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亿赛范文网!

学习中央文件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2-08-30 11:36:02 来源:网友投稿

学习中央文件心得体会5篇学习中央文件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 农业稳,天下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稳中求进、扎实开局,首先必须稳住农业,确保粮食等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中央文件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学习中央文件心得体会5篇

篇一:学习中央文件心得体会

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

  农业稳,天下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稳中求进、扎实开局,首先必须稳住农业,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行情股吧买卖点)供给不出问题,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为此,xx 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顺应阶段变化,遵循发展规律,增强忧患意识,举全党全国之力持之以恒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 理 成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各 痛 项目标任务。粮食生产 洲 实现“九连增”、再创 卸 历史新高,农民增收实 渭 现“九连快”、再创历 绩 史纪录,农村民生又有 押 大的改善。农业农村好 如 形势,是经济社会发展 上 “稳”的基础、“进” 烃 的亮点,是党的十六大 串 以来“三农”发展持续 严 向好、快速推进喜人态 委 势的承接和延续。

  甲 在好形势面前,必须居 抑 安思危,未雨绸缪。应 槽 该清醒地看到,农业持 意 续稳定增长不易,在连 庸 年丰产丰收的高基数上 屋 实现新的增长更难。当 缓 前,支撑农业生产的各 役 种要素已经绷得很紧, 忧 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之 ,稍有疏忽大意,粮食 譬 生产就可能掉下来,农 咒 业基础就可能动摇。这 许 些年我国农业综合(行 涝 情专区)生产能力有了 昭 很大提高,但农产品供 烈 求仍然处于“总量基本 庶 平衡、结构性紧缺”的 移 状况。随

 着人口总量增 厄 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羽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 育 农产品的工业及能源用 垃 途拓展,全社会对农产 曰 品数量的需求将持续增 肘 长、对质量安全要求将 挞 不断提升,要求农业必 伎 须保持稳定增产、全面 绷 增产的态势;而农业生 立 产受自然、经济等多种 翌 因素的影响,年度间的 那 波动往往在所难免。粮 瑟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 佩 效供给仍然存在着不可 犀 低估的风险和隐患,一 煮 旦出现大的波折,就可 峙 能引发物价上涨,影响 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 鼓 局。

  越是农业农村 扁 形势持续向好,越是要 田 防止可能出现的松懈麻 夷 痹的情绪;越是在经济 蹬 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 踊 ,越是要强化农业这个 伊 基础,确保农业不出大 驾 的闪失;越是在财政收 津 入增速减缓的情况下, 嵌 越是要强化“三农”投 尹 入,加大对种粮农民和 哎 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保护 讫 ;越是在“三农”与外 七部关联度依存度增强的 凉 情形下,越是要强化农 凡 业经营体系创新,不断 茶 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 瞅 活力。

  今年中央一 康 号文件特别强调,确保 弯 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 拷 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 抠 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 镜 要任务,提出一系列稳 渗 定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 周 。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 敛 件精神,一要抓农业生 双 产。要按照稳定面积、 鞘 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的 之 粮食生产总要求,继续 赶 实施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氯的一揽子计划。二要抓 奔 物质技术装备。要落实 梳 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 重 护制度,加大力度推进 舍 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 翌

 实施种业发展等重点科 吏 技专项,加快粮棉油糖 惩 农机装备、高效安全肥 崇 料农药兽药研发。三要 炒 抓农产品流通。要重点 贪支持重要农产品集散地 迷 、优势农产品产地市场 侄 建设,加强农产品期货 章 交易所建设,培育具有 圃 国内外影响力的农产品 独价格形成和交易中心。

 奎 四要抓市场调控。要按 似 照生产成本加合理利润 肝 的原则,继续提高小麦 周 、稻谷最低收购价,适 摸时启动玉米、大豆、油 竣 菜籽、棉花、食糖等农 锈 产品临时收储。为的就 堰 是让农民心中有数,形 惕 成良好的生产预期。五 蒜要抓食品(行情专区) 烛 安全。要改革和完善食 仓 品安全监管体制,落实 猾 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 招 管责任,加快形成符合 页 国情、科学完善的食品 丈 安全体系。

