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亿赛范文网!

教学措施7篇

时间:2022-08-29 13:06:01 来源:网友投稿

教学措施7篇教学措施 教材分析与措施教科书名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上册人教出版社03年1版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措施7篇,供大家参考。

教学措施7篇

篇一:教学措施

分析与措施 教科书名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六年上册 人教出版社 03 年 1 版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 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 编写原则等为指导, 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 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

 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 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 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同时, 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 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改进分数乘、 除法的编排, 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与整数、 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同样要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

 因此, 实验教材的编排与原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1)

 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 分数除法的意义, 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

 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 除法计算的问题,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 除法算法和算理, 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

 借助操作与图示, 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 除法的算法和算理。

 (4)

 不再出现文字叙述式的计算法则, 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 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 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 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5)

 调整了分数乘、 除法应用问题的编排, 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改进百分数的编排, 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 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3.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 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与前几册一样, 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

 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位置” “圆” 两个单元。

 4.

 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 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 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

 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

 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

 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 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本身 就是一本教科书 。

 二、 学生情况分析 1、 认知情况 经过前面 5 年的数学学习, 大部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学会了整数、 小数的加减乘除。

 分数的加减法。

 在数与代数、 空间和图形、解决问题、 统计、 数学广角等领域都已涉足。

 但少数学生对于计算还不熟练, 抽象能力发展滞后, 对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尚有困难, 缺乏综合分析能力。

 2、 情感、 态度 学生课堂纪律较好, 学习习惯较好, 但也存在不平衡性, 有些学生因为学习失败对数学失去信心, 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在教学中边教新知识, 边帮助他们弥补旧知识。

 有部分学生已经提早进入青春期, 在教学中要尊重他们寻求独立的要求,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学好数学。

 学生 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 师生 关 系 就是一种质 量。

 方向优于方法 , 规律重于规则。

 确定教学目 标要避免贴标签式的所谓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分数乘、 除法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 除法的计算方法, 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 除法, 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 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 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 会用圆规画圆;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能运用平移、 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 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 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二)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 初步形成观察、 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

 养成认真作业、 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 圆, 百分数等。

 难点:

 1、 学习整数、 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

 2、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3、 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 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善教者善言(趣说、 妙问、 善喻、 智答)

 ” 。

  四、 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 1、 首先吃透本册教材的内容, 掌握本册教学的重难点, 并有个完整的学期教学设想; 其次要一步一个脚印的上好每一堂课。

 2、 继续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工作目标。

 3、 加强学生订正错题的工作。

 4、 关注后 30%的学生的学习, 并加强个别学生课余时间辅导。

 5、 用“学有所得”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附:

 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教时 备注 2课时 1 9. 1—9. 4 位置 分数乘法 1 课时

 2 9. 7—9. 11 分数乘法 4课时

 3 9. 14—9. 18 分数乘法 解决问题 1 课时 3课时

 4 9. 21—9. 25 倒数的认识 整理和复习 单元测试 1 课时 2课时 1 课时

 5 9. 28—10. 2 单元测试分析 分数除法 1 课时 2课时 10. 1—10. 2 国庆放假 6 10. 5—10. 9 分数除法 1 课时 10. 5—10. 8 国庆放假 7 10. 12—10. 16 分数除法 解决问题 3课时 1 课时

 8 10. 19—10. 23 比和比的应用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2课时

 9 10. 26—10. 30 单元测试 圆的认识 2课时 2课时

 10 11. 2—11. 6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2课时 2课时

 11 11. 9—11. 13 单元测试 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2课时 2课时

 12 11. 16—11. 20 整理和复习 确定起跑线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 课时 1 课时 2课时

 13 11. 23—11. 27 百分数和分数、 小数的互化约分 4课时

 14 11. 30—12. 4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15 12. 7—12. 11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2课时

