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亿赛范文网!

浅谈国之大者(9篇)

时间:2023-11-23 09:12:04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浅谈国之大者

  

  新校园2021年第3期慷慨以任气 磊落以使才——以《过秦论》《六国论》为例浅谈政论文的文势-?胡建设?-摘要:《过秦论》《六国论》是中职语文教材拓展模块中的两篇政论文,教材导读明确指出学习重点是:要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气势。《过秦论》的文势是靠铺陈夸张的辞赋手法和对比手法来表现的;而《六国论》的文势形成则源于论断的斩钉截铁,行文的纵横恣肆,极力地蓄势以至卒章显志,水到而渠成。两篇文章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切中时弊,语言简练典雅,是古代政论文的典范之作。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担当的家国情怀,并通过朗读、背诵、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关键词:政论文;过秦论;六国论;文势文势,一般而言就是文章的气势。刘勰论文讲气,有正气、气质、才气、志气、气势诸说。其在《明诗》里讲建安文学,称“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这里的“气”当指文章的气势。文势之于议论文,即充塞于文中的一股力量——很强的说服力。这不外乎旨意的宏远、鲜明、有针对性,论据的切合、丰厚,论证的力度与严谨。《过秦论》《六国论》是中职语文教材拓展模块中的两篇政论文,属于议论文范畴。其纵横捭阖,文气酣畅,说服力强。笔者每每讲授两篇文章,必要求学生在诵读上下功夫,于反复诵读中感受文中严密的论证,磅礴而畅达的文章气势。古人作史论,经世致用,针砭时弊。贾谊、56NEW

  CAMPUS教学纵横苏洵等封建文人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胸怀社稷,当慷慨陈词,讽喻时弊,宣泄其志,浩然成文。贾谊是政治家、文学家,年少才高,是汉代政论文作家的杰出代表。汉初政治内忧外患,经济秩序混乱,儒学思想不受重视,故作《过秦》(后称《过秦论》)以资政。苏洵学继道统,政治上极有抱负。欧阳修称其文“博辩宏伟”。其文观点鲜明,语言锋利,具雄辩之力。宋代重文抑武,国防不振,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忍辱求和,赂敌为安。苏洵作文以讽谏。《过秦论》以辞赋手法,用铺排、渲染、夸张之辞,使文势强烈。“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此一段文字极力写六国之势,为被秦所灭张本,以成对比之意。整散结合的语言使文气张弛有致,结构层层递进,以成文势。金圣叹论之曰:“……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之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之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也就是说,先铺张渲染六国之势,而为秦所灭,以衬托秦之强大;后又铺张渲染秦之强大,以衬托陈涉之卑微;秦灭六国,然秦却毁于陈之发难,继而卒章显志,引出讽谏资政之目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文势如波浪叠起,汹涌而至。读来酣畅淋漓,令人拍案。若说《过秦论》有辞赋色彩,《六国论》当有散文风格。与《过秦论》不同,《六国论》开篇慷慨发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可谓斩钉截铁,掷地有声。苏洵旋以“六国互丧,率赂秦也?”,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以示补强。继而曰“弊在赂秦也”是谓重墨,有不容置喙之势。后兵分两路,一路直言“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设譬形象,令人信服。第二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又有两路,一则为齐与秦结好,实中秦之计也。五国既灭,秦必反目,齐亦不保。二则燕赵始有用兵之效,然痛失良将,又无外援,遂相继而亡。此两路论证与首段呼应,文路清晰,纵横恣肆,文势沛然。“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曾巩语)行文至此,看似尽陈古事,实则讽今。一句“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可谓振聋发聩,水到渠成,以影射时下宋朝统治者以赂敌求和苟且偷安之现状。两文旨意宏远,起承转合,论证严密,行文流畅,文势浩然。近人钱基博于《现代中国文学史》中论“文”,称其含义有三,一曰“复杂”,二曰“组织”,三曰“美丽”。“复杂乃言之有物。组织,斯言之有序,然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故美丽为文之止境焉。”笔者认为此三者,以《过秦论》《六国论》观之,尤为切合。七雄纷争,合纵连横,可谓复杂。秦居关内,虎视眈眈。“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增强了秦国并吞天下的气势。写六国形势,铺排夸张,尽显六国之盛。前文已表,不再赘述。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语言生动形象,读来如临古战场;且多短句,铿锵有力,犹如惊涛飞瀑,一倾而出,势不可当,增强了文章的动态感。特别是“然后践华5新校园582021年第3期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形成鲜明的反差,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贾公博采摛文,纵论六国形势。为文组织有序,一气呵成,以助文势。再说《六国论》,其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论证严谨,自不必说。单论其用语极简,言简义丰,史家笔法,老道遒劲,足以使文气浩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和“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还有“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此三处语言形象生动,表意准确,有很强的感染力。“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整个一部燕赵灭亡史,仅寥寥几句而括之。李牧遭谗,赵王被虏。荆轲刺秦,易水犹寒。读来如饮陈年老窖,其味也绵,其慨也远。“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藻溢于辞,辞盈乎气”。政论文往往以文势取胜,欧阳修之《伶官传序》,结构类《六国论》,开篇明志,继而以史为据,篇末以影当世,尤以“呜呼”感慨发声,气势不凡矣。苏轼之《刑赏忠厚之至论》警句迭出,虽主旨出,仍气势蓄足,横生波澜。类贾苏二公者,为文有浩然之气。以上诸公雄辩之力,源于其心中的正气、深刻的见地、广博的知识、个人的才气。因此语文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开阔视野,博古通今,多读优秀古文以涵养正气,“不必于世事件件皆能,惟求与古人心心相印”,读书做人要有正大光明的气象。中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语文教学要灵活多样。拓展模块的这两篇文章是笔者每年要重点讲解的课文,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在掌握各项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担当的家国情怀,并通过朗读、背诵、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作者单位:河南省夏邑县孔祖中等专业学校)

篇二:浅谈国之大者

  

  浅谈老子的治国思想

  -----从“治大国若烹小鲜”谈起

  对于老子的治国思想,《道德经》中多有涉及,但其中一个主要的观点便是“无为而治”,而对于无为而治思想,最集中地体现应该是第六十章中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一句。

  此处,“小鲜”就是小鱼的意思,“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说治理大的国家就应该煎小鱼一样。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得知,煎鱼的时候不能总把鱼翻来翻去反复的折腾,这样会把鱼弄碎而丧失原有的美味。治国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总去反复折腾老百姓,以苛政扰民朝令夕改,反复无常,而要去奉行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我好静而民自正”“清净可以为天下正”。

  理解老子的治国思想,首先要对无为而治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通过对自然界规律的仔细观察和分析,老子首先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深刻的哲学命题。从此可以看出,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万事万物应当去适应并且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而老子认为人类社会的发生反展规律与自然界是相通的,因此人类自身的发展也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这也正是老子提出无为而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对于此处的“无为”应当做辩证的理解。通过整篇的陈述我们可以感觉到,老子所提倡的无为,绝非是一味的无所作为,即什么都不去做,而应当是不去做违背“道”,即符合人类社会自身发展规律的行为,不去恣意妄为,是一种“为不为”。

  在无为而治的实施方法方面,老子提出了一系列的德政方针,具体有如下表现:

  1.“圣人之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虑其心,强其骨。”这里,老子要求统治者关注民生,发展生产,满足百姓的物质生活,培养他们健康的体魄,形成良好的生存环境。

  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要求统治者通过限制富有的人去不足贫穷的百姓,这是顺应天道的行为。这也是老子的一种民生思想。

  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要求统治者为百姓形成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在这个层面保证老百姓的生活。

  而上述德政的一个总的出发点就在于“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说:“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因此可以看出,“人”在老子的理论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之一。这就要求统治者在对待人民群众时,也要像对待天地一样,顺应自然规律,顺应民意,数以一种“民本”的思想。

  “民本”思想在老子中多有涉及,试举三例:

  1.以民为本,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在第三十九章提出“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然后在第四十九章进一步阐释了“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的观点。这就是要清统治者要根据民心来治理天下,不能固定的形成某种理念,而要根据百姓的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政策,满足人民的要求,圣人治理天下,和顺收敛,体现全社会的意愿,“百姓之善者,循乎自然也,圣人以道而善之,则其善心自固矣。之不善者,未明本善,私欲蔽之也,圣人亦以道而善之,则将化而复归于善也,此所谓德善也。盖百姓与圣人得之初者,未尝不善也……,圣人之心与百姓之心,其初均同乎虚静,纯粹至善,未有恶也。惟圣人清静无欲,顷刻不敢放纵,则百姓自化”。

  2.减少苛政,减轻人民负担。老子提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即法律过于繁琐严酷,那么人民就会生活困难,为此以盗取行为谋生的人就会不断增加。