  “切实 虱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支 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 粤 任务之一。中央一号文 蓝 件发出“抓紧构建新形 荤 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 痪 略”的号令,提出了一 呼 系列工作部署。深刻领 饱 会并贯彻落实中央精神 疫 ,是抓好粮食生产、把 素 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现 的重要保证。

  粮丰 硫 则农稳,农稳则国安。

 约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 诊 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 门 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 催 大事。尽管目前我国粮 心 食产量喜迎“十连增” 理 ,世界粮食产量也创新 雇 高,但决不能因此而麻 嗣 痹松懈。随着人口增加 蝶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吼 特别是城镇化加快推进 跃 ,粮食需求将继续刚性 织 增长。而且,每年全球 拆 谷物贸易仅为我国粮食 派 总产量的一半左右,

 依 依 赖进口保吃饭,既不现 裳 实也不可能,还会被别 旅 人牵着鼻子走。面对未 沃 来的粮食供需压力,坚 锰 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炙 只有靠我们自己,否则 鼓 就有可能误大局、误大 蓖 事。

  保障国家粮食 于 安全不松弦,既要有居 颖 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也 梦 要有驾驭全局的战略视 著 野。相比之下,新形势 粳 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鸭 有一些新变化。一方面 镣 ,安全保障的范围从过 雨 去笼统的粮食概念收缩 蚕 为谷物和口粮,强调“ 讯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 佯 粮绝对安全”。另一方 悄 面,把适度进口作为粮 骤 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 辕 部分,提出“更加积极 砧 地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 牌 和农业资源,有效调剂 载 和补充国内粮食供给” 骤 ,为在开放环境下更好 富 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 傲 场、两种资源进行了战 龄 略布局。

  把饭碗牢 苗 牢端在自己手上,解决 壬 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贪 ,必须实施“以我为主 煮 、立足国内、确保产能 昌 、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团 ”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翼 。这 20 个字,相互联 倡系,为确保粮食安全指 盅 明了方向,明确了措施 藤 。接下来,关键要靠各 馋 级政府组织各方力量真 躲 抓实干。我们要把保障 缺国家粮食安全放在更加 盾 突出的位置,在促进工 贾 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寅 、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某 中,坚决守住耕地数量 勺和质量红线;在重视粮 旅 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 杆 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在 脏 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 神 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 芝 展;坚持“自力更生为 椅 主、国际调剂为辅”, 茶 为构筑更加稳固牢

 靠的 援 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鞍 ,多上几道保险,确保 仪 万无一失。

篇二:学习中央文件心得体会

的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这是国家连续第七次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十二次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文件共五大类 27 条五大类中有两条涉及城乡问题。五大类为一、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二、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三、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四、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四、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27 条的主要内容是1.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2.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3.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4.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5.大力开拓农村市场6.稳定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7.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8.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9.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10.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11.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12.构筑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13.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14.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15.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16.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17.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18.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19.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20.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21.积极推进林业改革22.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23.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24.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25.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

 建设26.进一步完善符合国情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27.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今年的一号文件看点新点很多特总结出以下二十条 1惠农资金要继续增加要达到 8000 多亿 文件规定 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

 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

 一号文件的第一条就是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 也是整个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实实在在地投入才能给农民真正的实惠工作才不致于在在喊口号中进行。2010 年中央还应该会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的投入中央财政支农预算有可能达到 7000 亿元高于去年的 6000 亿的预算水平。从量上看近年来对农投入一直在不断增加。2006 年中央政府对“三农”已投入 3397 亿元在这个基础上2007 年增加了 800 亿元2008 年增加额度又超过 1000 亿元2009年投入 7161 亿元比 2008 年增加 1206 亿元增长 20.2%而其中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 4 项达1230.8 亿元增长 19.4%。按照过去年增千亿的规律今年的惠农资金应该达到 8000 亿以上。

