗人的。尤其是在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造像中,明显地能看到隐含在佛像中的统治者的形象,因此人们礼佛就是拜帝王。

  5、商周青铜器饕餮纹的构成、象征意义以及审美特征分别是什么?(7分)答:一般认为,商周青铜器饕餮纹中的主纹是一种猛兽,而且以牛、狮多见。而附纹则是凤鸟纹。饕餮纹的象征意义是:饕餮是宋代

  人所拟名,传说是龙的一个儿子,专食人,结果自己只剩下一个可怕的面部。因此它象征着一种神秘的力量,本质上就是奴隶主阶级传播权利的工具。饕餮纹充满了恐怖,因此它给人一种崇高的美感。而且从纹饰中可见,笔法粗放豪阔,苍劲有力,富有阳刚气息。

  6、我国古典私家园林和西方园林的不同风格。

  要点:我国古典私家园林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讲究诗情画意、讲究自然生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西方园林体现人对自然的征服,注重理性等

  7、简述明式家具的审美特征。

  答:

  “明式“家具的造型设计艺术勇创新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设计注意到了:1,材料美。充分显示木材的纹理和本色,而不加遮饰。2。结构美,不用钉,不用胶,主要应用榫卯的结构,不用部位应用不同的榫卯。3。工艺美,做工讲究,榫卯精确,上百年亦不松动,打磨光滑平整。4。意匠美,“巧而得宜,精而合宜”。“明式”家具艺术风格可以用“简。厚。精。雅”来概括。前三个字是它的风格特点,后一个字是它达到的设计境界。此“雅”不是从物外的意境中来,而是从前三字中来,也就是来自精巧设计的意匠美。

  五、论述

  1、试论三国、两晋、南北朝与唐朝、清朝服饰各自的特点,各自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以及你的评价。

  要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服装宽衣服博带,穿着讲究个性,变化比较快,洒脱自如,反映的是对人的独立性和对生命质量的追求以及思想相对解放的时代精神;唐朝的服装宽松、艳丽、潇洒、飘逸、与时俱新、追逐时尚、女穿男装等,反映的是蓬勃向上的积极精神风貌和日渐奢华的生活状况,也有对人性的尊重等;清朝服饰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而且封闭严实尤其是对女性的禁锢较深。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等。

  2、以明、清私家园林为例,试论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风格以及对当代城市造园的借鉴价值。要点:我国古典私家园林注重和谐(人与自然的融合)、典雅(诗情画意)、静中有动(各种拓景手法的应

  用)、以小见大(咫尺千里)、自然生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借鉴意义中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文化内蕴的传达等。

  3、为什么说“道法自然”是宋代设计的理念和品质特征?(论述题,以瓷器为代表论述)答:宋代主流文化是士人文化。士人文化的根基于释道儒,在心理需求上,他们关注天道自然即“形而上者”的哲学冲动往往甚于对政治人事的热衷,在释道儒的资源里,更倾向于道。宋儒善以自然法则来解释社会人事,而不是相反,更具有“道”的气质,开创“理学”又称为“道学”。各类事物都有一个原因或特性,都有其所以然,就是其“理”,比化生万物的“道”更清晰明了,接近于科学。理学的阐述倒了过来,手段变成了目的,“格物致知”成为修身养性的前提,从求知中求得,求人生目的意义的满足。尊重自然,穷究物理,观察事物,爱好试验,促进了宋代科学的发展。这个背景对设计艺术也形成了有力支持,并且决定了宋代设计的理念和品质特性——“道法自然”。

  4、以明式家具为例,试述明代工艺美术的基本风格,并谈谈你对它的看法。

  答:我国明式家具造型简洁,以线为主;结构严谨、做工精细;装饰适度、繁简相宜。不髹漆,体现木材本身的肌理和质感,注重实用性。总体上呈现出简、厚、精、雅的艺术特色。从它身上可以看出明代工艺美术的基本风格为“健”与“约”。所谓健,是充实而不浮艳;所谓约,是概括而不赘疣。无论造型还是纹饰,装饰性都很强,使人感到该工艺美的样式化。明代工匠既善于把握材料的自然属性,充分发挥它的自然美,又善于将精细的手工技术巧妙低融合在工艺品的构成中,而不外露,因此质朴甚至笨拙的工艺美学使得器具更具有一股庄重敦厚的意味。