  因此方有“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这样一种无为的环境,看似沉闷,却因为一切政策都是效法自然,遵循“道”的理念,其实才是最适合百姓休养生息。“清静为天下正”。

  综合以上对于无为而治的阐述,可以试着给它做一个定性的描述:它是统治者为了实现德治政治,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实现经济繁荣的根本措施,是统治者应当采取的顺应民心的治国策略,也是老子治国思想的核心。

  当今我国正处于一个加速变革的转型时期,同时也处于一个有着相对良好外部环境的发展时期。而转型时期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必然会引发各种社会利益主体的博弈,例如收入差距问题,官民关系问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等等。

  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扩大化,与相应的政府以及领导干部的指导思想不无干系,他们用不计后果的激烈方式谋求迅速的改变现状或者态势,而全然不顾或者没有充分考虑占据社会群体大部分的人民群众的想法。于是出现大量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仅没有随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应的改善,他们的利益反而受到了严重的顺害。针对这种情况,“不折腾”这一口号的提出就显得十分应景。

  “不折腾”之所以如此弥足珍贵,在于它为历史与时代所证明了的高度概括性与规律性。所谓的“不折腾”其核心思想就在于不要以不适合现实情况或不符合现实需要的激烈的方式去谋取所谓的改变。这正是老子思想中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现实反映

  但“不去做”仅是这一理念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要去做不是“不折腾”的事,才能达到“不折腾”。而这恰恰也是对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最好阐述。

  老子同情下层人民重视“以民为本”。从“天道”引出“人道”提出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言论,从更高的层面上给统治者提出了非常有意义的策略,希望能够以此来指导“人道”,这些思想都具有相当明显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从根本上说,这是《老子》描绘出的理想国的蓝图。这些都要求人们确立一种遵循客观规律的治国理念,为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特别是人类的发展怎样顺应自然和历史规律,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无疑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篇三:浅谈国之大者

  

  实践分享181浅谈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张晓荣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应以教学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重点在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明确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必要性,分析如何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对进一步深化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历史教学;家国情怀一、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必要性1.提升文化自信在描述中国近代史时,我们常常认为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在那个年代,饱受战乱之苦和帝国主义压榨的国民一度认为迷信传统儒家思想是国力衰弱的主要原因,由此产生了对民族文化的厌恶情绪。时至今日,相比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文化体系仍处于建设阶段,许多青少年并不能正确地看待民族文化的发展,认为“国外的月亮更圆”,反映出了我国青少年在文化方面的不自信。2.实现教育立德育人的基础英国著名的史学家柯林伍德认为:“人能做什么的唯一线索就是人已经做过什么,因而历史学的价值在于,它告诉我们人已经做过什么,并且说明应该怎样为社会服务。”我国史学家吕思勉也曾说过:“史也者,所以求明乎社会之所以然者也。”可以得出,历史教育的实质是在介绍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扩宽学生正确发现社会问题的视角,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二、历史学科在家国情怀培养中的优越性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以史为鉴,展望未来”的历史学科在的培养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可以说,历史课的教学过程就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传承。1.历史理念的熏陶早在中国古代史,奴隶社会的商周时代便开始形成了“家天下”的理念,纵使存在着明显的等级色彩,但“家”的概念已在中华民族的思想中奠定了基础。“家”是最小的“国”,“家”概念的形成,是“家国情怀”形成的第一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即使在外临强敌、内面黑暗的时代,中华民族仍然不屈不挠,抗争救国。“国”的概念在那个年代成为国民心中最为看重的东西。诸如此类,我们可以发现“家”与“国”的理念自中华文明起源起,就深深扎根于民族的思想与理念之中。通过了解不同历史阶段中“家、国”理念的不同表现形态,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增强爱国主义热情。2.人物事迹的感染在我国封建社会,就已经涌现出了诸多具有浓厚家国意识的爱国人士——岳飞抗金、孙武牧羊、郑和下西洋,无一例外都是心怀祖国、为国奉献之人。到了近代,林则徐不畏强权执意禁烟,邓世昌不顾生死为国而战,詹天佑为祖国建造第一条铁路。这些“报效祖国”的热诚信念,是古往今来每个心怀祖国的国人都应具备的一种情感。通过对历代人物事迹的学习,学生能够与其精神产生共情,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家国情怀。由此可见,历史教育对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有着独特的优越性与实际的价值优势。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1.优化教育教学理念在历史教育的熏染中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是一名历史老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应当认识到教育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方式、目标及教学效果。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历史大潮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并促进其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以培养学生健全向上的人格和崇高的家国信念为宗旨。2.开展课外爱国主义教学活动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在日常教学中,在讲解“家国情怀”的相关课程时,可组织专题知识竞赛、观看红色经典影片、参观当地红色景点等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一系列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课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四、结语培养年轻人的“家国情怀”,是现代化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家国情怀”的培养,有利于建立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明确历史学科在“家国情怀”培养中的优越性,在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将“家国情怀”的培养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是中学德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参考文献[1]刘存印.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J].高考,2021(01):65-66.[2]叶庆.基于国家情怀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1(03):119-120.[3]伏军.家国情怀培育的路径创新与实践思考[J].初中生世界,2020(48):63-64.(作者单位:安徽省南陵县春谷中学)[“家国情怀”

篇四:浅谈国之大者

  

  读《论语》有感:浅谈修身与治国

  第一篇:读《论语》有感:浅谈修身与治国

  浅谈修身与治国

  ——读《论语》有感

  陈俊燕

  两千五百年前,圣人孔子与弟子们一起开启了中华文化的强大之梦。他历经沧桑,饱尝忧患,却始终坚持对清平政治的追求,对苛政暴君的批判,对传统美德的固守。

  读《论语》,于己受益匪浅。孔子思想以立身为出发点,希望我们具备君子的高尚品行,以礼束己。诚如孔子所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千年前,他就曾教育弟子,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说,不要口无遮拦,信口开河;办事情一定要积极敏捷、果敢决断、雷厉风行,不要拖泥带水。可如今,有多少人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啊!再如当今社会有太多人抱怨无人赏识不得重用,那么如果读到《论语》中“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之言,相信你定会懂得只有努力做好自己,才能成为值得别人尊重甚至信任乃至重用的人。让我们重读《论语》,以礼束己,争做君子。

  读《论语》,于国将和谐安定。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而曾子觉得,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和谐是一个国家想要发展的必然前提。纵观古今,战乱频发的国家没有一个是强大的,法律制度混乱的国家没有一个是富强的。和谐是人民安居乐业的要求,法制健全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只有做到二者相融共生才能拥有稳定的国家。“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共者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则孔子像弟子解释了“礼”的本质——俭。放在现今,可以理解为“廉”。对官员来说,“廉”是执法铁律;对百姓来说,“廉”是公正标杆;对国家来说,“廉”是立国之本。因为自古以来,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都无法摆脱“勤由节俭败由奢”的定律。只有坚定公心,不贪图名利,人民的生活才会幸福,国家才能安定富强。

  《论语》的思想早已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不仅影响着我们每一个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更传承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走进《论语》,去见证孔子那坚韧的人格、“仁者爱人”的胸怀、好学不倦的品质、言必信行必果的处事原则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气概。

  (推荐:教科室高三语文组)

  第二篇:读论语有感(论语与修身)论语与修身

  读论语有感

  虽然读过很多遍论语,但其中的为人处事的人生哲学仍然让我回味无穷,下面我就论语中雍也第六中的一条“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来谈谈我的感想。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显得虚浮。文采与质朴配合得当,这才是君子。”

  “文质彬彬”是一种中和之美,它几乎可以涵盖社会生活中的所有层面。下面我就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从人的性格方面来看,有的人直率粗犷,说话直来直去,可谓之“质”。这样的人虽然待人坦诚,但是其言语往往过于直率而容易伤人,粗野而不中听。有的人温文尔雅,说话文绉绉的,可谓之“史”。这种人虽然待人温和,但是其言语往往过于修饰而显得虚假。孔子认为,君子的理想人格应是文采与质朴配合得当,既质朴而不粗野,既文雅而不虚假。二者不可偏废。然而有的人认为君子的“质”胜过“文”,甚至认为君子有“质”就够了,不必需要“文”。譬如:“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意思是棘子成说:“君子质朴就够了,还要文采做什么呢?”子贡说“先生这样谈论君子,可惜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采如同质朴,质朴如同文采。如果把虎豹和犬羊皮上有

  文采的毛都拔去,那么虎豹的皮就如同犬羊的皮了。”自贡所说的话,可谓是深得孔子所言“文质彬彬”之旨。

  第二,从文学创作方面来看,有的人注重质朴,有的人注重文采;甚至于一个时代的文学也显现出或重质或重文的倾向。譬如:《礼记·表记》:“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意思是虞和夏的质朴,殷和周的文饰,都达到了极致。虽然虞夏也有文饰,但是没有胜过它的质朴;虽然殷周也有质朴,但是没有胜过它的文饰。很显然,孔子是在用文质概念观察一个时代的特征。在孔子看来,虞夏是质胜文的时代,而殷周是文胜质的时代。又譬如:魏徵主编的《隋书》这样总结南朝与北朝文学的异同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则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1论语与修身