 惠农投入增加了是好处 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如何提高惠农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 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需要对目前的惠农项目选建、实施、验收等环节进行根本地改造。目前惠农项目存在许多乱象包括只管“跑部钱进” 但项目绩效考核存在走过场现象自建、自查、自检等很不规范。什么时候达到许多地方不敢轻易伸手要钱怕用不

 好被查处了什么时候惠农项目制度才算真正完美了。

 [1][2][3][4][5][6]下一页

  2更多的农产品品种也能享受补贴大餐了。

 文件规定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增加良种补贴扩大马铃

 薯补贴范围启动青棵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落实和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存量不动、增量倾斜的原则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逐步完善适合牧区、林区、垦区特点的农业补贴政策。规定不准将补贴资金用于抵扣农民交费。适时采取玉米、大豆、油菜籽等临时收储政策支持企业参与收储好棉花、食糖、猪肉调控预案等。

 过去只有小麦、大米、玉米等少数口粮作物能够得到补贴这块大餐要吃的人太多了谁都想来分一怀羹。这不今年还真增加了不少包括增加花生良种补贴、马铃薯补贴、青棵良种补贴。农机补贴虽然诟病很大但今年还是增加了数量而且还扩大了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也纳入补贴范围。看来县农机局长们的日子更好过了农机具生产商的嘴要合不上了。只是农民们一家一户买一台农机具是不是合算还真得好好算一笔帐。日本农民的机械化水平很高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一套完整的农机设备最后的结束只能

 是“高价农业” 。我国的不少农民们也一直处在困惑之中不买吧使用别人的农机老是得交费。买吧一年中除了农忙季节这些设备大部分时间在闲置中。目前农机补贴规定只有买了才能拿到补贴还有不少人在忽攸让那些买到超大型农机具的人也要拿到巨额补贴。果如此有限的补贴可真是“补富不补穷”了。能够买得起大型机具的都不应该是穷农民为什么还补他们呢究竟是为什么呢财政的钱按基本的道理应该是补穷不补富的。

 3城镇化改革要启航了 “双轮车”要起动了农民工在城市永远呆下去的梦想马上要实现了 文件规定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

 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继续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推动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放管理权限。

 如何放宽户籍制度限制推进城镇化改革是今年一号文件的最大亮点之一。其实早在去年底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农村工作会议中都已经发出了明确的信号。

 只不过今年的一号文件进行了更具体的说明。在我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一号文件主要

 指出三个方面的思路其一是发展大方向问题一个是重点一个是积极稳妥即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

 其二是从软的角度重点强调解决农民工的户籍、社保及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其三是从制度角度要求通过财税、用工、体制等各项改革重点解决小城镇的承载力与产业支撑问题。

 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与城镇使农村经济变成“双轮驱动” 即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是我国三农政策的重要战略转移。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局面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小城镇要发展要加快但又要避免急躁冒进现象 所以文件讲发展城镇化要采取积极稳妥地来推进。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3 左右 农民 2009 年达到年均 5000 元而城市居民是 16500 元二者差距 11500 元。我国 13 亿人口如果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也就是 1300 万人口进入城市将能拉动 1500亿左右的内需如果提高两个百分点将教育城www.12edu.cn拉动内需 3000 亿这还不包括新移民对住房等产业的拉动。按农民工一家四口人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有 325 万家庭需要房子假定按 90 平方米的最低面积每平方米按 2000 元的价格东部发达

 地区的房价较贵 仅住房将有 5850 亿的消费如果按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 将有 11700 亿的住房拉动。

 消费与住房两项加起来数量惊人将对我国经济的拉动巨大潜力巨大。

 其实城镇化战略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发达地区是否愿意接纳新移民成为核心问题 跨省区的农民工户籍制度解决应该是最难啃的骨头。