  手绘以下器具简图或图案

  青铜器

  觚、鼎、爵

  瓷器

  梅瓶、玉壶春

  葫芦瓶

  瓦当四神纹

  商代:一,典型的奴隶制社会政教合一,装饰纹样宗教迷信色彩

  二,统治阶级崇尚武力,因此,商代工艺美术史的特点,是威严,神秘,慑服。三,青铜器的造型以实用为主。四,宗教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周代:德的观念,强调礼制,因此,工艺制作常有固定规格,装饰上反映出秩序感。

  春秋战国工艺美术:一,它具有时代的共同性和地区的特殊性。二,百家争鸣的局面体现了工艺制作方面的巧思清新,活泼。三,春秋战国时的装饰以四方连续图案为主要骨骼,蟠螭纹为主要装饰花纹。汉代:工艺设计上,使用和美的统一,并向一物多用方面发展。装饰风格上,质,动,紧,味。装饰图案的表现手法:1变形的处理——剪影法2构图的处理——分割法3装饰的处理——填充法,4材料的处理——减地法

  六朝:工艺美术上,清秀空疏的艺术特点

  隋唐:唐代,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

  宋代:典雅平易艺术风格。元代:粗狂,豪放艺术风格

  明代:端庄敦厚

  第四篇:毛概习题

  专题一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简要地说,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科学发展观要求“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人民,是为人民服务,是坚持首先满足大多数人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必然还要进一步发展,但要防止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的倾向,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总理的这个要求,既为我们指出了城市发展要带动

  农村发展,又指出了在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规模和标准问题。

  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和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

  作为一名党员,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从做人、做事,当好人民公仆三个方面做起:一是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二是精心做事。我们要树立起“群众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们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当好人民公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的核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

  当前社会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给我们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我们工作要更好更快地发展,尤其需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服务观。不断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通过认真学习,我们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明晰更加深刻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

  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将继续下一阶段的学习,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从而实现用科学发展观切实指导思想走科学发展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专题二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章的总纲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对党的根本宗旨的完整、科学的表述。

  党的性质,是一个政党本身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本质特征。它包括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等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既坚持了对党的性质的基本规定,又进一步回答了这一性质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的问题,把党的阶级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加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把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内容和要求更加紧密地统一了起来,把对党的组成成份的要求与对党的路线纲领的要求更加紧密地融合了起来,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党的性质的内涵。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不仅坚持了这个宗旨,而且把党作为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与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和作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结合了起来,也就是把党的宗旨与实现宗旨的途径、手段进一步联系了起来,从而使党的宗旨的实现有了更加可靠的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专题四

  保护民族工商业和发展资本主义是由近代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首先表现在中国是一个农业国,缺少现代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其次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分散落后的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占整个经济的90%左右,现代性工业经济仅占10%左右,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又集中于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和官僚资本手中,民族资本所占比重很小。这一状况决定了中国缺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生产力。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它对发展现代技术、发展现代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民主革命时期保护民族工商业,充分发展资本主义,不仅是中国落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过程。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指出:“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现在的中国是多了一个外国的帝国主义和一个本国的封建主义,而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③“我们共产党人根据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地知道,在中国的条件下,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下,除了国家自己的经济、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之外,一定要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①

  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也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民族资本主义就是广大的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由于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和国内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革命动力是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

  的人民大众。革命的主要任务,在经济上是一方面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另一方面要求严格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个部分,即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对于帝国主义所豢养,并依附和服务于帝国主义和买办的、封建的、垄断的官僚资本主义,实行强制没收,即消灭的政策;而对于民族资产阶级则实行团结的政策,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以发挥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针对解放战争初期,个别解放区出现

  的消灭资本主义,损害民族工商业的“左”的错误倾向,1948年4月,毛泽东在薄一波给中央的报告上批示:“在城市或乡镇破坏工商业,‘是一种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其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必须坚决反对’。”②但是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具有革命性;另一方面,为了自身的生存,他们又未完全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断绝经济上的联系,具有软弱、妥协性。因此,在实行团结方针的同时,要防止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采取斗争的方针,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范围内发展。

  专题五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出现这些问题,有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的因素,同时,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曾对这些问题有所觉察,对某些问题也做过纠正,但毕竟认识不深。更重要的是,当时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