 16 12. 14—12. 18 单元测试 统计 2课时 2课时

 17 12. 21—12. 25 合理存款 数学广角 2课时 2课时

 18 12. 28—1. 1 总复习 3课时 1. 1 元旦放假 19 1. 4—1. 8 总复习 2课时 1. 2—1. 3元旦放假

 20 1. 11—1. 15 期末考试

  21

篇二:教学措施

“改进课堂教学”措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感悟到传道需要艺术才能吸引人授业需要方法才能塑造人解惑需要技巧才能完善人。为此我孜孜不倦的学习教育教学先进理念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尝试教学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凸现了自己教学的优势。那就是我以语言的亲和力拉近了师生情感的距离调动了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我以思维能力的培养来设计和分析问题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我以分层教学等课题研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实效性。用学生的话来说 “爱听数学老师的话爱上数学老师的课爱问数学老师的问题” 就是对我教学工作的肯定和激励。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照“改进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 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感觉到在优化教学过程、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不同数学需要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随着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严重流失在教学目标制定上过分强调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淡化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情感态度教育”等方面的要求。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力不足。对于书上的例题、习题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层再创造或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对课本的通盘考虑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和选择或者对联系学生实际对问题情景的再创设等有所尝试还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广度。

 三在精心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学法指导力度不够。

 四对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有所改进但仍停留在浅层次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

 为了更加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制定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一、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研究与分析 新课程理念要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凸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于长期担任毕业班教学的我来说 如何短时间内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 学

 生的学习基础、学生的特长、学生的个性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 是落实教学各个环节、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我改变了传统“从前任教师那里获取学生的基本情况”的方法先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学生第一手资料主要是现在数学学习的现状、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学习的困难、数学学习的目标、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与教师交流的方法及在数学学习中希望得到老师哪些帮助等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客观与主观情况适合学生个体差异来有效完成教学工作。然后在边教学边实践中获取学生的直接信息再与学生个别交流由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真正达到师生情感上的互动到学科教学上的互动。今后在加强学生个体差异调研与分析的前提下系统制定适合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措施 1课前预习分层指导2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分层3布置作业分层4辅导学生方法的多样化。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教学的追求也是实现知识内化的要求和需要。为此我将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制定适合教材和学生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1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指导下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加强双基训练和能力培养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和德育。例如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收集相关数学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

 2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根据学生现有认知结构预见教学过程中知识生成的困难对旧知识进行适当地迁移和铺垫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系列过程既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3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分层次地分散难点和重点借助于学生探究、操作感知活动和信息技术整合等手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各层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真正体现数学教育的实质 “数学是大众的数学” 。

 2、知识处理的有效性 1在充分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地位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安排、进度适当进行调整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2对教材上的例题、习题有的放矢进行创新与改进增加问题设置的坡度问题结论改造成开放题、探究题把例题改造成置身于与学生生活背景中感兴趣的同类问题把一些“静”的问题动起来、活起来把一些理性知识转化成学生通过直接感知体验再上升的知识生成过程等让学生的学习活起来、乐起来。

 3、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体现在“教”为“学”服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达到师生互动、和谐发展。

 1继续尝试和完善分层教学方式的运行机制针对个体差异提高个体学习的有效率。

 2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继续尝试多种教学模式的研究。例如“抛锚式” 、“体验式” 、 “问题情景式”等综合运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

 3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的研究特别是教学策略的研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的学法指导着重于①学生自学方法的选择与学法指导②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组合应用开展学法指导③学法指导在通过数学内容学习、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挖掘和渗透。

 4、多媒体运用的有效性利用学科与信息技术适切、适量的整合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在贯彻适切、适量的整合方面努力加强对教材的疏理 1对教材中体现较强的运动思想平移、翻折和旋转和函数映射思想等尽量通过多媒体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

 2数学中图形的生成、美感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来体验、感悟。

 3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通过多媒体分解为各个环节从而得到突破。

 4把一些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活动置身于现代化信息技术背景下帮助学生理解、应用。

 5、学习评价的有效性通过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鼓励成功、促进学习。

 1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评价自评、他评和互评形式进行激励评价。

 2作业评价教师用激励的语言和符号给予学生评价。

 3 分层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给予分层评价 激励学生达到 “最近发展区” 。

 4阶段评价学生阶段总结评价、家长督察反馈评价、教师过程检测评价交流互动。

 三、注重教师的反思与提高 教师的每一次教学反思就是新一轮的业务提高为此要学会反思努力做到 1 认真做好每一张教案的问题生成批注。

 2 认真写好每一堂课的教后感。

 3认真做好单元教学反思。

 4认真撰写教学反思类的案例和论文。

 通过以上改进课堂教学措施的制定 力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逐一落实从而使课堂教学质量有更大幅度的提高。