  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由此可见,南北朝时期,南方文学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清绮的风格而偏重于“文”,北方文学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质朴的风格而偏重于“质”。这种有所偏颇的文风都难免其不足,所以魏徵提出他心目中理想的文学风格是“各去所短,合其所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第三,从言语表达方面来看,“文质彬彬”是孔子的言语表达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即美言观,是指语言表达要注重内容充实和形式优美。质,是就内容而言,是言之有物,是内容充实;文,是就形式而言,是言之有文,是形式优美。如果言之无物,则内容空洞,叫人不知所云;如果言之无文,则行之不远。《左转·襄公二十五年》比较完整地记载了孔子的这一言语表达观。“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文采是用来修饰语言的。不说话,谁知道他的想法呢?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礼记·表记》:“子曰:情欲信,辞欲巧。”意思是感情要真实,言辞要美丽。这“情欲信,辞欲巧”,也就可以看作是“文质彬彬”在言语表达方面的具体体现。

  第三篇:读《论语》学修身

  读《论语》学修身

  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其道德修养千百年来为后世所赞颂。《论语》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孔子的修身思想,引导人们通过修身正心涵养君子人格,追求圣人境界。修身思想是孔子核心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儒家思想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

  修身理念

  《礼记·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孔子的一生,也在不断教化民众做到

  “修齐治平”。“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何为修身?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修”有“修饰”“修正”等含义。“身”既指称自己,也表达着“身心”之意,如“安身立命”;此外,“身”还指称道德及行为层面之事,如“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修身,就是指通过自身努力陶冶身心,涵养德行,修持身性,在日常中做到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使个人品格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总的来说,孔子修身的目标和宗旨,一方面是培养个人仁人君子理想人格达到至善境界,另一方面是要造就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士仁人。《论语》这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和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道德与智慧的结晶;它犹如一位循循善诱的师长,或简单应答或诱导启发,于侃侃而谈之间把“修齐治平”的思想精华注入民族文化的血脉里,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民族气质得以塑造洗礼。

  修身方法

  一是把“仁”作为修身之本。

  《论语》的核心是“仁”,把“仁”看作是个人全部修身的出发点和归宿。孔子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是最有能力的人,才能够成大事。“仁”具有强大感召力,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它不仅包括了克己复礼、爱人、孝悌、忠恕等内容,而且还是具有统帅作用的道德条目。孔子所构想的“仁”源于生活,“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

  矣”,“仁”没有多么玄远神秘,人人都能做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做一个仁爱的人,就需要为他人着想,以“博施济众”为己任,做到成己成人。仁者把他人的立与达当成自己的责任,但前提是自己要先有实力,如果自己没有站稳,又何谈把别人扶起来。因此要立人达人,自身就要自立自强,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学会修身成仁。

  二是把“省”作为修身之道。

  于“省”中修身,可以分为两个重要的过程,即先“内省”而后“改悟”。从“内省”角度来看,《论语》告诉人们首先要善于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物,都蕴含着修身养性的道理。见他人之贤,有向他人看齐之心,见人之不贤,便引以为戒,反省自己。始终保持一种积极探索的人生状态和思辨能力,善于发现并思考人生的意义,不断提升自我的修养。其次要勤于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个人都需要经常去反省自身言行,通过不断反省总结,促进自我修养的提升。反省自己,要思与行相结合。因此“改悟”作为第二个过程,主要落实在“改”上,也就是实际行动上。《论语》提倡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强调判断一个人,不光要听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为要把“内省”出的点点滴滴用于实践,为人谦虚谨慎,学以致用修成至高的理想人格。

  三是把“志学”作为修身之要。

  孔子认为“志学”是修身要义。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志向,才能催人奋进、奋发向上,最终实现修身的目标。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并为其“志”终生奋斗,始终不渝。到了“甚矣吾衰也”的晚年,依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立志而后学。在《论语》中,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认为勤于学习与实践是一个令人愉快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要正确得法;“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求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是孔子立身做人

  的基本原则。孔子认为,任何一种修身方法,都离不开“学”这一环节。只有把学习作为修身的过程,把修身作为学习的动力和目的,这样才能坚持学习,做到学而不厌,并从中感到快乐。

  修身境界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在这里,孔子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层层递进的三重境界,正是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重要体现。第一层“修己以敬”是指修养身心,保持严肃恭谨的态度。孔子讲,“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他强调君子应把义作为根本,依照礼制行动,用谦逊的语言表达、用诚信的态度做事,最后达到内圣的境界。第二层“修己以安人”是指修养身心,让自己来影响身边的人,让他们感到安定快乐。孔子提出,“泛爱众,而亲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以仁爱之心推己及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内圣”到“外王”的过渡阶段。第三层“修己以安百姓”是指修养身心,并使天下百姓过上太平的生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统治者要以德行来治理国家,慎重、敬畏地处理事务,恪守信用,节省开支,爱护民众。这是一种济世救民、安邦治国的理想,也正是“外王”的终极目标。君子修身的三重境界正是由自我人格的完善到对更高人生价值追求的方法与途径。从《论语》中的修身思想,可以感悟到中国古代的先贤圣人不仅仅是要独善其身,更是要通过内在的自我完善,实现由内向外、由自身向社会扩张的人生理想与社会价值。

  第四篇:读《论语》有感集锦

  读《论语》有感集锦15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论语》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论语》有感1这个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一般的《论语》共二十章。

  《论语》分为《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等章节。

  《论语》的句子都很有道理。例如《学而》里的,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就是孔子说:“别人不了解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了解别人。”还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的知识时常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我从《论语》中懂得了许许多多。我知道了做人一定讲信用;做人一定要仁爱;做人一定要知错就改!我知道了读书人如果有志追求真理,却以穿破衣、吃劣食为耻辱,这样的人是不值得跟他讨论真理的;我还知道了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心里就应该进行自我反省。

  有一次我看见一个衣衫简陋的老奶奶乞讨,我本来不想理,但是自从读了《论语》,我便把我三个月零花钱都捐出来。还有一次我考了第一名便向亲戚朋友们炫耀,后来读了《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便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自大,虚心跟别人学习。

  是《论语》,让我知道了怎样做人;是《论语》,让我知道了怎样学习;是《论语》,让我知道了这大千世界的丑态和美态。以后,我一定严格遵循《论语》条条名言警句,做一个好孩子!

  读《论语》有感2以前对于《论语》只是片面的点点滴滴的了解一些,读书活动使我在工作之余,忙里偷闲中粗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感悟》一书,对其中的道理虽然谈不上大彻大悟,但也收获良多。

  《〈论语〉感悟》是于丹教授继《〈论语〉心得》讲述了天地人

  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的基础上,讲述了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和仁爱之道。于丹教授仿佛是一位烹饪高手,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小故事,把一段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感悟的方法来解读,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透彻而又入木三分,真正走到了我们心理。

  看过“孝敬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然现代社会道德素质的朴素的起点。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看过“智慧之道”,使我们懂得了“智慧”是一种思维方式,拥有了知识并不代表拥有了智慧。真正的智慧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以知识作为积淀,以智慧来努力提升我们的境界。

  看过“学习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在今天这个时代,信息纷纭复杂,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那些东西真正有价值,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来建设祖国,回报社会。

  看过“诚信之道”,使我们懂得了“诚信”虽然中国儒家提出的道德理念,但是放到今天,它依然是一个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基本的道德水准。如果我们每一个人从内心的真诚出发,建立和守住信誉,就一定会建设起一个诚信的社会。

  看过“治世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德政”作为《论语》“治世之道”的核心,在整个文明走过两千多年的有了法治作为保障的社会中,可能道德的力量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能发挥它的功能。

  看过“忠恕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忠恕”就是忠诚于自己,善待他人。如果以这样的心态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不管这个世界如何纷乱,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生活得自在一些。

  看过“仁爱之道”,使我们懂得了“仁爱”的思想是儒家哲学里基石下的基石,重点中的重点。仁爱就是仁者爱人,仁者爱人就是用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人好。如果我们生活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里,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的确,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人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是当我们把这些压力看作是一种学习,看作是一种动力的话,可能我们工作起来会轻松很多。这种轻松更多的表现在心情与心境上,家庭中多一份孝道,同事中多一份谅解,以诚待人,勤奋工作,那么我们收获的将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读《论语》有感3《书海拾珍》一书出版了,翻阅完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我不由自主地又拿起已拜读多遍的《论语》。因为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一直引导着我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弟子之间讨论上自尧舜禹下至春秋列国天下大事和修身治学,人伦国事等文化道统的语录汇编。全书共有20篇,内容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等。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给我留下颇深的印象,得到很多的启示。

  一、孔子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

  对学生进行仁、义、礼、智、信、直、勇等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将人格培养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考虑传授知识。

  二、孔子善于因材施教,善于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中,孔子把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事而教,因教启事,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

  孔子深知,人的个性和资智有着很大区别。他曾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智力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习;如果智力在中等以下,那就不必了。同是问“孝”,孔子给子游、子夏、孟武伯和孟懿子的^答~`案就各不相同;同是问“仁”,孔子对子贡、子张颜渊与樊迟的回答也不一样。他的不同,是解释的方式、举例的深浅因人而异,最终目的是要使每个学生循序渐进,直达中心。

  孔子善于巧妙地启发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把死教材灵活应用。他

  强调必须重视学生的求知欲望,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他主张激发学生求知的主动性,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也。至于如何启发,在于老师的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三、孔子是“言传身教”的第一个倡导者和实践者

  孔子认为自己的行为能够成为别人的榜样,这比说多少道理都有用,也更有意义,因此他时刻提倡“身正”。孔子一生中,几乎天天都有弟子跟随左右,处处以行动和人格感召,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他的感染。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应该记住“身教重于言教吗”?