  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专题六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力的角度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存在的物质前提。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衡量一种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归根结底要看它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之所以高于和优于资本主义,最终也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

  确立这一任务的主要依据是: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社会主义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推进,以至于共产主义的实现,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只有不断地发展生产率才能实现这个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

  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比先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专题七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经济方面: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2、坚持改革开放;

  3、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政治方面:

  1、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

  民当家作主‘

  3、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文化方面: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3、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社会方面:

  1、重视和改善民生,基层干部要善于倾听民意,努力为人民办大事,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4、毫不动摇地搞好“三农”工作

  生态环境方面:

  1、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坚持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3、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我国与国际间的合作与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实现中国梦,需要政府在现阶段采取的政策: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2、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3、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4、致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5、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解决好民生问题。

  专题八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

  三个伟大转变,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而且提出来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我说这两段话,高度概括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改革是必由之路,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如果不改革开放,不可能发展中国,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应当深刻的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种高度的理论概括。

  我们30年的改革开放,不光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有深远的影响。现在按照GDP来算,中国在世界上占第四位。有人说很快会赶上德国。按照PPP(购买力评价),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我们中国是世界第二,因为世界上的购买力评价大概是55万亿美元,中国大概5万多亿美元,大概占到世界的9%。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经济上的比重大大增加。现在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4000多亿,已经占到世界第一位。之所以有这个变化,都是因为改革开放的结果。

  30年的改革,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党领导下的改革,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每次重大改革的决策,都是中央通过决定做出的决策,说明党是主动的推进改革。第二,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步到位的。小平同志讲,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话,我们的风险就比较少,而且通过试验成功了,在全国推广。如果不成功,我们就停止下来。所以这样的话,我们从改革过程当中,这条特点也是很突出的。当然,改革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要突破,要加快步伐。当然我们要吸取历史教训:“大跃进”.在生产发展同时

  要实事求是,立足于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另外还要照应生产力发展.这样我国就可以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迅速发展。

  专题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依据这一理论,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

  上前无古人的探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长期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学者,都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强调市场经济只能与私有财产制度相联系,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突破,使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经之路。

  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彻底抛弃哪些使生产力发展成为桎梏和束缚的体制,进行大胆的改革,才能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是邓小平提出搞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

  邓小平曾经指出: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所谓苏联模式,就是在斯大林时期,比较完整的计划经济理论、计划经济思想指导下的苏联的经济体制。这些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包括对我们国家的影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限制和否定市场的作用。我们不能否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百废待兴、执政党威望崇高、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因为有利于快速动员社会资源并集中用于关键部门的重点建设,而在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但

  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我们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任务的完成,我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增多,计划经济体制的那种决策高度统一排斥市场作用,只靠行政命令配置资源,搞平均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上,一方面是统的狠,限制了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限制了企业的活力;

  另一方面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管理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都不能很好的发挥。这两方面都是对生产力的束缚。要摆脱束缚,必须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专题十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设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深知法治的意义与价值,倍加珍惜自己的法治建设成果。

  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并与其相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适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以人为本,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实施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推进各项工作法治化。

  中国人民正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3亿中国人民共同参与的、史无前例的伟大社会实践。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正在民主与法治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努力开创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2]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动摇,紧紧围绕建设法治中国的总目标,以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重点,切实将加强法治建设贯穿于政法工作全过程,带头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者、实践者的重任。要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作为基本要求,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要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作为灵魂,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诉讼法律制度,规范执法司法行为,进一步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要把促进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作为重要目标,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塑造法治文化,努力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

  专题十一

  1、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活力优势,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宣传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

  3、坚持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坚持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他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

  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各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专题十二

  新理念超越传统国家关系

  在吴建民对今年国际形势的评论中,有两个方面构成了中国新时期外交转型的基础和依据。一方面,美国陷入了继越战以后最严重的泥潭——伊拉克战争。而且,这一困局还将持续,对下一阶段的美国国内和世界局势都将产生影响。“这造成美国和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对抗,整个美国弥漫着悲观的情绪”。吴建民说。北大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对此评价为,霸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削弱。

  另一方面,在持续快速的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也存在多种潜在威胁。其中之一是WTO多哈回合谈判的搁浅。吴建民表示,“保护主义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大的问题,多哈回合谈判的搁浅标志着全球化正遭遇严重的挫折。”