 新寺学校

 杨莲花

篇三:教学措施

校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是教育的生命线, 教学质量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

 在飞速发展、 前进的当今社会中, 为了 教育的改革, 学校的发展,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深切的认识到深化教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和任务的艰巨性。

 “在质量中求生存, 在质量中求发展” ,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是我任职以来一直关注的焦点,

 因此, 在今年我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也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 主旨和主线。

 我通过一学期的工作, 对我校的教学做了 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深思熟虑后在本学年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紧抓教学质量:

 一、 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 课时计划, 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 决不随意加课减课。

 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 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 并与奖惩挂钩。

  二、 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深化教学改革,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工作中, 教师要坚持遵循新课标, 钻研教材, 研究学法、改革教法、 狠抓双基、 培养能力、 减轻负担, 提高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要根据各年级、 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 制定教学目 标, 使"向 40 分钟要质量"的口 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 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拓宽知识领域, 调整知识结构。

  第一, 把功夫下在课前。

 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 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 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 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仔细备课。

 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详细教案、 备教学目 标、 备教学环节、 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 备教法和学法、 备板书设计, 必须严格做到六个统一, 即统一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教学进度、 教学资料、 测验考试和教学目 标。

 第二, 把力量放在课内。

 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 必须遵守几点原则:

 ( 1)

 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 标; ( 2)

 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 3)

 必须当堂检查、 反馈和巩固。

 第三,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 注重教师自 身形象, 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爱每一个学生, 和学生交谈要和蔼可亲、 使学生喜欢自 己。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改变处处为我独尊的个性。

 2、 教师要多赞美, 少批评, 多种奖励并举不吝惜对学生的赞美,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或成功, 努力让学生有一个好心情, 这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克服困难。

 讲究批评艺术性, ,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以求激发兴趣, 提高积极性。

 3、 为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就要鼓励学生不囿于现有的答案, 大胆提问, 大胆质疑, 哪怕提出的问题希奇古怪, 不着边际, 也不要加以指责和批评, 而是要循循善诱, 逐步教会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通过讨论解决疑难, 在议的过程要求学生

  解放思想, 各抒己见, 取长补短, 使答案渐趋完美, 以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个性。

 三、 学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 :

 ( 1)

 随堂听课, 不打招呼, 听后个别交换意见, 提出要求和建议。

 ( 2)

 全校教师互听, 听后评课说课, 提出自 己的看法和想法, 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促进 教学水平的优化。

 组织教师评课活动, 使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 3)开展业务学习, 学习名 师名 校的讲座, 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 对教师的教学常规检查:

 1、 听( 听课堂教学)

 ;

 2、 看( 看备课笔记、 作业批改)

 ;

 3、 座谈问卷 ( 开学生座谈会、 问卷调查, 了 解教师的教学情况)

 ;

 4、 总结提高( 在上述调查基础上, 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 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五、 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 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 高质量地正常开展, 培养全体教师严谨、 认真、 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同时, 加强对个别教师培养, 给予指导和建议提高其业务能力。

 在抓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校大力开展各项活动, 每月 至少一次,

 数学竞赛, 我写的最棒( 写字)

 , 作文竞赛等活动, 既丰富了 学生的业余生活, 又加强了

  学生的基本功的锻炼, 同时也让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 己的特长, 把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六、 加大对后进生转化力度, 提高学生整体成绩

  教师要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 让后进生树立信心。

 坚持日 常转化。

 任课教师每周利用课余时间, 与后进生进行谈话, 补习至少一次并有记录, 在课堂上教师对差生要多启发诱导, 多提问差生,多检查他们的课堂作业。

 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进行鼓励, 让他们找回自 尊和自 信, 树立起奋发向上的动力。

 最后一名 差生进步了 , 整体质量就自 然会水涨船高。

 总之, 人们也越来越明确创造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教育的价值,所以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把知识活学活用, 使他们具有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因此, 我校在新的一年内将加大力度改进教学, 狠抓质量, 把教学和教研紧密结合,以教研带动科研, 以科研促进学生成绩提高, 人人要有教学研究专题和研究成果; 使教学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提高, 使学校成为受学生欢迎, 使领导放心, 让家长满意的好学校; 不辜负旗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期望。