 小城镇的土地产权问题该如何解决是否可以允许小城镇土地不变成国有制如何避免中小城市及小城镇房价如何不被炒成泡沫长远来看目前这个政策如果继续执行下去的话会不会进一步拉大地区间的差距等等。

 4农民建房也可以贷款了 文件规定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建房、购买汽车和家电等提供消费信贷加大对兴办农家店的信贷投放。

 让农民享受到金融服务尤其是大件的建房、建汽车与家电是一项极大的利民工程。对农民建房贷款是一项大的政策突破怎么形容它重要都不过分。这个政策尤如阿基米德支点以此可以撬起过去屡撬不起来的农村消费市场。

 因为农民一生中 90%的投资都用在住房建设上了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农民建房基本上都得靠积攒。如果农民可以通过贷款来解决建房问题就可以有闲钱来消费其他了。城市居民早就享受到抵押贷款的好处了每年还贷一部分这样就不用倾全力几乎类似不吃不喝来建房了。农民由于受制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房屋不能进行抵押所以建房靠贷款一直没有支撑。不过各地已进行了不少的试点突破了政策规定。毕竟对许多地方来讲这是一

 个双赢的问题 农民解决了建房难的问题 金融机构也可以有业务了。但一旦出现法律问题由于物业法、土地管理法都没有相关的规定处理起来就麻烦了。

 5新农保步伐要加快了。

 文件规定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试点步伐。

 新农保政策自去年启动以来 结束了我国几千年来农民一直靠家庭养老的古老传统国家也拿出真金白银让农民享受到普惠式的养老服务。据 MIT 的教授研究农村老人享受普惠式养老金对孙辈的健康与学习有很大的益处。也就是说这个养老金不但惠及农村老人还会惠及祖国的下一代 尤其是目前我国目前有 5600 万的留守儿童。这样的意义就更重大了。所以我也一直在呼吁相关部门要加快农村老养保险的覆盖步伐首先要让农村年满 60 岁的老人在近年首先能够享受到这个普惠式养老金。至于其他的农村青壮年实在没有必要进行捆绑政策什么时候他们想通了想加入再让他们加入。所以新农保试点政策中的捆绑政策真的不必强制。

 6建材要下乡了客运也要下乡。

 文件规定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 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 一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

 建材下乡可是一个大好消息建材商们心里要乐开了花。主要是农村

 住房的淘汰速度太快了几乎是每十年都要淘汰一轮而一般城市住房虽然驻不到 70 年怎么也得住上 40-50 年。日本人更牛现在在京都居然还有许多宋代时期的建筑房屋 更何况他们还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呢欧美国家的房子居住时间也奇长。

 我国农村之所以房屋更新那么快到了不正常的地步带来巨大的浪费劳民伤财。原因多样诸如规划短视建筑材料跟不上等等。建材下乡让农民用上好的有较长生命的建筑材料应该是好事。但千万不要又搞成家电下乡工程一样的规则让农民只有买了建筑材料才能补补材料商这样很不好。当然可以学习一下韩国政府只采取材料交给农民自己建房用也是好事。如果真要补最好直接补农民。惠农资金再也不应该撤胡椒面了。农民买建材本身给建材商就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为什么还要给他们补贴 客运下乡也是城乡一体化的表现。过去不少地方客运只到乡镇农民出行难是一大问题。如果客运真要是下乡了解决了农民的出行难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问题农民就不用非得搬到镇上去住了。

 7合作社有了大喜讯了可以办农村资金互助社了 文件规定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

 今年的一号文件对合作社有诸多的利好消息有各种各样的优惠政

 策许多项目都提出要向合作社倾斜比如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继续支持供销合作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

 络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各级政府扶持的贷款担保公司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范围 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社加快落实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扩大基层党组织对农村新型组织的覆盖面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等等。

 我认为有关合作社的所有规定中最大的进步应该是上述政策中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这是目前为止合作社发展史上最大的突破之一。合作社通过资金互助通过融资为未来更快速地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靠集中居民乱动农民宅基地来避免政策红线的做法要收敛了。

 文件规定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要严格限定在试点范围内周转指标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统一管理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后节约的土地仍属农民集体所有...