  世界已经发生变化。

  “世界经济在持续快速地发展,霸权遭遇削弱,这对中国来讲是个机遇。”王缉思认为,中国能否在这样的形势下获得更快的发展,将取决于中国在技术、理论、制度等多个层面的创新,包括外交理念的创新。

  2005年年底,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正式登上世界舞台。有观察者指出,从2003年开始,新一届中央领导人集体在各种国际场合频频阐述中国“和平崛起”以及“和平发展”的新理念。“和谐世界”也是在中国国内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理念的一种外交延伸。

  多边外交“有所作为”

  在中国与大国关系上,吴建民表示,2006年中美两国启动战略经济

  对话机制,对增进双方关系的作用不可低估。同时,中日关系出现转折性变化,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标志着中日关系打破了多年的政治僵局。此外,中国与欧盟以及俄罗斯、印度等大国的关系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在与周边国家关系方面,今年11月下旬,国家主席胡s锦s涛展开对越南、印度、巴基斯坦、老挝等国的访问,使中国与邻国关系得到新的发展。而中国-东盟南宁峰会、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峰会的召开也显示周边关系取得突破。

  中非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则被认为标志着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非洲在全球化中被边缘化不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也不符合非洲人民的利益,中非的合作是开放的合作。”

  多边外交被吴建民称为实现“和谐世界”的平台。陈冯富珍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联合国专门机构中担当一把手,是中国推行多边外交的重大胜利,是一个转折”。

  与外交部有密切接触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在“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下,“有所作为”在外交部各部门当下的工作中开始被更多地提及。

  第五篇:毛概习题

  第十章

  一、中韩文化之争的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中韩文化争论主要是由韩国挑起的,因此以下主要从韩国方面寻找原因。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韩国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强硬急躁的“半岛性格”、回忆自身历史时带有的历史悲情主义、“汉江奇迹”带来的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中韩两国对于彼此的认知“错位等因素引起的。

  (一)韩国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和民族性格,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要确立民族自信心和自立、自我的民族意识,以实现复兴韩国的民主理想。总结起来,韩国民族主义具有如下特征:民族成份单一,传统文化内部同质性极高,“民族自豪感”较强,具有明显的“同质性”;以文化标识为基准、文化整合为目的,对本民族文化存在“认同性”。从韩民族传统出发,韩民族特别推崇祖先、仰慕强者,并由于“同质性”,使个人和民族融合而存在一种国民整体感;,国土面

  积相对狭小,地理位置特殊,安全心理较强,因此带有利己排他倾向。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国度,又因其地理环境特殊,造成朝鲜民族对于生存的心理需求强于其他国家,在努力保持自己独立性的同时也培养出了民族性格中的排外倾向;二战后在国民教育理念下逐渐形成“自强自立”精神和较高的“警惕性”。韩民族具有较强的民族主义精神,这种性格形成的直接因素就是受到了二战后形成的教育理念的影响

  (二)韩国对历史的选择性叙述被中国理解为是带有某种意识形态导向的价值观的表现,并因此挑战了中国对东亚历史叙述的话语权力。

  (三)“汉江奇迹”促使崛起的韩国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身历史的耻辱感,这是韩国挑起中韩文化争论的直接原因。“汉江奇迹”让韩国从一个纯农业国、一个满是战争后留下的焦土和废墟、一个资源相对贫困的国家发展上升为一个人均年收入超一万美元,并已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工业国。

  (四)在中韩两国关系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中,容易产生相互认知的“错位”,中韩民间产生的互相不满情绪是在双方交流过程中对对方幻想破灭而发生的现象。中韩互相认知的“错位”应该是解读当前中韩文化冲突和中韩民间关系出现**的基本原因。

  二、面对当今中国大众文化现状,你认为症结出在哪里?为挽救大众文化危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第一,坚持文化繁荣的同时,对大众文化的种种危机要有足够的警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诱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导致各种腐朽文化思想沉渣泛起。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社会还存在一些颓废、庸俗、迷信的落后文化。这些都会腐蚀人们的心灵。对于这些不健康的成分,足以令人忧虑。第二,必须加强文化管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积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一个可借鉴的思路:雅俗而不低俗,通俗而不粗俗,易俗而不媚俗。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度”,寻找一