  高坝店镇双寨小学

篇四:教学措施

天地2005.7朱成贤方法探寻改 进 教 学 措 施 转 变 学 习 方 式改革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 主动、探究、合作”的新学习方式,已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过于强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教学现状确实令人担忧,严重地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精神,非改不可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单一的他主的与被动的学习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完全针对学生,它涉及到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转变。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学习方式的转变已迫在眉睫 !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我们教师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入手,要改进教学措施,加强学法指导。下面就这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一起探讨。一、改变课堂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 灌输—— — 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基本上是“ 听讲—— — 笔记—— — 练习”,这种教师主宰一切,一讲到底的“ 注入式”教学模式,严重地扼杀了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严重地损害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导致课堂上出现“ 师云亦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近期,笔者对所在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从中可以发现,他们普遍不喜欢由老师唱独角戏,而自己被动接受知识的“ 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也不喜欢完全由学生自己学习的“ 放羊式”课堂教学模式,而绝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 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师生互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要改变旧的课堂模式,建立新的课堂模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教学活动民主化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提问题,鼓励学生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应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我们不妨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以探讨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学习、讨论和研究,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思考、敢于探究的良好习惯。(2) 教学手段多样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运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像、录音、幻灯、课件等,形成一个生动活泼而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求知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又能使“ 教师 ! 学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为“ 教师 ! 学生 ! 媒体”相互配合,积极连动的新颖课堂教学模式。无数实践证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急切的求知欲望。(3) 教学方式多样化在一个教学群体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也大不相同。在语文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千万不能只用单一的“ 灌输”方式,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或提问式,或讨论式;或精讲多练,或先讲后练;或让课堂变成舞台,让学生去表演、去歌唱、去朗诵。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这样做,无疑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二、改进教学方法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不少教师非常喜欢“ 讲”,不管授什么课,教什么内容,总是一味地“ 讲”,生怕学生听不懂,时常一“ 讲”到底。在他们的脑中,“ 讲”似乎就是他们惟一的最有效的教法。而我们的学生呢,个个却目瞪口呆,苦不堪言。这真可谓“ 言者滔滔不绝,听者昏昏欲睡”。试问,像这样的教学,怎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 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又怎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两者相互适应,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果我们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教师就必须摸索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时,都要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钻研教材、设计教案、组织教学、指导练习。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当然,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任何教学方法的选取采用都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客观实际。例如,小说散文教学宜用欣赏法,诗歌教学宜用朗读法,文言文教学宜用评点法。方法多种,必须根据实际灵活使用。三、加强学法指导吕叔湘老师曾说过:“ 教师培养学生学习,主要是教会他们动脑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这对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增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教会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做笔记;应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如何归纳,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凡此种种,一句话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并且要把学生置于动态的、开放的、多元的和生动的学习环境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和渠道。我们的学生在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之后,他们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他们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地得026