  四、对于学习态度和方法,孔子也有明确的论述。

  他教学生学问,一要学思并重,二要下学上达,三要由博而约。学就是读书,单读书而不用思想,就成了死读书;单用思想而不读书,就是胡思乱想。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要一面读书一面想,一面想一面读书,这样功夫与灵感并到,才能获得真实的学问,才不会盲从或想入非非,才不会对事理妄加揣度,乱下判断或一味主观、固执己见。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毋意、毋必、毋故、毋我”。做学问要从基础着手,一步步往高处走。做学问没有捷径,最高明的道理也是从最低浅处得来,每个人都要从事事物物的日常生活了解宇宙之大道。这就叫“下学而上达”。学问通达到一个广大的范围,就要选择其中一点,作高深的研究,这就叫“由博而约”。能由博而约,才能获得学问上独到的造诣。

  孔子还是坚持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典范。他与学生平等相处,亲密和谐。子路对他拜见南子很不满,他一边解释一边发誓,而不摆老师的架子。他的学生经常与他辩论,他也不认为是对师长不敬,反而认为学生这样做可以使道理越辩越明。学生们仰慕他的博学多闻,崇拜他的完美人格,眷恋他的和蔼可亲,所以有些弟子在孔子一生不得志的情况下始终追随着他。

  孔子晚年,许多学生奔赴各国去从事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学术研究、商业贸易等各种活动其中有许多人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教育家、学者、富商,有的甚至成为王者之师。这自然与孔子科学的教育思想有直接的关系。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三

  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啊!

  在施教的过程中,孔子为后人留下不少至理名言,诸如“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些指导人生的格言警句,将永远流传后世。

  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的贡献在于他打破了传统固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他的教育方针、教学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等新课程理念不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吗?与孔子相比,我是那么渺小,但我愿把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读《论语》有感4《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个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经初始创成。在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其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被称为“论”。

  作为儒家的经典,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学——顾名思义学习,衍生的还有努力、勤奋等方面。

  《论语》中有这样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等以上所说的这些诗句都体现了学习的三个类型:学与思的结合、注重复习、向他人、向社会学习。学习,包括读书。书是美好的,储藏着从古至今的天地之精华。如果说读书是在与一位智慧的长者交谈,那么,学习是与前人的智慧交流,继而让自己的心灵更加丰富而充实。

  行——指一个人的行为处事、言行举止,以及对于人生的思考。

  举个例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是孔子“仁”的思想的具体内容和表现,是揭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命题,同时也表明孔子对人的个体的主体意识有了深刻的见解。我们常常习惯于从自身的角色出发,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理解和看待别人,所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我中心式思维。我们习惯于把交往中的矛盾归罪于对方,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自然难以达成相互理解。

  除此“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些语句或多或少阐明了不少人生的真理。告诫我们与人相处之道。

  学行——论语中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句话我认为可以简要的概况上述两点,当你有所学,才能有所知,有所感悟。首先说“三十而立”,到底“立”的是什么呢?是人生观、世界观,是做人原则。而“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表现的是对生命的敬畏,明白每个年龄段应该做好该做的事,不倚老卖老,与时俱进。这就是不逾矩,既要讲究生命规律,也要遵守社会规则。

  用一句话来说“听一位老者讲社会、人生,如沫春风。”

  读《论语》有感5七月,盛夏。日子波澜不惊,此时,窗外雨水滴答,清脆悦耳。雨点溅落在窗台上,风吹着雨丝穿过窗户,一阵凉意。这样慵懒的时刻,捧一本书,在文字里度过。此季的主旋律,源于一本《论语》。

  书桌上,静静地躺着《论语》,思绪又飘到了刚刚接触《论语》的时候。记忆里,简陋的初中课本,我还是一只小小的毛毛虫,不知道鲜花的芬芳,懵懵懂懂的跟着老师读、念、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当时的感觉很困惑,天天做作业,不是复习就是预习,哪来的愉悦?

  现在想想,那时虽读《论语》,始终一知半解,参不太透。偶尔提及,只是人云亦云的胡诌几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耳熟能详的句子。后来,偶遇旧书摊,附庸风雅地淘来一本线装的《论语》繁体本,一行行繁体竖字,硬着头皮读了一遍。说实话,那一遍没读懂什么,只读了一些表面的文字而已,得出结论:《论语》难读!在没有小说看的日子,偶尔也会翻翻那早已发黄的纸页,只是依然无法读懂其意!

  再读《论语》,正是于丹热播的时候,那个时候不叫读了,是看。于丹教授声情并茂的解读,我又一次翻开那本《论语》,泛黄的书页由于岁月的风蚀,留下了时间的沧桑,失去了特有的那种书香,有些霉味,但这并不影响我徜徉在经典里。那些日子,孔夫子亲切得犹如邻家老伯,“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也不再深不可测、高不可及,那些似曾相识的警句、良言迎面扑来……而我如遇故知,信矣!

  轻轻地合上书卷,穿越2500年风云的华光,惊觉这一团燃烧了数千年却依然熊熊的火焰,跨越漫漫时空,仍然照亮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等,我能做的,只是,跨越千年的距离,了解你,仰望你。不为别的,只为贴近你的"温暖。

  读《论语》有感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行行圣人言映入我的眼帘。对,今日,我读了《论语》,这本书虽然言语简略,却是意义非凡,耐人

  寻味。

  就如这么一句话“温故而知新”,如此简短几个字,却是精确明了地概括了学习的精髓。这让我想起往日的情景:在一节课后,我们会在自由活动课中复习当天重要又深奥的知识点,就在这时间中,虽说是自由活动时间,可在旁的几个同学心血来潮,聊天聊得热火朝天。而第二天呢,大家的学习效果是天壤之别。因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在我们身上得到实际验证。

  而那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阐明了学习要讲诚信的真谛。虽然能人懂得的学问很多,但也总会有“有所不知”的事情。这也正是我们平时讲的通俗语“不懂装懂就是饭桶”,这些自认“无所不知”的人错失了“求问”的体验,不懂谦虚并耐心地向比人请教。正如“学问学问,既学又问”嘛,这也反衬出那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些话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又有多少人这样做呢?回想我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的我不懂“问”的意义,只是上课专心致志地听讲,课后温习一下了事,没有真正领悟到“问”问题的重要性,害得我没有完全跟上老师的节奏,甚至有些知识还只是一知半解,一味的追求只要跟上老师的步伐。直到二年级,我渐渐意识到问题所在,需要调整学习的方法,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会课后抓紧复习,虚心请教老师或同学,很意外,成绩在班上从前二十名冲到前十名。三、四年级,我发现学习越来越轻松,成绩也显著提高,每次考试基本都能名列前茅。

  可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严谨的求学态度也被后人所称道。同伴间的学习,各有特点,也总是各有成就,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然而当今社会,总有些人目空一切,自高自大,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结果只能导致没有任何发展。

  《论语》这本书脍炙人口,教会了我们学习的方法,让我们成为有学问的人,全面发展,走向幸福成功之路。为父母效劳,为国家做贡献,让读者受益匪浅,你愿意读一读吗?

  读《论语》有感7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

  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却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

  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却常常做出彼此伤害的事情来;

  有时费尽心机想和领导、同事拉近关系,却常常适得其反。

  为什么会这样?

  怎样的关系才能称作“好”呢?

  孔夫子认为,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所谓“过犹不及”。为什么两个人很亲密却不是相处的最佳状态呢?