  种平衡,在这寻找中,我们越来越迫切的需要一种主流文化形态予以领导。近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即表现了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四有”新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贯彻实施这一任务,以“八荣八耻”为基本道德观,改良传统文化,使国学中的精华具有时代

  意义,并使其吸收西方文化精华成为当今社会主流文化,滋养年轻一代中国公民,这是改变混乱现状的根本途径。

  三、试分析各个年代不同偶像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其对社会产生的作用

  战争年代——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刘胡兰树立了一种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舍小我为大我的奉献精神。

  新中国成立初——雷锋、时传祥、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树立的是一种不辞辛苦,艰苦奋斗,不负党和人民重托的奋斗精神。

  改革开放初期——徐虎、李素丽。树立的是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做人的伟大形象。当代——方永刚、任长霞在努力工作踏实做人的大前提不变下,增加了追求效率、改变理念的时代元素。

  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某种特质曾经或正在影响着这个社会的无数人。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面临的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种种困难,决定了艰苦朴素、舍己为人、自力更生、献身国家是这一时期偶像的共同特征。经过了70年代科学型偶像和80年代奋斗型、爱慕型偶像的过度,90年代,社会文化的叛逆者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对象,这反映出社会深刻变革之下人们的迷惘与惶惑。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文化进入了一个颠覆传统与精英主义、消解一切深度和意义的“无厘头”时代,“实用型”、“消费型”偶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

  偶像的本质是一定文化的反映,代表了社会的价值导向。分析一个社会中人们所崇拜的偶像,就可以基本判定这一社会文化的特点如何和层次如何。从全民崇拜革命偶像到娱乐偶像、实用偶像占据主流,印证了中国经济崛起的同时,更为深刻的反映出文化的发展趋势——中国正在远离自身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世俗化、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取代了过去有思想深度的文化形式,不需要反思、不需要追问、不需

  要价值和意义,仅仅是消费形式本身,这是可怕的精神世俗、平庸化的过程。什么样的偶像最终也会影响到什么样的青年,这种发展趋势无疑会带来中国未来深层的精神贫血,民族进步由于缺乏精神支柱而失去动力,甚

  至社会道德规范将严重失序。因此,在我国新时期的历史

  条件下,需要增强偶像的文化内涵,提高偶像的价值层

  次,使之上升到民族精神、国家象征的高度。

  12章

  四、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处理两岸关系可以区分为政策和策略两个层面:政策层面是处理两岸关系的原则和总的任务;而策略层面是灵活应对形势变化和引导各方面因素向有利方向发展并实现最终任务的具体手段。近三十年来尽管国际形势、台湾政局不断变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基本方针始终是我党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是成本最低、能最大限度保护两岸人民利益的统一方式。因而,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表示以最大的努力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统一。这种考虑,主要是基于照顾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同胞的实际利益,也是最为现实的两岸谈判的基础。

  (两岸统一的民族大业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在两岸关系发展的道路上还会有反复和曲折。一,急进“台独”虽然受到遏制,但是“渐进式台独”和“实质台独”依然嚣张,2利用“台湾正名”、“去中国化”、“法理台独”,模糊岛内民众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制造两岸对抗,恶化两岸关系。二,美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立场是不统不独,在现阶段它反对台湾“急独”避免陷于台海危机,但是支持台湾事实独立,反对两岸统一也是它的基本立场。三,在多年“台独”势力的经营下,台湾岛内的主流民意已由“不统、不独、维持现状”取代了“统一”,增强岛内民众的中国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仍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

  虽然两岸和平统一的道路还会有坎坷和曲折,但是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把握总的方向和原则,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提出灵活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把握、引导、创造

  导向事业成功的有利因素,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最终实现两岸统一是完全可能的。)

  2、不承诺放弃武力

  我们力求用和平方式来实现台湾回归祖国和完成祖国统一。问题是如果我们承诺我们根本不使用武力,那就等于将我们的双手捆缚起来,结果只会使台湾当局根本不同我们谈判和平统一。这反而只能导致最终用武力解决问题。”

  台湾岛内和国际社会都有一股企图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势力。如果出现“台湾独立”和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的情况,我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事实上,和平统一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3、一个中国前提下的平等谈判

  一个中国原则是指大陆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它是在中国人民捍卫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这个原则是我国政府开展外交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事实证明,台湾海峡局势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危机。为了维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也为了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中国政府仍然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不变,仍然坚持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不变,仍然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但是,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中国政府和人民完全有决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容忍、决不姑息、决不坐视任何分裂中国的图谋得逞,任何分裂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中国政府坚决捍卫一个中国原则。对于以李登辉为代表的台湾分裂势力的种种分裂活动,中国政府和人民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并

  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五、实现统一与实现强大何先何后?