篇三:学习中央文件心得体会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一、 我国支农投入将步入机制化新时代。

 “新 12 字要求” 。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 12 个字意义重大, 进一步凸显‘三农’ 是目 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作为新世纪以来第 7 个中央一号文件,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聚焦“三农” , 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

 近年来我国“三农” 投入总量或多或少都会增加, 但比例有的年份可能还有降低。

 而今年的一号文件不仅要求总量增加, 而且比例也要提高, 对支农投入力度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三个优先” 。

 值得关注的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除了 提出“总量持续增加、 比例稳步提高” 的新 12 字要求, 在关于三大支农资金渠道的表述上也有变化。

 文件提出, 要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目 前国家用于农业投入的渠道主要包括财政支农资金、 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土地出让收益三个方面。

 围绕这三个资金渠道, 今年一号文件提出的“三个优先” 相对于以往的表述, 更加明确了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向和重点。

 “三个高于” 。

 据了 解, 2006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支农投入上强调了“三个高于” , 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 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 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

 “三个继续高于” 。

 2007 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三个继续高于” 保证支农投入:

 2007 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 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

 “三个明显高于” 。

 2008 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了 “三个明显高于” 的要求, 即 2008 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 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

 从“三个高于” 到“三个继续高于” 再到“三个明显高于” , 从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三个大幅度增长”到今年一号文件提出的 “三个优先” , 中央关于支农投入表述不断变化的背后, 正是我国“三农”投入机制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而新投入机制的内涵就是在“总量持续增加、 比例稳步提高” 的基础上, 做到“三个优先” , 三方面内容一脉相承, 相互衔接。

  财政部数据显示, 2003 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 投入首次超过2000 亿元, 达到 2144 亿元, 2007 年达到 4318 亿元, 比 2003 年增长101. 4% 。

 在此基础上, 2008 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 支出 5625 亿元, 比上年增加 1307 亿元, 是我国中央财政支农资金增加量首次超过千亿元。

  财政部预计, 2009 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 方面的支出达到7161. 4 亿元, 地方财政支农投入也不断增加, “三农” 投入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了 一个新阶段, 亟待通过加大统筹城乡 发展力度, 破解城乡 差距扩大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这就需要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资源要素向农村转移,推动国民经济转变发展方式。

 “随着城镇化、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尽管农业产出在 GDP 中的比例日 益下降, 但其作用却越来越重要, 尤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其重要性更加突显。

 ” 农业作为蓄水池, 可以吸纳失业农民工返乡 就业, 此外我国农村人口 众多, 农村又可以成为潜力巨大的内需市场。

 加大“三农” 投入对于扩大国内消费,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夯实农业农村基础成为 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心。

 财政支农资金总量持续增加、 比例稳步提高。

 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工作重心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这份文件首次明确提出财政支农资金“总量持续增加、 比例稳步提高” , 这 12 个字是更高的要求, 不仅确保了 “三农” 投入资金总量, 也确保了 比例稳步提高。

 去年以来, 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从中央到地方的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却不减反增。

 数据显示, 2009 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 支出达 7161. 4 亿元,

 “三农” 投入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 多项具体要求, 如:

 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 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

 设等。

 还要求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都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农民将获得更多农业生产补贴。

 粮食直补、 农资综合补贴、 农机购置补贴和良种补贴是近年来国家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给予的四项最重要的补贴。

 2009 年中央财政对此投入了 1230 亿元, 同比增长19. 4% 。

 实践证明, “四补贴” 政策有效调动了 农民生产积极性, 推动了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稳定发展。

 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把这项好政策加以强化, 扩大了 粮种补贴的品种, 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 启动青稞良种补贴, 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

 同时, 扩大了 农机补贴领域, 牧业、 林业和抗旱、 节水设备首次纳入补贴范围。

 此外, 还扩大了 补贴政策的受益范围, 由以前主要在农区对农民进行补贴, 扩大到了 牧区、 林区和垦区。

 农发行将开展“中长期政策性” 信贷业务。

 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 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 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