  孔子的学生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数”是“屡次”的意思。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读《论语》有感8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本《论语》。刚开始,我觉得没意思,就没在意。下午,闲着没事,我随手翻了翻,觉得有点趣,就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了几篇,我是愈来愈喜欢这本书了。其中第一篇给我的印象最深,文章这样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意思是说“学习以后,能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这正是我学习上应该做到的。

  在学校,老师每天都会给我们讲授很多知识。我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时间一长,就会忘记很多,如果经常翻开书温习一遍,就会牢牢地记住。记得有一次听《超强记忆法》电视讲座,那位老师这样教我们:一一堂课下来,下课时用三十秒回忆本堂课学习的重点;一天下来,花三分钟回顾这一天学习的重点;一周下来,花十分钟时间回忆本周学习的重点;一个月下来,利用一小时回忆本月学习的重点。他们说的正是“学而时习之”的道理,学习的兴趣,正是因为记住很多知识而得到快乐,也就是“不亦说乎”了。

  我爱读书,更爱读《论语》这样的好书。

  读《论语》有感9有人说,阅读是汲取精神的食粮;有人说,阅读是接受灵魂的洗礼。

  但我说,阅读是开启新阶层的人生,每读一本书,我都感到自己在蜕变,在成长。书,就像一个引路者,它引导着我脱去幼稚的外衣,变得更加沉稳,智慧,向着知识大道走去。而《论语》这本儒家名著,是众多书籍中给我启发最深的一本书,每次读到这本书,我都能从中发现更多的知识,感悟更多的人生智慧。童年,在阅读中慢慢成长……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听到的名言。那时,我才七岁,但也懂得了“自尊”,经常满怀嫉妒愁闷,老是想着如何超过别人,抬高自己,这时,我看到了《论语》中的这句话。顿时,我如同挨了一记闷棍,我明白了整天想着如何抬高自己,想这想那,成天忧虑是小人之举,不仅没能如你所想,还白白浪费大好时光。而君子,心胸宽阔,宰相肚里能撑船,与小人相比,显得多么有气度!我立刻提醒自己平时要“制怒”,拥有宽广的心胸。从此以后,我一旦发现“嫉妒之魔”出现,我就会告诉自己,这是平庸的表现,只有市井小民才会这样做,道德高尚的君子,心怀如天般宽阔,我要克制住自己。从此以后,我生气的次数大减,一直保持着广阔的胸怀。《论语》,是你教会了我做人之道!在我成长的每一步,背后都有着一个身影——《论语》。它将不慎落入沼泽的我拉出,将卷入漩涡的我拉出,它几乎帮助我化解了一切困难。我一见到它,就像见到了一位老朋友,又像见到了父亲。它就是一把利剑,帮我将拦路虎一一击败。记得三年级,在三月一日那个黑暗的日子里,我的语文成绩跌到了历史最低点,我就像被人扇了一记耳光,一整天恍恍惚惚。那时的我,就像失足坠落悬崖那般绝望。在这时候,《论语》又给了我以无尽的动力:“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啊,我怎么能如此之快地失去了斗志,变得绝望?难道失败不是暂时的吗?人的志气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绝不能轻易失去啊!于是,我立刻恢复了信心,对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果然,在第二次考试中,我的成绩又恢复到优秀水平。《论语》啊,是你让我不断成长,不断抛弃坏品质!看似普通的一本《论语》,却为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力量!有了阅读,我相信,我将会迅速成长,有了阅读,我相信,我的人生必

  将精彩!读《论语》有感10今天,我读了《论语》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春秋时期的孔丘写的。它和《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这本书主要写了孔子对一些仁孝、君子、政治等问题的看法,也写了孔子的一些习惯。后面还有学生与孔子的对话。从而写出了许许多多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它分了二十篇,每篇又有几十章。

  在这本书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学而》篇第一章。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它的意思是:孔子说:“学了知识后,能按时反复地温习它,不也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别人不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个有修养的人吗?读完了这一段话,我明白了,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就要好好学习,多学一些文化知识,讲文明、懂道理。还要热情好客,家里来了客人,要热情接待,不能小气,要大方一点。最后就是宽恕。我们在生活中自己和别人总会遇到误会或做错了什么事。这时你要原谅别人,宽恕别人。你宽恕他人,自然别人也会宽恕你的。古今中外多少人是君子啊。我也要努力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这本书告诉我做人的道理,是一本多好的书呀。我也要像书中说的一样孝敬父母做一个有修养的君子。

  读《论语》有感11论语是一本好书,它录有古代名人给我们后人留下的名言警句,我们中国人都应该去看。

  这本书告诉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正是这些意义深刻的道理,才有我们中国那么多闻名中外的名人。其中,我最喜欢孔子说的一句话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君子在贫穷的时候依然保持节操,小人只会胡作非为。读了这句话,娃娃不禁感慨万分,立誓要做一个君子。

  我要学习孔子的仁德、君子之范、好学、有坚持到底的精神的品

  质。我要学习李密的孝顺。我要学习管仲的聪明。还要学习颜回、范仲淹的吃苦耐劳这些名人的高贵品质受人敬仰,让人深有感触。

  孔子、曾子、老子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吧!让我们从小做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读《论语》有感12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矢志不渝,有人读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论语》所传递的第一个生活的要诀,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态。生活中常常能见到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经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么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因为穷而作乱。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所以能够安于贫穷,正是因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态。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但他也并不强求:“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因为他们的喜怒并不依赖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说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可见孔子在内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必须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

  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人应该如何生活呢?孔子给出的第二个答案便是“爱”。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这点孔子曾反复阐述。尤其是对父母之爱。他谈论孝,人人都说孝就是奉养父母,而他却说如果不能从心底里敬爱父母,这又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孝道。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一场充满爱的丧礼,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实,不论是古今中外,对于任何人来讲,爱都是人生的境界,也是人们能够达致幸福快乐的阶梯,不懂爱的人便不会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们受过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那个时候更聪明更灵巧,却很少看到他们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激,父母尽所能给了孩子一切,却独独忘记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他人让孩子觉得接受别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爱的缺失,不仅仅会让孩子在今后的集体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爱的人,无法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因此,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应该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他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应该能够保持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赞同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认为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也是做人原则性的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这点说来容易,但它需要个

  人有足够的判断力,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够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坚持的,什么是可以包容的,什么是应该反击的,这一切的前提,便是个人具有精神上的独立性。最能体现这种独立性的,便是那句著名的“不怨天、不尤人”,这是一种充分自我负责的态度。有了精神的独立性,便能够在任何情况下独立承担其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从外界或他人身上找借口,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逆境境中奋发而起,不论外界条件是贫是贱,是乱世还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温故而知新”听起来很简单,孔子为什么说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呢?其实细想一下,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读过《狗熊掰棒子》的寓言,在学习上要想不像狗熊掰棒子那样掰一个丢一个,就得经常温习旧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做到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而不是止步不前,故步自封。我们每天学习一个汉字,掌握一个英语单词,每月读一本有益的书,这样做并不困难,如果能长期坚持,不忘旧知,学习新知,几十年后必然博学多才。这体现了孔子“学而不厌”的教育主张,也符合当前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感觉《论语》和其它经典的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应该学习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今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择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读《论语》有感13曾陪着儿子一起去读他们学校组织的《论语》学习班,请来的是同济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上课,课上得很精彩,由此让我开始了对《论语》的再接触。大学里曾学习过《论语》,但都没有这次重读体会更深。

  《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当时,既没有电脑,又没有印刷,“书”是在竹简上刻出文字再用熟牛皮绳一片片串接起来的。这样,一本《易经》之类的书可能要有几十卷。而孔子经常反复翻阅,以至于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翻断,勤奋学习

  后又能将所学的化成自己的东西,实践在自己的人生中。这就是他把学习看成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的原因吧。而如今,几乎家家都有书架,人们却不那么爱读书了,有些书都成了摆设,很少有像孔子那样读书如饥似渴,一本书读上十遍百遍的人了。在这方面我们要向孔子学习,要多读书、多实践,继而从中体会到孔子的“悦”——读书带给我们的内心愉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现在,人们交往绝大多数已经放弃写信,而改用E—mail,而且几秒钟就能把自己想说的话发布到全世界。就算没电脑,打个电话也能迅速地相互取得联系。可在古代,联系远方的朋友只能用书信,以两千五百年前的条件,信使传递信件的速度与今日相比可想而知。今天交通便利。地上有火车、海里有轮船、天上有飞机。可你想象一下孔子时代人们怎么出行呢?他的朋友要从越国去鲁国拜访他,就需带上足够的干粮、盘缠,赶着驴车,历尽千辛万苦才能见上一面。当孔子见到他久违的好友风尘仆仆来到他家时,怎能不欣喜若狂呢?而且其中的“乐”一定不仅在于聚会时的互叙衷肠,它也证明了孔子的德行与声望之高,远方的朋友才会不辞劳苦来看望他。

