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亿赛范文网!

关于《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网盘(范本4篇)

时间:2024-01-05 14:48: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网盘(范本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关于《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网盘(范本4篇)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网盘4篇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网盘篇1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作者:梁俊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22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作出一个重大判断,即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并正式定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战略,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这为推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目前共有1347个县,不同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各具特点,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把握宏观上的方向性,又要结合微观上的代表性和独特性,做到因地制宜,因县施策。

         邵东县地处湖南省中部,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民营经济活跃,轻工业发达,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被确定为“湖南省民营经济发展和改革试验区”,被称为“湖南的温州”“百工之乡、商贸之城”。邵东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典型性,一方面,邵东县在没有明显资源优势的情况下,将一些竞争激烈的产业(如打火机、箱包)的市场份额做到了全国第一,甚至全球第一,是“市场化改变命运”的典型;另一方面,作为中部地区县城,邵东县的发展并未超越区域总体发展阶段,城镇化和工业化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存在产业结构不优、基础设施偏弱、城乡差距较大等一些阶段性、结构性的问题。

         今年春节期间,笔者通过现场走访、咨询访谈、公开渠道资料搜集等方式对家乡邵东县进行了调研,笔者拟结合获得的信息以及对家乡的了解,对邵东县高质量发展做了一些总结性思考,力图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案例支撑和思路建议。

         (一)经济基础良好:转型升级势头迅猛,对外贸易实力强劲

         邵东一直是湖南省的经济强县,在湖南省2017年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考评中,邵东县名列全省20个经济强县(市)的第四位。2017年,邵东县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指标均位列全省前十。近年来,邵东县大力培育新动能,转型升级快速推进,反映增长质量的指标显著提升,2017年,邵东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占农业比重以及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四个指标分别位列全省第一二三四位。邵东经济有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特点,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产品,一些优势产品,如打火机、箱包等,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极高的市场份额。2017年邵东进出口总额达到了6.79亿美元,出口退税6.2亿元,排名全省第二,仅次于长沙。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网盘篇2

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张筠;

作者机构:《咨询与决策》编辑部;

来源:咨询与决策

ISSN:1007-9254

年:2018

卷:000

期:010

页码:P.36-37

页数:2

中图分类:F127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发展;辩证法;根本要求;经济工作;思想武器;矛盾关系;辩证思维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期间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县域经济占我省经济的比重超过60%,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我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辩证法是思想武器,也是方法尖刀。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必须用辩证思维来处理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关系。位居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的老河口市,有效运用辩证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省各地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网盘篇3

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特色优势
作者:王飏
来源:《群众》2018年第07期

        高质量发展是常熟勇当“两个标杆”的主动选择和必然要求。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是内生特点、绿色是普遍形态、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根本目的。常熟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省委和苏州市委确立的“六个高质量”目标定位,高起点开局、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常熟印记的特色优势,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常熟提供战略支撑。

        打造实体经济特色,推动创新转型高质量。实体经济是县域创新的立身之本,是聚焦富民的根本源泉,是推动经济高质量的重要支柱。常熟将聚焦产业、项目、园区、企业四大重点,彰显常熟实体经济基础厚实的优势,加快从常熟制造向常熟创造转变、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争创国家创新型示范县(市)。

        一是做大特色产业。围绕培育壮大“3+5”特色产业,强攻重大项目建设,全年重点产业项目投资超过200亿元,加强对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布局,推进智能化改造,全年新增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0家、智能化改造重点项目150个、工业机器人1000台套、“两化”融合企业120家。二是做强实体经济。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以特色产业为主、以骨干企业为主,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实施上市企业、高新企业、超亿元税收企业“三年三个倍增”计划,力争到2020年上市企业超过20家、市值超过1000亿元,培育“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100家。三是做深改革开放。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在科技体制综改、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不见面”审批、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实化举措,加快改革推进;
强化开发区对外开放主阵地作用,发挥四大招商体系作用,按照“一特三提升”和“一区多园”要求,推动“三区一园”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实现“圈地招商”向“墙内提升”转型,重点打造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千亿级现代化汽车城。四是做优创新生态。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和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用好100亿元产业升级基金,发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溢出效应,建好北大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省产研院智能液晶所、省产研院金属材料研究所等10家重大创新平台,建成20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联动”,引进双创人才团队和产业紧缺人才,实现人才引育与发展需求相匹配。