  先强大可答

  其一,加强硬实力建设,使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在2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能够用武力收回台湾的程度。中国军事实力的加强,一是在防御方面能做到足以抵挡美国、日本的主动侵略。二是在进攻方面,要达到在美国干预台海内战的前提下,迅速摧毁美军有生力量,使其不敢再深度介入,并迫使美方退回到中立的立场。而对胆敢悍然实施独立分裂祖国的“台独”分子,不惜代价予以打击。这种志在必得的决心和对“台独”分子的威慑必须向世人宣示。为祖国统一迫不得已发动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不要惧怕来自任何方面的干涉。中国应倾全国之力加快军事武装的更新换代,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加速航空母舰的建造。中国要有与大国地位相称的航空母舰群,在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都要有中国的航母,攻守两用,中国海军要强大到足以掌握中国海疆的制海权。(中国改建的第一艘航母已经成功,近年内还要打造几艘全新的航母;中国的海空军力能够而且必须随着国力的增长而增长,这是中国真正崛起、实现海洋大国、捍卫世界和平所依凭的硬实力,这也是增长国人志气的本钱。)3有人会问,增大的军费从哪里来?一是从经济发展从而不断增大的税收中来,一是从政治体制改革中来,从反贪污、受贿和反公款吃喝、浪费中来。

  中国的政改,要掀起廉政风暴,让廉政出钱,让廉政凝聚人心,一举多得。

  其二,加强软实力建设,重塑中国文化,设计并确立世界一流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让台湾民众心向大陆。这里不讨论大陆如何重塑文化,设计并确立一流政治制度等问题。只是简要说一下借中国文化软实力来消融两岸多年来的对立和隔阂。海峡两岸同祖同宗,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的根,血脉相连,血浓于水。台湾民众会与大陆同胞共同拥有一个强国梦,共同建设中国文化,并让中国文化之光辉传遍世界。

  如果具备了足够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就不怕“台独分子”不就范。极少数“台独”分子,即那些只想做“小国”之君而不顾台湾民众前途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应该让他们明白,脱离祖国,没有祖国保护的台湾,最终充其量不过是外国列强手中的棋子或工具。台湾国民党上层以及各界民主人士,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要让“台独”分子坏了大事。美国对台湾的所谓保护,纯粹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切记、切记。

  六、和平解放台湾的重要性:1,民族情感,2、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和中国崛起的需要

  3、不使我资源无谓浪费的需要

  4、地缘政治和经济的需要5,合则共赢,分则俱伤

  1.美国介入台湾问题,增加了武力解放台湾的难度。由于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美国图谋霸占台湾蓄谋已久。朝鲜战争的爆发,为美国提供了一个分裂台湾、干涉中国内政的绝好机会。朝鲜战争结束后,其第七舰队依然赖在台湾海峡,继续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同时,美国政府不断地给予台湾当局大量的军事、经济等领域的援助,尤其是1954年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美国承担起保护台湾免遭“入侵”的“义务”。虽然解决台湾问题属于我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无权干涉。但是国际上仍然有一股反华势力时刻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武力解放台湾是不可能的。美国的强行介入还使两岸的军事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国民党的方向发展,极大地延缓了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进程。

  2.美台围绕沿海岛屿防御问题产生的矛盾,是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提出的内在动因。1954年,美台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以所谓“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预。该条约规定了美国给予台湾军事协防的“义务”。但在具体的军事协防范围上,双方存在较大分歧。金门、马祖离大陆较近,美国政府不愿因这些岛屿的争端而卷入到中国内战中,无意协防金门、马祖,并且试图劝说蒋介石放弃金门、马祖,真正实现“划峡而治”、“一中一台”的局面。而蒋介石则把金门、马祖视为其“反共复国”的桥头堡、政权稳定的基础,拒绝了美国让其撤离的无理要求。针对美蒋这一矛盾,如果中国共产党继续以武力解放台湾,不但会因美国的介入难以实现,而且有可能会使蒋介石集团不堪大陆的军事打击而撤离金门、马祖,这样就钻进了美国人设计的圈套,台湾问题真正产生了。基于国共双方在一个中国问题上的共识,为了寻求和平方式解决两岸统一问题,周恩来指出:“中国政府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1]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提出的基本依据。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明了党的工作重心应由阶级斗争转向领导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这需要缓和两岸关系,以便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营造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国共两党之间以前以阶级斗争为主的敌我矛盾,必然转变为人民内部矛盾,应采用内部非对抗的方4式解决,即由武力解放台湾、彻底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转变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带领他们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13章