  尤其欣赏《论语·里仁篇》里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意思是说:看见贤能的人,要想着向他们看齐,遇见不贤德的人,要想着相对照地在内心反省自己。能够有向好的、贤德的人学习、看齐的心是很容易的,但如果真正落实行动可是不容易。生活中有些人会给自己找借口说“我已经尽力了”,“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等等。孔子的学生冉求就说过这样的话,于是他就给自己画地为限,不愿再努力进取了。这样看来孔子所说的“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多么及时和必要啊!它让我们就像照镜子一样,时常观察周围而反省一下自己身上是否有不贤之处,以便及时改正。我想我们身为教师,既要这样去教育学生,更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大家都努力照老夫子所教诲的去做,我想和谐社会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吧。

  读《论语》有感14年初,差不多用了两周时间,读完了‘国学四库’系列的《论语》

  一书。点染之余,却被文中的一章所触动:“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久久不能释怀。标与本的比对,因与果的关联,能否超然,全凭一念。

  《论语》之前的了解犹如皮毛。只有少许的篇章,有记忆,能诵读,背后深意说不全、参不透。从“学而”开始,不过两三篇便不知晓。确实惭愧。即便是每每去“三孔”游记、参拜也未能有所长进。

  无法穿越回到那个久远的朝代,只有透过书目记载,了解那过往的人和事。《论语》是一部老师与学生教学相长,交谈对话的收录集。涉及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的治国见解以及评价古贤的论述,记录有点像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有人问、有人答,偶尔也可以开个小玩笑。

  全书20篇,每篇若干章。至于章,其实就是几句话,因为是收录集,每篇的归类就不会绝对精准。篇目是按照收集语录的开始命名。有观点开篇的,如学而、为政、子罕、先进等;有学生名字开篇的,如雍也、颜渊、子路等;也有评价前人的,如泰伯、季氏、微子、尧曰等。

  书中多次学生向孔子求知识、见解。虽短短几句,见博学、见正念。有如问“仁”,刚毅、木讷,近仁;有如问“政”,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有如问“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有如问“孝”,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书中围绕教学、仁政、中庸、修为等内容,提出很多有益的方法,积极的引导人们入世。培养君子、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克己复礼开始。可叹“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的孔子最终的政治抱负没有实现。周游列国,多是颠沛流离。

  很有意思的发现是我们目前很多使用的语言,在20xx多年前,由孔子和他的学生开启,目前依然在用,留存至今。有如“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如也”,似乎现在只在陕西一带出门在外的人员他乡相遇,互称乡党。有如“先进于礼乐,后进于礼乐”。先进是进修之意。如今也指位于前列,可为表率,比较相似。流传下来的成语就更多,见

  贤思齐、文质彬彬、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任重道远等等。

  《论语》开创教化先河。学者、知识分子、悟道者们能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目标,值得彪炳和慨叹。于己。不才,奉行之。

  读《论语》有感15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我也渐渐地感受到:如果你了解学习,但是学起来不快乐,还不如不学,喜欢学习,你就会学好,但是不如把学习当做乐趣的人。我就是把学习当做乐趣的人,你肯定会觉得我为什么这么确定,但是你如果读了下面的内容,你也会爱上学习。

  那一天……我正在家里的书架上寻觅,突然我看见一本名叫《战国时期》的书。我一开始以为没有多大意思,但是越往后看就越有意思,我索性一口气把它全阅读完了,读完后书里面的内容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第二天历史课上,老师要讲战国七雄,问哪位同学知道相关的内容,我一下子大胆而自信的举手。老师给了我这个发言的机会,我于是讲了战国七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还有秦国的强盛和秦始皇统一中国等等,老师说我把他要讲的内容全说了。一下课,同学们就围着我让我给他们讲讲战国时期的事情,我很开心、很自豪,我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此更爱阅读课外书了。

  学习是快乐的,春秋时期的孔子明确的悟到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道理,圣人早已远逝,而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要抵触学习呢?从小学到初中我喜欢学习,更是把读书、做作业、学任何知识当做我生命中快乐有趣的事去做。

  学习时我就像驾着一艘小船,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学习就像一把钥匙,它为我们打开生活中的新希望。

  岁月匆匆,青春无价

  第五篇:读论语有感

  一则《论语》给我的启示

  有人说,《论语》如同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到方向;如同一盏浓浓的咖啡,能让我们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如同一部

  富有智慧的兵书,能让我们攻破人生的一道道关卡。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过:“半部《论语》

  治天下”。确实如此,《论语》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人,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多为他人找想。做任何事时,都要推已及人,将心比心,不能强人所难。

  例如我们身边的小事:坐公交时,老人上了车,也不为难那些年轻人,只是静静地等着他们让座;扫地时,有人不想扫,跟老师说,也不说某某某可以帮你扫;跟别人吃东西时,不想吃的,也不硬塞给别人吃。这些难道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有的人是自私的,不过有些人更多的是宽容、善解人意。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远是不受欢迎的,有宽容之心的人就会赢得尊重。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你关心别人,别人也会关心你;你对别人真诚,别人也同样对你真诚。世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的。就像种植物一样,你种什么,它长出什么。你种的是善果,回报你的是幸福美满;你种的是恶果,回

  报你的就是悲苦一生。有些人坚持不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做事只为自己着想,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最后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

  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尊重、宽容、关心他人,那么中国梦将离我们不远!

篇五:浅谈国之大者

  

  谈一谈对“国之大者”的理解(300字左右)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所谓“国之大者”,解决的是思想认识上的格局和高度问题。

  一是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也就是要“上接天线”,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上立得高、看得远,学会从中央的高度思考问题、理解政策;

  二是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党员干部需要对定邦安国的重大原则、重大立场和重大利益,做到心明眼亮;

  做到这两点,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跳出日常事务的思维局限,学会思考大局、大势和大事,培养政治家的头脑。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只有善于登高望远,善于从现象看本质、从苗头倾向看发展走向,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廓清各种迷雾、理清千头万绪。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我们党需要在新时代培养一大批这样的政治人才。

篇六:浅谈国之大者

  

  申论谈谈你对国之大者的理解

  国之大者,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最高目标。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更是一个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在当今世界,国之大者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的共同追求,也是各个国家的共同责任。

  国之大者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是指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繁荣。这需要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有长远的规划和战略。政治上,国家需要建立稳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经济上,国家需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上,国家需要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只有实现了这些方面的长远规划和战略,才能实现国家的最高利益。

  国之大者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目标。一个国家的最高目标是指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繁荣所要达到的目标。这需要国家在各个方面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政治上,国家需要实现民主和法治的建设,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经济上,国家需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文化上,国家需要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和创新,提高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只有实现了这些方面的明确目标和计划,才能实现国家的最高目标。

  国之大者是各个国家的共同追求和责任。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在追求自己的国之大者,也都有责任为实现全球的国之大者做出贡

  献。这需要各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秉持公正、平等、合作的原则,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只有实现了全球的国之大者,才能实现各个国家的国之大者。

  国之大者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最高目标,也是各个国家的共同追求和责任。只有实现了国之大者,才能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繁荣,也才能实现全球的和平与繁荣。

篇七:浅谈国之大者

  

  申论谈谈你对国之大者的理解

  国之大者,指的是国家最高层级的领导者,如国家主席、总理等。这些人承担着国家最高领导权的责任,需要具备高超的政治智慧、过硬的领导能力、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人民情感支持。

  在我看来,国之大者的首要责任是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的福祉。为实现这一目标,国之大者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具备领导才能。他们需要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政策,提出可行的战略和目标,鼓励人民积极参与国家建设。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善于倾听民意、善于舆论引导等方面的能力,以保持与人民的紧密联系。

  国之大者也需要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对象ivity,不受任何势力的影响,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行事。他们需要有远见卓识,善于洞察国际形势和趋势,制定明智的对外政策。同时,他们也需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总之,国之大者是国家和人民的重要领袖,他们需要具备全面的领导才能和高度的责任感,为国家和人民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也需要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国家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

  -1-

篇八:浅谈国之大者

  

  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与思考论文

  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与思考论文(精选篇1)

  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不离”