 中长期政策性” 这 6 个字, 意味着在今后的农业建设中将有更多的信贷资金进来, 弥补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不足。

 着力破解农村融资难。

 农村融资难一直是我国“三农” 发展中的短腿。

 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此明确提出, 加快培育村镇银行、 贷款公司、 农村资金互助社, 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 引 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 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

  目 前全国还有 2945 个乡 镇( 占整个乡 镇的 8. 6% )

 没有任何金融机构, 708 个乡 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

 为此文件要求抓紧制定对偏远地区新设农村金融机构费用补贴等办法, 确保 3 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 镇。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重点是水利和种业。

 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确定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时, 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对国家整体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意义重大。

 “转变增长方式不仅仅是宏观经济和工业企业的事, 我国生产方式最粗放、 科技含量最低的还是农业。

 ” 从气候环境来说,农业耗能水平虽然不是太高, 但总量惊人。

 这次中央一号文件强调, 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要把水利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提出加强大江大河治理, 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 按期完成规划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规模。

 同时, 文件把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种业发展上, 提出推动国内种业加快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 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

 改善农村民生再出一系列好政策。

 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确定要实施新一轮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以缓解“家电下乡” 之后农村用电总量明显增加的压力。

 这项政策实施以来, 截至去年末已累计销售家电下乡 产品 3430 万件, 不仅拉动了 农村消费, 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更大市场空间。

 农村危房改造也成为文件重点关注领域, 提出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 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 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 。

 此外, 中央一号文件在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也出台了 一系列新措施。

 针对中央一号文件为何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内容的问题, 有专家表示, 城乡 之间的差距不仅是居民收入的差距, 更体现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民生方面。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除了 在一次分配中增加劳动者收入之外, 很重要的一条是通过各种办法来改善农村民生。

 三、 用统筹城乡 发展新理念解决“三农” 新问题 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的第 7 个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为主题, 既着眼于 2010 年的农业农村工作, 更着眼于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 发展。

 ( 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与以往 6 个中央一号文件相比所具有的不同背景和考虑。

 新世纪以来的前 6 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有很高的含金量, 对指导农业农村工作起了 非常大的作用。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在特定背景下出台的, 是个风向标, 是党中央、 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 工作的体现,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去年, 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 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 显著成效, 粮食再获丰收, 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农民转移就业稳步增加, 农民生活不断改善, 农村社会安定和谐, 总体形势明显好于预期。

 但是, 我们也要清醒看到,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今年这个文件主要是考虑了 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一是要用统筹城乡 发展新理念解决 “三农” 新问题。

 在新形势下,农业农村也出现了 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我们要用统筹城乡 发展新理念加以解决。

 农业农村工作不能就“农” 说“农” , 要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 甚至要和世界经济走势联系起来考虑。

 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 发展” 、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的要求, 分析解决农业农村问题。

 二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农业决不能出问题。

 尽管我国宏观经济比较早地回升向好, 但基础仍然不牢, 进一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任务还非常繁重。

 2010 年要在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的条件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大家首先意识到, 必须把“三农” 工作做好, 这是最基础的支撑, 决不能出问题。

 三是农业农村形势好的时候, 恰恰是容易出问题的时候, 要高度警惕。

 连续 6 年增产增收后, 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有今天的这个局面来之不易, 农业受自 然因素、 市场因素影响大, 基础仍然脆弱, 应该居安思危, 倍加珍惜。

 ( 二)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加大统筹城乡 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这句话含义深刻, 尤其对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要加以正确理解。

 我们已经到了 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很多改革不考虑统筹城乡发展就无法推进, 因此必须加大统筹城乡 发展的力度。

 这句话的重心在后半部分。

 统筹城乡发展是手段,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目 的。

 尽管我们连续 6 年丰收, 但根基仍然不牢。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 三句话: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 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 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