  七、中古对外关系——古道

  对外交流的作用

  1、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圈

  2、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中与世界文化交流

  4、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

  5、中与外共同发展

  促进了中外(世界)双方的发展

  6、增进了相互了解、联系和友谊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则国家兴盛富强,海纳百川,积极吸收先进文明,有利于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则导致落后;各族人民共同缔

  造了中华文明:加强民族团结,实行对外开放,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有利于中国先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外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扩大中国的影响;②有利于吸取国外先进的经济文化成果,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③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④有利于周边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丰富世界人民生活,促进人类文化的进步;⑤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⑴只有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

  ⑵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逆历史发展潮流者亡。

  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⑷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地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在古代,对外交往使中华文明的成果外传,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成果也因此传入我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八、周恩来说跪着办外交的原因

  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蒋介石、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清末辛丑条约

  阶级本质,综合国力,既斗争又勾结

  近代中国的外交——跪着外交

  (1)清政府统治后期:签订不平等条约,是屈辱的外交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2)南京临时政府承认一切的不平等条约,是软弱的外交(3)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是卖国外交

  (4)南京国民政府在解放战争时期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出卖国家的主权

  (慈禧太后在甲午海战后派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赔偿白银三亿两。在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与列强签订《辛丑

  条约》,赔偿白银10亿两,允许列强在京津一

  带驻扎军队。

  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对自己称帝的支持,与日本暗中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不过其中大部分条款还未真正实施袁世凯就死了。

  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仍然坚持围剿红军,并在以后的数年中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等卖国协定,使华北门户大开。在抗战胜利前夕为了换取苏军出兵东北,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条约》,承认外蒙古独立。又与美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政府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4.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由政权的性质、国家利益、国际环境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

  九、如何看待世界多极化的进程

  1、多极化趋势是战后政治格局演变的最基本特征,扮演全球和区域性主角的有: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和东盟、非统组织、拉美地区组织等。

  多极化是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理由是:①世界格局转换的终极原因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②美国独霸世界不得人心,逆历史发展趋势而动。③从当今世界力量结构来看,多极化是确定趋势。当今世界存在美、日、中、欧盟、俄罗斯等多个强国。它们之间综合国力较量的结果必然将导致多极化世界格局的诞生。

  多极化是世界历史前进的必由之路,是人类社会避免单极世界种种危害的惟一正确道路。在多极化世界里,有利于阻止少数大国肆意发动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保证中小国家的安全和主权,提高中小国家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平等相处,互利合作和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国际争端;有利于倡导崭新的国际关系准则,改革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推动世界进步和人类共同繁荣有利。

  但世界走向多极化并非一帆风顺,惟一超级大国美国建立它领导

  的单极世界的战略已经确定,当今世界战略力量平衡还没有形成,多极世界与“单极世界”的矛盾和斗争仍然激烈,但世界多极化趋势最终会克服单极世界力量的抵制走向形成。

  2、进入现代以来,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历史进程渐趋国际化,世界各国发展模式则呈现民族化和多样化,这种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矛盾统一,构成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人类社会在取得空前进步和巨大发展的同时,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人类在克服战争与贫困,推进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经受严峻的挑战。

  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短期的相对稳定,但1929年即爆发了空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美国实行以国家调节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德意日等国家力图以建立法西斯专政和对外扩张寻求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为摧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称霸世界,疯狂扩军备战,不断侵略扩张,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在科技革命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大的新发展。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社

  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在曲折中前进。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民族民主运动的冲击下最终全面崩溃。独立后的民族国家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二次大战后形成了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帷幕。人类文化空前繁荣,世界性、民族性与多样性交相辉映。

  3、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但也要看到,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世界上的大国强国,都把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抢占新的国际格局制高点的突破口,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和作用,谋求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争夺21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因此,各国都把发展经济摆在优先地位。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否成为现实,归根到底,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否实现腾飞。

篇七:毛概第六章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他们都?是()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C.由人民大众?参加的革命?