  “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必须做到沉着冷静、保持定力,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团结一致、敢于斗争。”广大青年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新形势新阶段的重要论述,正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世界之变、民生之变、风险之变,始终离不开的是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理想初心”、须臾不忘的“民生情怀”和前赴后继的“斗争决心”。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薪火相传的“理想初心”。从“新冠精准防控、成效显著”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从“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都充分说明我们党对世界发展趋势有着鞭辟入里认识,既结合世界变局,又立足国情。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中不能“缘木求鱼”,要守得住初心,把“小我”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大我”之中,尽心竭力的把小事办好、大事办巧、难事办成。要有“问底思想”,既要知道“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难点,又要知道为什么“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让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让中国式现代化成色更红。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须臾不忘的“民生情怀”。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民幸福生活的现代化,“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首先,人民生物质生活需求“离不开”以“人民至上”为关键出发点,围绕全民共富绘蓝图、做文章,聚力“群众幸福”当好考生、答好考题,确保我们“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其次,人民办事服务需求“离不开”以“人民满意”为最佳落脚点,干部干部就是要先干一步,既不拿“我不行、我不会”当挡箭牌,也不拿“花拳绣腿”揽瓷器活,更不拿“空话套话”避难逃责,要让自己坐最硬的板凳、办最难的事、吃最冷的饭,淌最急的河,实实在在做到干一件成一件,接一件解一件,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才能与人民一同奔赴中国式现代化的赶考路。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前赴后继的“斗争决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风险挑战层出不穷,但是斗争决心永不能变。要牢记“全党同志必须坚定信心,保持战略清醒,发扬斗争精神”的谆谆教诲,将闯关夺隘、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融入血脉。广大党员干

  部要明白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而是在惊涛骇浪、艰难困苦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成就的。要秉持“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的斗争精神,主动到“吃紧吃劲”的岗位上去,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以群众为师、以困难为石,不断学习打磨自己,才能练就一身本领,闯过一道又一道“娄山关”“腊子口”。要展现“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的斗争作风,直面风险挑战,一任接着一任干,绝不向苦难“屈服”,正是这种敢同鲸波怒浪、毒蛇猛兽“较量”的底气信心,才能让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稳扎稳打、成果经久不衰。

  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与思考论文(精选篇2)

  以“现代化干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自己所肩负的崇高使命,历练成长为具备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思维、现代化本领的“现代化干部”,勇挑重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向前。

  深入学习“守正创新、根植国情”的现代化理论,做“信仰如磐心如炬”的“红旗手”。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中国国情的实际特点,又突破现有理论的框架高度,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不懈探索的智慧“结晶”。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思想内涵,特别要深入体会其根植本土的“泥土芬芳”,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内核”,注重把握其历经“千锤百炼”的“实践价值”,在深学细研、常思常悟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诚“捍卫者”和现代化科学理论的忠实“实践者”。党员干部要做到思而行之、知行合一,以实际工作为“抓手”让科学理论在基层土壤上“生根发芽”,并为进一步更新完善理论体系提供可靠依托。

  不断开拓“因势而动、顺势而为”的现代化思维,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弄潮儿”。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亟待探索,还有许多未解的难题亟待化解,广大党员干部应不断增强对事物的洞察力和鉴别力,培养敏锐的视觉、听觉、嗅觉来发现潜在问题、聆听时代呼唤、捕捉重要机遇,敢于面对新局面、接受新事物,并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胜,党员干部要以改革破题、创新开路,顺应时代大势打破传统思维定式,以思想破冰引领实践突破,以新路径、新技术、新理念攻坚克难。但创新的同时也要守住中国式现

  代化的“根和魂”,始终不忘中国式现代的“总基调”和“主旋律”,让“创新之花”有条有序地绽放。

  持续练就“居安思危、敢于斗争”的现代化本领,做“跋山涉水渡险关”的“排头兵”。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风险与挑战并存,危机与机遇同在。广大党员干部奋战在伟大事业的一线,必须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以高度的清醒与警觉提早谋划,提前防范,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凡事三思而后行。万丈高楼不会平地而起,中国式现代化的事业也不会一蹴而就,党员干部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筑牢“基础”,打好“堤坝”,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前行过程中遇到急流暗涌,党员干部应当不推诿、不逃避、不畏缩,发扬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勇开“顶风船”,愿挑“千钧担”,做一名任劳任怨的“搬山工”,牢牢把责任使命扛在肩膀上、刻在骨子里、落在行动上,在担当奉献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巨轮行稳致远。

  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与思考论文(精选篇3)

  在“稳舵扬帆定锚”中奋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应时代潮流日新,行人间正道致远”,广大党员干部要应中国式现代化之势,顺势而为、借势而起、造势而进、乘势而上,“稳舵”“扬帆”“定锚”,护航中国式现代化的巍巍巨轮行稳致远。

  稳忠诚之“舵”,以“臣心一片磁针石”的坚定信念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稳舵定向势昂扬”。“心有所信,方能远行”,峥嵘百年,从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到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再到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无数共产党员始终怀揣着“坚定不移跟党走”的赤诚忠心,砥砺着“甘将热血沃中华”的信念力量,朝着国家发展的坚定目标前赴后继、一往无前。“船到江心牢把舵”,当前,我们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把稳忠诚之“舵”,把对党忠诚融入血脉、植入骨髓、注入实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赤诚忠心笃定坚定信念,以坚定信念校准前行航向,在新征程的大风大浪面前明确目标、昂扬气势。

  扬奋斗之“帆”,以“放使干霄战风雨”的斗争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扬帆破浪踏足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党的__以来,从引

  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蹄疾步稳;从八项规定改作风到打虎拍蝇反腐败,从严治党固本强基;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稳步迈进全面小康,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从战疫情、斗洪峰到化危机、应变局,风险挑战持续化解......道路艰险、挑战严峻,我们党始终以“敢涉险滩、勇爬陡坡、争闯难关”的斗争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懈奋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斗争魄力,主动奔赴乡村振兴主战场、矛盾集中第一线、改革发展最前沿,巧借发展之“风”,高扬奋斗之“帆”,在新征程上乘风破浪、勇济沧海。

  定为民之“锚”,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定锚聚力行致远”。“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从“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到“疫情防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精准关怀,再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胜决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始终把人民和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全体党员干部要厚植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深入群众、关心群众、了解群众、团结群众,了解新时代老百姓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新要求,从生活的细微处着眼、从群众的关心事入手、从民生的痛难点出发,在幼有所育、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细链条”上做好“强固”工作,笃定为民服务之“锚”,凝聚磅礴的群众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毅前行、行稳致远。

  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与思考论文(精选篇4)

  触摸“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时代热潮

  生活中,你最期待什么声音?14亿多中国人的心中,有美妙的律动、奋进的足音、磅礴的力量。近日,新华社发布融媒产品《14亿多中国人的心声》,献礼全国__的盛大开幕。该部短片以共情共融的镜头艺术为笔,和时代共鸣,与人民共情,描绘了当下14亿多平凡奋斗者的生活现状,透过短片中的“人民声音”,我们读懂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读懂了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真谛,触摸到了“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热气升腾的时代热潮。

  “我最期待的是客人进店消费的声音,就算再辛苦也不觉得累。”三年疫情攻坚战取得胜利,大街上恢复了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各大实体店迎来了久违的春天,人民生活工作的节奏步入了正轨。就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组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的数据极大地提振了我们的信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

  人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在这组数据中,我们看到国家在持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上做下了“大文章”,也看到国家把民生关怀落在了生产、消费、就业等各个关键节点的“小细节”。人间烟火气,最是抚慰每个平凡奋斗者的心,而如何守护这弥足珍贵的“烟火气”,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需要善作善为,选择“缩头”,便是选择了“不可为而不为”的明哲保身;选择“挺身”,便是选择了“不可为而为之”的问心无愧。面对民生和治理的“两难”问题,需在“两难”的岔路口潇洒转身,需顽强坚定地扎根在守卫奋斗的一线。

  “我最期待的是家乡变美的声音。”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国__上,浙江的全国人大代表、安吉县余村村支书汪玉成一句“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砥砺了广大基层干部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家乡变美,靠的是基层干部和老百姓们脚沾泥土,勠力同心,携手擘画乡村发展蓝图的接续奋斗。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基层干部、年轻创业大学生踏上了返乡之旅,像90后人大代表徐瑶看到国家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好政策,便毅然辞职返乡种西瓜,用特色产业为乡亲们踏出了一条致富路,也为乡村振兴工作发出了年轻声音。可见,年轻干部要珍惜与乡村的可贵缘分,要珍惜基层历练的宝贵光阴,学会在“满目荆榛”上摔打磨砺以练就“铁肩膀”,在“进退维谷”前破釜沉舟以拉满“成长值”。一代接着一代,充满梦想与荣光的接力棒穿越时空,基层干部与乡村振兴的故事永远未完待续。

  “我永远忘不了那天雨水打在国旗上的声音,雨再大,也应该来迎接这些战友。”这是一名老兵的庄严宣誓。中国巨轮一路航行,有太多太多的“平凡英雄”,他们坚守、奉献、奋斗,有的有名可索,有的早已无迹可寻,却自始至终贡献前行道路上的光与热,让盏盏明灯烛照巨轮航行的漫漫复兴路。作为基层干部,当自省效仿,从“榜样力量”中深植爱国热忱,自觉警惕“躲进小楼成一统”的看客心态,不做“逃兵”,不打退堂鼓,在家国复兴问题前勇做先锋,敢打头阵,以个人“星星之火”点燃为国效力、为民服务的“燎原之势”,做锐意开拓、守正创新的“弄潮儿”,以“越是艰难越是向前”的勇毅之姿,做推动发展、摸索前进的先行者,怀揣一以贯之的坚守擦亮初心使命,让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代代相承。