 综合天地2005.7方法探寻《 语文课程标准》的“ 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指出了语文教学既要传递文化知识,又要注重养育人性。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文学教育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之一,它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在学生的个性修养、人格养成、道德素质提升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文学教育有利于语文知识的积累与拓展在长达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里,涌现出了许多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非常完美的文学瑰宝。而这些“ 文质兼美”的艺术珍品,则成为语文教学中知识积累和拓展的最好范本。如苏轼的散文名篇《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夜晚,同时也流露出遭贬生涯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此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审美认知过程,提出环境描写对人物心境的衬托作用、侧面描写的艺术奇效等语文知识范畴,使学生在欣赏美文的同时,积累一些丰富的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同时,在朱自清的《 背影》一文中,我们可以通过作者对父亲背影的两次描述,来探求文学语言的简练准确、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等有关问题。二、文学教育有利于陶冶性情,塑造完美的人格古往今来,有许多文学作品闪烁着先人对人生、对社会的真知灼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他们远大的理想、高尚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因此,学习这类文学作品,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孟子《 孟子·尽心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离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岳阳楼记》)⋯⋯这些价值理念,对于当今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正确对待“ 利”与“ 义”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除此之外,文学作品所承载的某些道德内涵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方式出现,较之抽象的、空洞的说教,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因为文学作品的一大特质是用形象反映生活,它通过一幅幅具体鲜明的生活画面,一个个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使人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读者受到熏陶和感染,并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如从“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感受诗人赤子般的爱国情怀;从“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领会作者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和甘为人民做牛马的无私奉献精神;从《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鼓舞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的火热衷肠。三、文学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只有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才能够完成。但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本身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如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欣赏“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时,教师引导学生由诗句联想到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 和平与发展,再由这一课题组织学生讨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不幸: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最后让学生在对当前国际局势的分析后达成共识:创造和平的家园我们义不容辞。这一过程是学生思维全面启动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得以显现和提高。由此看来,文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继承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用文学的琼浆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单位:甘肃通渭县碧玉初级中学到发展。例如,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初学文言文常常觉得比较难,难以准确把握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我们教师不妨把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下面以文言虚词“ 之”为例:① 在动词后作宾语时,往往作“ 代词”用。如:“ 肉食者谋之”。② 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时,往往作助词“ 的”解释。如:“ 是非君子之道”。③ 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作助词,无义。如:“ 悍吏之来吾乡”。④ 在 主 语 后 , 又 无 其 它 动 词 时 ,“ 之”往往作动词解释。如:“ 吾欲之南海”。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能把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传授给学生,那么,他们就得到了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化难为易,学习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求知的热情就会更加高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对我们教师的具体要求,也是时代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我们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改进教学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也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当然,转变学习方式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奋斗 !单位:浙江宁海县越溪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孙 犁 陈亚军027

篇五:教学措施

教学的具体措施 洪庙中学语文组

 张炎珍 虽然刚走上教师岗位, 但是随着二个月来的教学实践, 我作为语文教师, 渐渐地明白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 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形成学习能力、 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 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近年来, 中学语文推进课程教材改革,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 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少、 慢、 差、 费” 状况并未彻底改变。

 针对以上存在的状况, 也为了更好地贯彻“二期课改” 的精神, 体现工具性、 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特征, 使“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先进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具体措施:

 首先, 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而言, 教师必须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具体来讲,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 生活积累和思想认识水平, 关注学生的兴趣点、 障碍点和发展点, 将学生的昨天、 今天、 明天综合在一起, 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也就是说, 每位老师必须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 初中老师要制定出符合初中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 不能从自己的接受水平出发来主观臆断教学目标, 必须要考虑你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能不能切实地使学生完成; 初中老师不能制定出适合高中生或者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

 比如, 上《鲁迅放学回来做些什么》 时, 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侧重的是德育目标,因为初中生在课余时间该干些什么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 也就是说他们正处于一个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候, 所以我设计的教学目标以完成德育目标(通过对鲁迅兴趣爱好的了解, 培养做事认真仔细的特点, 进而向鲁迅学习培养良好的习惯。)

 为主。

 更为主要的是,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而不要将三个维度隔离开来。

 语文学习是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感受来理解、 体验、 领悟、 鉴赏内容, 培养、 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 因此, 目标的确定必然要考虑到字、 词、 句、 篇的因素, 考虑到蕴含在字、 词、 句、 篇中语言知识和思想意义, 但是,目标定位又不能从概念出发来落实字、 词、 句、 篇, 而是要从语言的积累、 语感的培养、 语言运用规范的发现等角度来考虑。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养成教育, 关键是要培养一代人的素养, 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以这个为宗旨, 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 有所感悟。

 每一堂课, 每一单元的教学, 都为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正确的价值观打基础; 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要贯穿在语文学习的全过程。

 此外,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 不能面面俱到, 而是要有重点。

 要将一堂课的目标与一个单元的目标、 一个阶段的目标结合起来考虑, 有些目标应有适当的反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要依据学生的实际, 随机调整已定目标。

 其次, 语文教师要上好一堂语文课, 必须正确把握教材内容, 熟读课文内容至少要三遍以上。

 我们说, 要讲好课文就必须对课文内容有十分的把握, 才可以在学生面前有话可说。所以, 语文教师要有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

 要独立钻研, 就要沉浸到文本之中, 在读上下功夫。

 要在读的过程中, 发现动情点、 疑惑点, 并依据动情点、 疑惑点深入钻研, 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与文本、 作者进行对话, 或共鸣, 或质疑, 逐步形成自己的认识与见解; 要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 并能借助相关资料和工具书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领会、感悟蕴涵在文本中的道理; 能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和自己的阅读思路, 找到词句与词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以及关键语句、 语段与文章中的作者思想感情的内在联系, 全面、 正确地把握教材内容, 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 为确定教学思路打下基础。