  D.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2.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A.农民缺乏组?织纪律性

  B.农民是小生?产者

  C.农民没有建?立自己的政?党

  D.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3.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A.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建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4.代表全体劳?动者占有全?民所有制生?产资料的是?()A.全体人民

  B.全体工人阶?级

  C.劳动群众

  D.社会主义国?家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摆在?首位的是()A.阶级斗争

  B.科教兴国

  C.发展教育事?业

  D.发展社会生?产力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A.实行按劳分?配

  B.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7.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资源?是()A.自然资源

  B.可再生资源?

  C.人力资源

  D.环境问题

  8.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发展问题

  B.人口问题

  C.资源问题

  D.环境问题

  9.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性?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类?共识的发展?战略是

  ()A.发展生产力?

  B.实行计划生?育

  C.提高人口素?质

  D.谋求可持续?发展

  10.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A.提高身体素?质

  B.晚婚、晚育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少生优生

  11.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应?采取有力措?施贯彻()A.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B.先污染后治?理的方针

  C.限制资源开?发的方针

  D.以治为主边?污染、边治理的方?针

  1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的政治基?础是()A.改革开放

  B.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C.四项基本原?则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是()A.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C.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

  D.可持续发展?战略

  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A.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B.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

  C.民主法制建?设

  D.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5.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A.物质文明建?设

  B.思想道德建?设

  C.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民主法制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关?系是()A.相互分裂毫?无联系

  B.是一致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C.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产品极?大丰富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D.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保证生产力?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2.社会主义本?质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建国初期我?国已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这些客观条?件有()A.无产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处于领?导地位

  B.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有

  C.广大农民要?求走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道路

  D.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4.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表明()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

  B.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已经消灭?

  C.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

  D.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阶段

  5.在我国国有?经济()A.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控制我国国?民经济命脉?

  C.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

  D.担负着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6.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有()A.实现了国家?独立

  B.改变了四分?五裂的状况?

  C.人民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D.

  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7.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是()A.全体人民同?时同等富裕?的过程

  B.允许部分先?富相矛盾的?过程

  C.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过程?

  D.先富带动后?富、后富追赶先?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过程

  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这是因为?()A.阶级斗争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剥削制度在?我国还未被?消灭

  C.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还?将长期存在?

  D.国内外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

  9.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C.农村人口多?、年龄结构老?龄化的速度?快

  D.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素质偏?低

  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将长期?面对严峻的?资源形势表?现在()A.难以利用土?地的面积比?例高、土地利用率?低

  B.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

  C.人均占有资?源偏少的状?况在加剧

  D.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不科学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2、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3、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

  涵及其基?本特征。

  2、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五、材料分析

  材料1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自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久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绝不能掉以?轻心”。——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2江泽民在

  “七一”讲话中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很长历史过?程”,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材料3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

  (2)分析我国一?再强调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B4.D5.D6.C7.C8.A

  9.D10.C11.A12.C13.A14.D15.B16.C17.C18.D

  二、多项选择题?

  1.BCD2.ABCD3.ABC4.ABC5.ABCD6.ABCD7.CD8.CD9.A

  BCD10.ABCD11.BC12.ABD

  三、简答题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2、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两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

  第二,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

  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3、第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同时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党也制定了?最低纲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第二,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第三,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第四,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四、论述题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做?出了新的概?括,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2、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l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第二,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

  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为了把第二?步战略和第?三步战略很?好地衔接起?来,党的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第三,“三步走”战略的特点?及意义。我国“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是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参考了国?外现代化发?展历史经验?,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对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一发展战?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坚持

  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五、材料分析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1)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国情思想决?定的。第一,我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

  上搞社会主?义的,因此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已经实现的?社会化、现代化;第二,我国的现实?国情是我国?的生产力还?很落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很不完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第三,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现代化作为?一个历

  史概?念,它的标准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化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努力。

  (2)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情绪?、克服各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点;有助于理解?和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能够促使我?们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地?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推荐访问:毛概第六章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第六章 选择题 题库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