 这非常符合现实。

 这几年,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有这样的好局面, 最根本的是政策好, 是强农惠农政策调动了 农民的积极性, 激发了 农村发展的活力。

 但是一旦放松, 就很难说。

 要夯实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基础, 还包括对“三农” 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 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突出强化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体系, 大力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 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稳粮保供给、 增收惠民生、 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 四句话, 明确了 2010 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

 与往年相比, 这四句话有继承, 也有发展。

 稳粮保供给, 就是要继续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 保持市场稳定和价格合理水平, 防止粮食生产出现滑坡。

 这个问题必须常抓不懈。

 增收惠民生, 就是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过去 6 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平均在 6%以上,必须坚决防止农民收入陷入徘徊。

 改革促统筹, 就是要着力构建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的长效机制,协调推进工业化、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坚决防止在统筹城乡 中忽视和放松“三农” 的倾向显现抬头。

 强基增后劲, 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 强化基础支撑, 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只有打牢基础, 我们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后劲。

 ( 四)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分析了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各种传统的非传统挑战。

 非传统挑战更多指的是新出现的一些问题。

 比如农业的传统功能主要是生产农产品, 现在生态、 旅游观光、 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越来越凸显。

 这几年美国、 巴西等国搞生物质能源, 虽然其总量不超过15%, 但由于资本市场的炒作因素, 反过来对农产品市场影响很大。

 当前, 我国农村正处于转型期, 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农民外出后,既不能在城市定居, 又不愿意回到农村。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的新生代农民工, 指的是以 80 后、 90 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 他们在1. 5 亿外出农民工中约占 60%。

 相对来说, 这些人对农业不熟悉, 同时, 他们又特别渴望融入城市生活、 城市社会, 但从制度到心理到具体措施, 我们都还没有做好接纳的准备。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情况, 一是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 二是城乡 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 三是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日 益加大。

 这种新形势既带来机遇, 也使我们面临新的挑战。

篇四:学习中央文件心得体会

学习 2021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印发,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发出的第十八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既是今年的‘任务书’,也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是管 5 年的‘施工图’。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八个“一号文件”。今年的“一号文件”围绕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对于我们扎实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粮食产量连续保持在 1.3 万亿斤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较 2010 年翻一番多。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

 2 奇迹。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村即将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实践充分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驰而不息重农强农的战略决策完全正确,党的“三农”政策得到亿万农民衷心拥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必须深刻认识到,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迫切需要扩大农村需求,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迫切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

 3 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我们要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设立衔接过渡期,确保过渡期内各项政策平稳过渡,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不下降。打好种业翻身仗,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深入推进农村改革。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全乡村振兴考核落实机制。

 4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开好局、起好步来展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汇聚更强大的力量,采取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就一定能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篇五:学习中央文件心得体会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命脉,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这样的定位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水情的准确把握,是对长期治水经验的提炼总结。

 淡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水利设施薄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制约之一。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28%。为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全社会科学用水、合理用水、节约 神 用水。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 梁 水资源形势深刻变化,水安全状况日趋严 享 峻,水利内涵不断丰富、功能逐步拓展、 振 领域更加广泛,传统任务与新兴使命叠加  ,现实需要与长远需求交织,水利对全局 Ψ 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

 推进水 砉 利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 湍 要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 蜜 进。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一个总目标就是 蹦 ,力争通过 5 年到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  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具体任务是到 2 劈 020 年基本建成 4 大体系:一是防洪抗 挠 旱减灾体系,二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 袅利用体系,三是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  障体系,四是有利

 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 ㄩ 体系。这些目标任务近期与长远统筹,硬 嗲 件与软件兼顾,定性与定量结合,体现了 蠛 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要求,既鼓舞 l 人心、令人振奋,又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嶝 。

 20__年是水利事业迎来又一个春 鸵 天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们年轻人的一个 畦 机遇,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把所学 深更好的用于工程建设当中,为促进经济长 谗 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 聱 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推荐访问:中央文件 心得体会 学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