 教师只有自己对文本有了很深的接触, 只有自身能与作者进行交流; 才能够带领学生感受文本, 与作者进行对话。

 再次, 精心设计并合理实施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最重要的, 不仅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认知水平; 而且, 更为主要的是, 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

 先来说导入语的设计, 导入语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 比如:

 我在设计《鲁迅放学回来做些什么》 的导入语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

 做个小调查, 关于学生自己的课余生活。

 这个小调查符合学生实际,且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再说整体感知课文:

 要引导学生沉入文本, 使他们能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不断地依据自己的已有积累和思想认识水平来体验和感受, 并在体验与感受的过程中不断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对话、 与教材编写者对话, 在对话过程中产生共鸣, 或产生疑问; 要促进学生自觉地运用比较的方法, 逐步地形成思辨能力; 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之间、 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捕捉学生的兴趣点、 障碍点和发展点, 及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要鼓励学生借助注释、 工具书和有关资料来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要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 集体探讨有机地结合起来。

 另外, 教师要有“存疑”的意识。

 一堂课, 不可能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要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要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作用, 引导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角色定位意识, 集体解决有关问题, 并能将小组共识和分歧点向全班同学进行介绍; 对一堂课不能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内涵比较丰富的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进一步思考, 一定阶段后再重新认识。

 还有,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主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的作用,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要依据学生实际问题给以必要的点拨和指导, 要以教师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不断唤醒学生的已有记忆, 认识感受新知, 并在学习过程中激发想象力, 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

 此外,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感的培养。

 首先, 教师要进行泛读一遍, 再要让学生反复地朗读, 粗读课文后还要让学生进行长时间的默读, 沉入到文本中去发现问题, 与文本进行对话。

 要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

 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文化现象, 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相关的文化常识, 了解不同阶段的重要文化思想和著名作家、 作品, 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的感受, 能对作品内容和表现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应结合课文阅读, 向学生推荐有关的作品, 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 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与感受文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培养学生查阅资料、 运用工具书的习惯,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为最好的学习方法便是良好的习惯, 尤其是语文贵在平时的积累。

 最后来谈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 要培养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 让学生在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主动学习优秀、 典范的语言, 并能吸收、 内化, 使之转化为自己的语言。2、 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将对生活和社会的体验、 认识与语文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切实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

 写作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情想抒, 要把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笔习惯放到重要的位置。

 应鼓励学生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 所闻、 所思、 所感, 引导学生形成写随笔、 杂感的习惯。

 要让学生从现有生活中提取素材,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将对生活的实际感受与对未来的憧憬联系在一起, 表达自己的思想, 表现自己的追求。

 以上就是我关于改进教学的一点建议, 也是我在这几个月的教学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之谈。