        打造城乡融合特色,推动城市發展高质量。常熟文化底蕴深厚,城市形态优美,山水城融为一体,城乡均衡协调,去年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有条件有基础建设精致城市。我们将深化城乡融合,在新起点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

        一是建设更加现代的品质之城。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以城区建立4个街道“区政合一”新体制为重点,实现行政区划与功能区划有机融合。以“接轨上海、融入苏州主城区”为方向,实施“南融、东接、西拓、北优”重点交通工程,重点推进沪通铁路、南沿江铁路、通苏嘉铁路3条铁路建设,开展市域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构建“一环八射”大交通框架。持续开展老小区提升改造,推进城铁片区、琴湖片区、南部新城开发建设,高标准打造“城市客厅”。二是建设更加美丽的生态之城。深化“263”专项行动,规划建设铁黄沙半岛为核心的沿江生态经济圈,打造以三大生态圈和三条绿色廊道组成的“三横三纵”大生态格局。坚持倒逼淘汰落后和严控低端流入“两手抓”“两手硬”,继续推进村级工业用地整合优化,严格落实“河长制”,深入实施“畅流活水”工程,用三年时间形成较为完善的城乡垃圾、污水治理设施,努力消灭城乡黑臭水体。三是建设更富魅力的文明之城。在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上,围绕实现文明城市“两连冠”与文明创建“大满贯”目标,开展“培养时代新人、培育时代新风”为重点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抓好立“德”、塑“美”、践“礼”、育“心”四项工作,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创建做在日常,推动文明创建由“冲刺型”向“内涵式”转变,切实把规矩变成习惯,整体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

        打造乡村振兴特色,推动聚焦富民高质量。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主攻方向,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形成乡村振兴的“常熟形态”。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走好城乡融合、共同富裕、质量兴农、文化兴盛和乡村善治“五条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到2020年,力争全市村级集体稳定性收入均超过3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6万元。二是深化富民惠民的“常熟实践”。实施“1+N”富民政策,坚持“保基本、兜底线”民生保障导向,落实支出型贫困家庭精准帮扶办法,每年安排救助资金1400万元,覆盖对象2000多户,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实施城乡66所学校、幼儿园新(扩)建工程;
推进医疗“综改”试点,组建3个医疗共同体,提高公共卫生供给能力。三是打造文化兴盛的“常熟名片”。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推进南泾堂、西泾岸、南门坛上三个历史街区保护建设,加强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打造书香城市等“五张文化名片”,让城市更有内涵、更有温度。四是打造基层治理的“常熟品牌”。以综合执法、网格叠加、数据共享为重点,把治理要素全部融入网格,重点加强对外来人口、出租房、“三合一”场所等对象的管理,做实社会治理安全稳定网格。打好隐患治理“组合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技防城”升级版,重点推进电子门牌、智慧警务、智慧交通建设,实现社会治理精准化、高效化。

        打造党建创新特色,推动党的建设工作高质量。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以推进18项党建创新重点项目为抓手,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具体化,做到有载体、有措施、有成效。

        一是推进政治建设统领工程。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百姓名嘴”宣讲基层行,完成3000名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推行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着眼提升基层组织力,以打造“党员家门口活动站、群众身边服务站、党群面对面连心站、基层民意联络站”为目标,结合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机制建设,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打造市域“红色先锋地图”,形成一批基层党建示范点。三是构建作风建设“智慧监管”平台。巩固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建立“线上筛查+线下核查”监督机制,持续开展作风建设“清风行动”,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分两轮对40个单位开展巡察,把巡察巡审利剑擦得更亮,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推动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以实施年度“10项”重点工作为抓手,以上率下、压实责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化开展“百村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用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使责任意识深入人心,担当精神蔚然成风。加快建立健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执政骨干队伍,为推动常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作者系中共常熟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段培华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网盘篇4

Research o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y
作者:刘国斌[1];宋瑾泽[1] 作者机构:[1]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长春130012 出版物刊名:区域经济评论 页码:55-60页
年卷期:2019年 第2期
主题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关键期,但区域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仍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此,我们从科技创新、市场机制、社会组织参与、政府制度供给4个维度阐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并结合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剖析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机制,旨在更好地推进区域经济实现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推荐访问:高质量 范本 中国 关于《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网盘(范本4篇) 《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网盘 2022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