  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与思考论文(精选篇5)

  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人民情怀”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青年干

  部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对党忠诚”“为民奉献”“敢于斗争”的进阶密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汲取人民的“信仰伟力”、厚植人民的“奋进伟力”、凝聚人民的“斗争伟力”,迈好“奋进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

  从“中国式现代化”中解锁“对党忠诚”前进密码,汲取“信仰伟力”,迈开“对党忠诚”的坚定步伐,走得正。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能否把准新时代“脉搏”,与时代同向同行,关键要把青年干部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作为检验每一个青年干部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依据。青年干部要在学思践悟中牢牢把稳思想之舵,高举党的伟大旗帜,站稳政治立场、坚守政治信仰、把牢政治方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危机矛盾面前,能靠得住、用得上、顶得起。更要主动将个人的志向融于党和国家的事业,自觉把工作当事业干,把岗位当阵地守,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对党忠诚、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发挥青年干部激情无限的青春活力,做到保志保向、航向不偏,朝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奋勇前行,以“万山磅礴看主峰”的伟力不懈奋斗,把“中国式现代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中国式现代化”中解锁“为民奉献”前进密码,厚植“奋进伟力”,迈开“人民至上”的稳健步伐,走得远。党的__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青年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要有成事的真本领。青年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要厚植人民情怀,时时依靠人民、事事为了人民,处处造福人民,始终将人民群众在心中“置顶”,要把“人民”二字深深地镌刻在心上,把“为民”二字落实到行动的“坐标轴”上,能够感人民之所感,知人民之所需,在脚步向下、躬身行动中彰显赤子心、诠释为民情,葆有此心不改、此情不变的热忱。无论何时何地,要把为民奉献作为毕生追求,要把人民期盼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所需作为工作重点,将人民群众满心的向往转变为可见可感的美好现实,将人民群众的一个个“微心愿”转变为“幸福清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青年干部要坚持一切从人民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常念“民之所忧”、常行“民之所盼”,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确保让“干的事”精准对接“盼的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中国式现代化”中解锁“敢于斗争”前进密码,凝聚“斗争伟力”,迈开“顽强斗争”的坚实步伐,走得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青年干部要坚定“功成必定有我”的执着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善于学习掌握会干事的方法,不断积累自己的“才气”和“底气”,练就“宽肩膀”,学成“真本事”,用新思维、新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处置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百折不挠的韧劲、踏石留印的精神,保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实干劲头,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更要以愿干肯干的冲劲、苦干实干的韧劲、能干会干的闯劲,高举旗帜“奋发干”、锚定目标“埋头干”、奋勇争先“大胆干”,做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挑战面前不退缩、在逆境面前不悲观,亮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保持战略主动,自觉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敢于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意识和本领,做“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征路上“永葆实干热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奋力谱写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绚丽篇章。

篇九:浅谈国之大者

  

  浅谈爱国主义

  浅谈爱国主义

  摘要: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个体或者某一群体自身所属“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思想情感和态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毛泽东、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核心在不同时期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都作出了深刻论述,为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爱国主义观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正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凭借殖民主义,疯狂侵略贫穷落后国家,肢解被侵略国家并对被侵略国家和民族进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这一历史背景决定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爱国主义思想,就是支持并号召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深刻地指出:“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没有的东西。”工人阶级只有推翻资产阶级国家,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民族,这时的无产阶级才能称得上有国可爱,才能真正举起爱国主义的旗帜。马克思恩格斯所倡导的爱国主义,就是被侵略被压迫的民族要全力反抗外国的侵略,解除国家的被侵略和民族的被压迫,这是报效自己祖国和民族的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坚信,只要发生侵略战争,被侵略国家的爱国主义者就必将团结一致,义无反顾地起来保卫自己的祖国,打败侵略者。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为争取国家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斗争的爱国主义。为被侵略国家被奴役民族的爱国主义者指明了方向。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压迫民族来说,反抗殖民统

  治,争取国家和民族的解放,粉碎外来势力加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既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也是推动自己祖国和民族进步的必然要求。

  二、列宁的爱国主义观

  l9世纪末2O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加紧侵略扩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与被侵略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面对空前尖锐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列宁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解放的爱国主义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总目标紧紧联系起来,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著名口号,坚持、发展并实践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爱国主义思想。列宁以实际行动实践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想,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位真正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爱国者。在领导国内推翻沙皇反动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祖国伟大斗争的同时,列宁还将爱国主义的行动赋予了更高的国际主义的意义。

  列宁认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争取民族解放的国家的爱国主义者,应当“进行忘我的工作来发展本国的革命运动和革命斗争,毫无例外地支持所有国家的同样的斗争,同样的路线,而且只支持这种斗争和这种路线”。正是由此出发,列宁反对不作任何“妥协”的小资产阶级的狭隘的爱国主义,提出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应是以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为基点的爱国主义。列宁把本国的解放斗争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有机结合在一起,赋予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以新的内涵,为我们辩证理解和正确实践爱国主义提供了宝贵启示。

  三、毛泽东的爱国主义观

  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爱国主义思想,并结合中国实际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毛泽东的爱国主义观,是与拯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国家没有独立之前,爱国主义首先表现为争取民族独立,就是“变中国为独立、自由

  和领土完整的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后,爱国主义则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就是“愿意为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祖国服务,并且懂得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事业,离开共产党所领导的劳动人民,他们就会无所依靠,而不可能有任何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的爱国主义观,是建立在充分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之上的。爱中国,就是爱中华民族。毛泽东一贯强调要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绝不屈服于霸权主义的任何压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毛泽东相信,中华民族有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有敢于反击外敌侵略的决心和力量。与此同时,毛泽东主张中华民族应当对人类有所贡献,提出不要妄自尊大,要向先进国家学习。

  毛泽东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那就是把“爱国”与“爱民”紧密联系起来,并逐渐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一个与爱国主义相伴相生的观念。毛泽东认为,共产党人应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为群众服务,就是要处处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四、邓小平的爱国主义观

  邓小平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继承者和积极的丰富发展者。赋予爱国主义以崭新的时代内容。爱国主义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把中国的发展与爱国主义紧密结合起来,是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新视角。

  1990年,邓小平在《振兴中华民族》的谈话中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当我听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马上就联想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发展与爱国主义是互动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中国发展了,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热忱就会更高。同样,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起来了,又会成为中国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而历史经验证明,中国要实现发展,就必须也

  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意义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又实现了高度一致。

  邓小平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

  抽象的吗?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下的每一个公民,每一个青年,我们的要求当然要更高一些。”社会主义赋予爱国主义以崇高的理想和崭新的内容,爱国主义则是社会主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强劲的精神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改革开放之路,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扫除经济发展的障碍,为发展生产力开辟广阔的前景。因此,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国家尊严。

  邓小平提出:“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国格是一个国家在对外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风度和品格,它既是一个国家的独立、主权、尊严、风貌诸方面的统一,又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形象、威望的综合体现。如同一个人不能没有人格一样,一个国家也不能没有国格。“如果中国不尊重自己,中国就站不住,国格没有了,关系太大了。”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现实土壤中,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五、如何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我们看到无数爱国志士对我们微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在爱国之路上的苦苦追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杜甫在爱国路上沉重的叹息;“苟以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在爱国之路上的凌云壮志;沧海桑田,历史巨变,爱国精神却代代相传。这些人的光辉形象和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永远激励

  着每一个中国人奋发向上!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已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那么如何让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呢?

  第一,自觉维护祖国利益。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当祖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外来侵略时,自觉地担负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当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利益。

  第二,知我中华,培育爱国情操。爱我中华,必先知我中华。爱国志士秋瑾说:但凡爱国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国文字、历史,即不能生爱国之心也。学习历史,知我中华,是升华爱国情感的基础。要学习中华民族建设祖国家园、创造灿烂文明的历史;学习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历史;学习中华民族反对民族分离、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更要学习和了解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

  第三,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国家的繁荣源自于民族团结和领土的完整,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使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和睦,始终是人心所向。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致力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利益和权力;一直致力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而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更是全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我们当代大学生是促进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生力军,要自觉做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模范,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思想、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为全面开创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增强国防意识。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坚持走和平

  发展的道路,永不称霸,永不侵占别国。但是,中华民族也是一个不畏强暴,不容他人侵略的民族。我们秉承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家统一和发展的目的建立强大、巩固的国防。国防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增强国防观念,心系国家安危,自觉关注国防,了解国防,热爱国防,积极履行国防义务,努力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智

  慧和力量。

  一

推荐访问:浅谈国之大者 浅谈 之大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