篇六:教学措施

研究学刊2018·九月(下)【摘 要】趣味识字即将文字用趣味形式教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旨在帮助小学生完成基本生活字体的认知和拼读。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性较强,通过趣味识字方法辅助教学,能帮助我们完成教学任务。【关键词】趣味识字 教学措施 小学语文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8.132语文是现有的小学学科教育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表达、交流能力的发展都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趣味识字教学措施的运用就是为了辅助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和对其他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教师对于教学措施的课堂教学运用要遵守科学、合理的原则,不仅要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和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善于选取合适的教学措施,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让学生对学习过程充满兴趣和保持热情高涨。一、教师要意识到趣味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教师在平时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经常会创造出一些适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境,便于学生更好的进入到语文的学习中。而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做得最好的地方就是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让一个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那他的课就成功了一半。趣味识字,是根据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涵义,对文字进行解释的过程中使其充满趣味,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一种教学措施。比如,教师在进行关于木、林、森三个字的教学时,就应该联系他们的象形特点,利用树木的图片完成趣味拼造,木字的卡片上就应该有一棵树的形象,然后上方或者下方写“木”字,在字体的上方进行“mu”的拼音拼读,林和森字的卡片上改变形象为两棵树、三棵树和背后很多树。在直观的图片展示中,学生对于这几个字之间的联系体会得更深,对于木、林、森字的记忆自然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二、教师借鉴成功的趣味识字教学案例和总结失败的案例古语有言: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教师在通过实践探索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时,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是借鉴他人经验就比较容易了。而且还可以有助于我们归纳出不同教学对象,比如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的小学生,不同教学体现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规律,最重要的是,这样可以节省我们的教学实验次数和时间,进而转向正确的教学实践中去。当然,教师也应当关注不同教学方法和趣味识字教学措施能不能相辅相成的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游戏教学法和趣味识字的结合对教学效果就是正向的。在一年级学习生字的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分配不同的趣味识字卡片,在准备时间过后进入比赛环节,看看哪个组回答正确的卡片最多。当然,这样一堂课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教学设计,对各个教学环节都十分熟悉,对教学时间的把控力等等,但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可以称得上是好的教学。三、教师应当注意趣味识字的负面影响教师在针对趣味识字这一教学措施进行运用研究分析时,也应当要注意和观察到它的易错性和负面性。教学方法就好比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工具,就算工具已然熟练于心,但是教师仍然需要警惕工具的反噬性。趣味识字的易错性在于它本来就是针对象形文字的造字特点来进行趣味设计的,所以如果遇到个别基础汉字不是或者不具备象形特点的时候就较难展开教学。它的负面性在于小学生的认知方面和意识影响,即上方举例的“木”字在一棵树的图片上小学生是认得出来的,但是放进其他情境学生的认知就较为模糊甚至错误;意识方面的影响在于因为在这样的教学中小朋友一直或者只意识到象形部分,而对汉字的本体不求甚解,就有可能造成他们对汉字的涵义造成误解。比如,在孩子们趣味识字中, “土”的解释是下面有泥土上面有两片叶子的幼苗,也是根据象形做的趣味延伸,有可能孩子们就会以为上面长了这种类似幼苗的才叫泥土,其他都不是。这样的认知对于以后孩子们进入形式运算或者具体运算阶段时概念的领会是有阻碍的,不利于他们对于名词概念的理解和意义建构。四、教师可以借助科技进步发展课堂教学中的趣味识字从古至今,教育和教学用品都是随着科技进步而进步的。比如,几千年前,我们用的是竹简和刻刀,一千多年前,我们用的是笔墨纸砚,十几年前我们用的黑板粉笔和板刷,现在我们用上了电子白板、翻页智能笔、平板等等,这就是在教学工具方面最为直观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从教育角度来讲,我们从最初的没有普及教育到小众教育再到义务教育,都是在不断进步。所以现今的教师应该学会与时俱进,学会用科技来辅助或者更新趣味识字这一教学措施,比如,趣味汉字由简单的卡片到防水并且防划花的塑料卡片再到触摸就可以发音的电子卡片,单从卡片,就完成了从单一的视觉冲击到视听感官的刺激的巨大飞跃。趣味识字环节从以前的教师一对多个学生的对话到现在学生与平板或者交互性教学 APP 的对话,从以前的毫无闲暇到现在的人力得到更好的管理,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解放了人力,让教师资源可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研究运用方面,还提高了发音的准确率。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更重视教材课本上所谓的重难点,比如生字词,更在意学生对于生字词的拼读和认读,还由此产生了听写。随着社会进步,教育也在进步,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教学的更高要求,它更加注重儿童的心理和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比如,小学生明显更青睐于趣味性浓厚的课堂,我们教师就应该分析探索趣味识字的运用,以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最终任务之一完成日常字词的拼读和记忆辨认,这就规定了教师要教给学生的固定汉字数量。而趣味识字与其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很明显其教学效果是 1+1>2 的,但是是否有某一教学手段与趣味识字相冲突使教学效率更低,也是不可预料的,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地研究和分析。五、结束语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即怎样才能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和更好的记忆。辨认汉字应该是小学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问题,因为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不把学生的基础打好打牢固了,之后的学习就会如同空中楼阁一般脆弱。趣味识字的运用,需要我们不仅要搞清楚它的定义、特点、优缺,还有它的使用方法、使用喜恶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教师如果掌握了这一教学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课外拓展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罗家英(四川省南部县大桥镇小学,四川 南充 637300)134 - -万方数据

推荐访问:措施 教学

热门文章